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春。江夏,沙羡县。
曹操在基本平定河北后,果然开始将目光投向南方。为试探荆州虚实并削弱其外围力量,曹操授意麾下驻守宛城的将领曹仁,派遣部将牛金,率五千精兵,联合部分受曹操怂恿的水匪,自汉水南下,突袭江夏北部的沙羡县,试图夺取这个长江沿岸的重要据点。
江夏太守黄祖闻讯,急忙调兵遣将,但其部下骄横,反应迟缓,沙羡外围防线很快被突破,县城岌岌可危。黄祖惊慌失措,一方面向襄阳求援,一方面也想到了与江东素有往来、且与孙策有杀父之仇(此乃黄祖一厢情愿认为的联盟基础)的“金鳞”商号,希望能通过他们请江东出兵相助。
消息传到沔南和秣陵。月英与诸葛亮、郭嘉、徐庶迅速商议。
徐庶分析道:“沙羡若失,曹军便可在江夏获得立足点,威胁襄阳侧翼,亦可窥视江东。此战必须阻止!然刘表援军迟缓,黄祖无能,恐难指望。需借江东之力。”
诸葛亮补充:“然江东出兵,需有名目,且需防止其趁机扩大在荆州的影响力。可让‘金鳞’以保护商路、协助友邦为名,提供钱粮资助,并让我方人员随行观摩,掌握战局。”
月英点头,立刻修书两封。一封给周瑜,陈明利害,建议江东水师速援沙羡,打击曹军,并暗示“金鳞”将承担部分军费,且此战若能胜,有利于巩固孙黄(祖)联盟(暂时),共同抗曹。另一封给甘宁,以其曾在江夏活动、熟悉水文为由,建议孙策派其为先锋。
孙策与周瑜早有干预荆州之心,见此良机,岂能错过?当即命周瑜调遣水军,以甘宁为先锋,率数十艘快船及三千精锐,逆流而上,驰援沙羡。
甘宁得令,兴奋异常。他率领的江东水师,装备了部分“金鳞”提供的改良弩炮和火箭,战斗力远超黄祖旧部。抵达沙羡水域后,甘宁不顾黄祖部下的疑虑和劝阻,利用其高超的水战指挥艺术,趁夜突袭了正在攻打县城的曹军及水匪联军。
是夜,江面火起!甘宁命小船携带火油罐和火箭,借助夜色掩护,突入敌船队中,四处纵火。同时,楼船上的改良弩炮发出怒吼,巨大的弩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射穿敌船船板,引发混乱。甘宁更是亲乘艨艟,手持双戟,率先跳帮,直取敌军指挥舰,与牛金麾下将领激战,勇不可挡!
曹军多为北方步卒,不习水战,在甘宁这般猛打猛冲和火攻夹击下,很快溃不成军。牛金见势不妙,仓皇率残部登岸北逃。甘宁趁胜追击,斩获甚众,一举解了沙羡之围。
此战,甘宁及江东水师声威大震,“锦帆”之名响彻长江。黄祖虽保住了沙羡,但此战全靠江东之力,使其在荆州内部更加被动。而月英通过“金鳞”的资助和情报支持,以及随行人员的观察,不仅加深了与江东的军事合作,更实地检验了改良水战器械的效果,并让甘宁这员猛将的威名与“金鳞”间接关联,为日后更深层次的合作埋下伏笔。曹操的第一次南下试探,就此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