“家人们,面对兵临城下的绝境,咱们的汉王殿下终于做出了选择——开城投降!”天幕上,朱迪钠解说着乐安城最后的结局。
“大家可能会想,朱高煦这么刚猛的人,怎么不拼死一战呢?”朱迪钠话锋一转,开始分析心理,“其实啊,这正是他精明,或者说侥幸的地方。他心底有个坚定的信念:我是皇帝的亲二叔!是靖难第一功臣!他朱瞻基敢杀我,就是不顾人伦,要受天下人唾骂!”
画面中,朱高煦卸甲出降,虽然垂头,但眉宇间似乎并无多少对死亡的恐惧。
“在他看来,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被圈禁起来,就像建文帝圈禁周王、齐王一样,好歹能保住性命,锦衣玉食地过日子。血脉亲情,就是他最后、也是最坚固的保命符。”朱迪钠总结道,“他这不是认输,而是以一种他认为‘划算’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毫无胜算的游戏。”
【熬夜冠军】:“懂了,汉王这是开启了‘亲属卡’特权,觉得侄子怎么也得给叔叔留点面子!”
镜头转向胜利者朱瞻基。朱迪钠观察着他的表情,解说道:“有意思的是,看到二叔这么干脆利落地投降,咱们的宣德皇帝脸上,并没有多少喜悦,反而有点……索然无味。”
“为什么呢?”朱迪钠自问自答,“因为他准备了一整套组合拳,结果对方直接躺平了。这就像你憋足了劲,结果一拳打在棉花上,毫无成就感。甚至让他觉得,这个曾经让他忌惮的二叔,原来不过如此。”
“而这种‘不过如此’的感觉,反而让朱瞻基动了宽恕之心。”朱迪钠继续分析,“一是杀叔之名不好听;二是他爹仁宗重视兄弟感情;三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看到了二叔的‘剩余价值’。”
朱迪钠放低声音,仿佛在透露一个秘密:“朱瞻基当时正为边疆发愁呢。他盘算着,既然二叔这么能打,圈着也是浪费,不如让他去安南那块又远又乱的地方,既解决了边患,又把这麻烦精送得远远的。这主意,在当时看来,简直是一举两得!”
【大橘为重】:“好家伙!皇帝这算盘打得我在南京都听到了!这是要把叔叔发配到边疆打工啊!”
“于是,一场决定朱高煦最终命运的会面开始了。”朱迪钠将画面转向囚禁朱高煦的馆舍,“朱瞻基亲自前去,说白了,就是给二叔一个台阶下。只要朱高煦能稍微低个头,服个软,那个‘发配式重用’安南的计划,很可能就真的实施了。”
画面中,朱瞻基姿态平和,言语间留有余地。而朱高煦跪在下面,脸上表情复杂,挣扎与不甘清晰可见。
“这是朱高煦人生最后,也是最好的转机。”朱迪钠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可惜啊,有些人的人生信条里,就没有‘服软’这两个字。”
【路过吃瓜】:“紧张!刺激!汉王你倒是说句软话啊!活命要紧啊哥!”
就在这关键时刻,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
“就在朱瞻基起身,从朱高煦面前走过时,”朱迪钠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咱们的汉王殿下,竟然……竟然伸出腿,故意把皇帝给绊了一跤!”
天幕画面精准捕捉到了朱瞻基那个趔趄,以及朱高煦脸上那混合着报复快感和破罐破摔的扭曲表情。
“我勒个去!”朱迪钠忍不住爆了句粗口,“直播间的家人们,你们看到了吗?史上最作死名场面诞生了!他居然绊皇帝!在已经是阶下囚的情况下,用这种街头混混打架的方式侮辱当朝天子!”
弹幕瞬间爆炸:
【摆烂喵喵】:“啊啊啊啊!我人傻了!这是什么脑回路?!他是不是觉得自己反正死不了,干脆恶心一下侄子?”
【历史课代表】:“这一绊,已经不是政治行为了,这是彻头彻尾的人格侮辱和精神失控!彻底完了!”
【路人甲】:“年度作死冠军,非汉王莫属!这操作,太骚了!”
待弹幕稍稍平息,朱迪钠恢复了冷静的分析语气。
“家人们,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朱高煦就用这癫狂的一绊,为我们完美诠释了这句话。”他总结道。
“他并非没有活路,朱瞻基甚至已经为他铺好了。但他那无法控制的暴烈性情、扭曲到极致的自尊心,以及那种‘我不好过谁都别想好过’的破坏欲,最终战胜了求生的理智。”
朱迪钠叹息道:“他一生都想模仿父亲的刚强雄武,却只学来了表面的桀骜不驯,完全丢失了能屈能伸的政治家智慧。他以为这一绊是维持尊严,实则是亲手掐断了自己最后的生机。他终究,还是毁在了自己那不容于世的性格上。”
而等待着这位自作孽的亲叔叔的,将是皇帝怒火之下,那超越所有人想象的、残酷至极的最终审判。
“话说朱瞻基就算到了这一步,也仍然并没想下杀手。”朱迪钠切换ppt,上面是古画风格的示意图。
“毕竟是自己亲叔叔,血脉相连,朱瞻基可能觉得关起来让他老实待着就行了。于是,他下令——来人啊,给我拿一口几百斤重的大铜缸来!把朕这位‘力能扛鼎’的二叔给扣起来,看他还能不能作妖!”
朱迪钠做出一个“扣下”的动作,随即瞪大眼睛: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所有人都惊呆了!据《明史》记载,这朱高煦是真有把子力气啊!他居然‘努(用力)臂,缸辄动’!甚至有说法是他直接把这几百斤的大铜缸给举起来了!我的天!宝宝们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王爷,被扣在缸里,然后吭哧一下把缸举起来了,这视觉效果,绝对拉满!”
“这一下,可把朱瞻基给彻底惊到了,也吓到了!”朱迪钠语气变得严肃。
“他原本可能觉得二叔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没想到这老虎不仅牙还在,力气还这么大!这要是哪天再找到机会,谁制服得了他?朱瞻基瞬间想起了历史上的项羽,力能举鼎,勇武过人。他不能再留这个隐患了!”
ppt画面变成熊熊烈火环绕一口铜缸的阴森插图。
“于是,一个极其残酷的命令下达了:在扣住朱高煦的铜缸周围,堆满木炭,点火!活活烤死他!”
朱迪钠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就这样,曾经纵横沙场、勇武过人的汉王朱高煦,没有战死沙场,没有死于刑场,而是在一口大铜缸里,被活活炙烤而死……后世有人戏称,这简直成了一道恐怖的‘皇家名菜’——‘瓦罐鸡’。”
随着朱迪钠的讲述,直播间弹幕瞬间爆炸:
【物理超度真菌】:“我的妈呀!这也太狠了吧!直接bbq了?还是亲叔叔啊!”(点赞1.5w)
【帝都史官】:“朱瞻基这心理阴影面积得多大?被二叔举缸给吓出ptSd了,必须用最绝的方式确保物理消灭。”(点赞9.8k)
【猫猫教教主】:“虽然朱高煦是自找的,但这死法……隔着屏幕都感觉闻到烤肉味了,太瘆人了!”(点赞8.2k)
【大明第一吃货】:“楼上的别说了……‘瓦罐鸡’……这菜名过于硬核,本吃货表示接受不能……”(点赞7.1k)
【权力游戏骨灰粉】:“这就是权力的游戏,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朱瞻基这波操作,虽然残忍,但站在他的立场,似乎也能理解……”(点赞6.5k)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朱迪钠语气沉重地继续。
“杀了朱高煦,朱瞻基的噩梦就结束了吗?没有!他想到汉王一脉的威胁,想到二叔那些已经成年的儿子们,他们会不会怀恨在心,将来为父报仇?一想到这个,朱瞻基就寝食难安。”
ppt上出现十个模糊的年轻身影,然后一个个被打上红叉。
“于是,一道更冷酷的命令下达:将汉王朱高煦的十个儿子,全部处死!一个不留!这就是着名的‘诛高煦十子’。”
朱迪钠叹息一声:”从起兵造反的朱高煦,到他那十个可能并无大过的儿子,汉王这一脉,被他的亲侄子、当朝皇帝,以最彻底的方式从世界上抹去了。这无疑是朱瞻基一生中,最为人诟病的、也是最残忍的一件事。”
“宝宝们,你们觉得,做出如此决绝之事的朱瞻基,内心真的能平静吗?”朱迪钠抛出问题,镜头拉近。
“历史上,这位开创了‘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文治武功都可圈可点,但他在位仅仅十年,三十八岁就突然暴病身亡。关于他的死因,历来有很多猜测。”
弹幕再次活跃起来:
【心理医生张同学】:“长期处于高压和猜忌中,又背负着虐杀亲叔、屠戮堂弟的心理负担,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因性疾病,加速死亡。”(点赞1.2w)
【皇家秘闻爱好者】:“我怀疑他后来没少做噩梦,梦见二叔举着缸来找他索命!心理崩溃,身体能好才怪!”(点赞9.9k)
【历史唯物主义】:“也不能全归咎于心理,古代医疗条件差,皇帝劳累过度,得个急病很正常。不过,这段经历肯定是他人生中浓重的阴影。”(点赞7.7k)
朱迪钠总结道:
“无论如何,朱高煦之死,是明朝前期皇室内部权力斗争最血腥的一页。它用极端的方式告诉后人,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亲情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值一提。而执行者朱瞻基,或许赢得了天下的安稳,却也可能在内心深处,永远失去了一份安宁。好了宝宝们,今天的‘瓦罐鸡’故事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直播结束,但关于权力、人性和因果的讨论,仍在屏幕之外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