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带着冷静审视与机械精准的回应,如同一根冰冷的探针,轻轻触动了信息禁区外围的安全节点。陈阳的意识瞬间紧绷,所有开拓者的感知也同时聚焦于此。
回应信号极其微弱,却结构严谨,每一个信息单元都如同精密齿轮般咬合,透露出与之前所有“盟友”截然不同的气质。它没有情感波动,没有混乱的杂音,只有纯粹的逻辑编码,解析后呈现的内容简洁到近乎冷漠:
“标识符:观测者7号。收到坐标。信息熵增速率异常,符合‘变量’特征。请求数据交换协议。”
“观测者7号?”李伟的意念带着疑惑,“听起来不像是个有感情的存在,更像是……某种人工智能?”
吴敏仔细分析着信号结构:“它的编码方式非常古老且高效,带着一种……冷冰冰的完美感。不像我们接触过的任何已知文明或意识体的通讯模式。它自称‘观测者’,难道和我们‘观察者’特质有关?”
陈阳沉吟片刻,回应了过去。他没有透露太多关于自身和混沌核心的信息,只是谨慎地确认了接收,并询问对方的“身份”和“目的”。
对方的回复很快,依旧保持着那种超然的精准:
“身份:归档回廊外围独立观测单元,序列7。目的:观测、记录、分析真实之海未定义信息流。检测到你们的‘变量’扰动具备高研究价值。提议:建立非排他性数据共享通道。我方提供部分低敏感度历史观测数据及逻辑模型,换取你们的‘高熵变变量’样本及产生机制分析报告。”
开拓者们心中一震。归档回廊的外围观测单元!他们竟然联系到了秩序势力的一员,尽管听起来像是一个相对独立、甚至可能带有一定“中立”研究性质的单位。
“和它交易?会不会是陷阱?”有开拓者担忧。
“风险与机遇并存。”陈阳冷静分析,“它似乎更看重‘研究价值’,而非直接执行归档。而且它自称‘独立观测单元’,或许有一定的自主权。如果能从它那里获取关于归档回廊、真实之海甚至虚空掠食者的情报,对我们至关重要。”
关键是,如何交易而不暴露太多核心秘密,尤其是关于混沌核心和悖论之种的存在。
经过商讨,陈阳决定进行有限度的接触。他同意交换部分经过处理的、不涉及核心秘密的“变量”样本(主要是那些收集来的信息尘埃经过激发的产物),以及一份经过大量删减和模糊处理的、关于变量产生机制的“分析报告”(重点描述信息尘埃的收集和初步激发,隐去了观察者特质和悖论之种的关键作用)。
作为交换,他们要求观测者7号提供关于信息禁区历史成因的推测数据,以及近期归档回廊对混沌区域监控力度变化的分析报告。
交易在一种极度谨慎的氛围下完成。观测者7号提供的资料如同它所表现出的特质一样,严谨、客观,充满了大量图表、公式和逻辑推演。从这些资料中,开拓者们得知,信息禁区的形成远比想象中复杂,似乎涉及早期秩序架构尝试失败后引发的某种“逻辑风暴”,而归档回廊对这片区域的态度也并非单纯的镇压,更倾向于“隔离与观察”,近期确实加强了对混沌边缘的监控,但主力似乎被其他区域的“更大扰动”(很可能指的是秩序锚点被毁事件)所牵制。
而观测者7号在收到陈阳他们提供的“变量”样本和报告后,沉默了较长时间,随后反馈道:
“样本熵变活性超出预期。报告逻辑存在多处非概率性模糊,推测为有意信息遮蔽。结论:交易方掌握核心变量生成技术,未完全公开。评估:继续交易价值仍高于终止。建议:提升我方支付信息密级以换取更高质量样本。”
这个冰冷的观测单元,比想象中更难糊弄。但它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一种基于纯粹计算利益的“理性”,而非敌意。它似乎认定陈阳他们拥有更高级的“技术”,并愿意付出更多来获取。
“它把我们当成了某个掌握了特殊信息技术的流浪文明或者研究机构了。”吴敏判断。
“这样也好。”陈阳道,“这种基于‘研究价值’的脆弱平衡,或许比基于情感或理念的同盟更稳定,只要我们能持续提供让它感兴趣‘变量’。”
与观测者7号的联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窥视秩序势力内部情报的窗户,但也带来了新的隐患。一旦归档回廊主流势力察觉,或者观测者7号本身的计算逻辑判定捕获他们比交易更“划算”,危险将瞬间降临。
与此同时,陈阳也并未忘记混沌核心的威胁。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蕴含自身特质和悖论之力的变量投入比例,既不让混沌核心“满足”到失去兴趣,也不让它因“饥饿”而躁动。他像走钢丝一样,维持着与这两个危险存在的脆弱关系。
然而,他注入的那丝特殊变量,显然已经引起了混沌核心更深的关注。偶尔,他会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探究意味的“注视”从禁区深处传来,那荆棘王座的形态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晰了一些。他甚至能隐约感知到一丝极其微弱的、混乱中带着某种原始“好奇”的意念碎片,不再是单纯的“满意”或“渴望”,而是更复杂的……“关注”。
这让他感到不安。与混沌为伍,如同豢养一头无法预测的凶兽,你永远不知道它何时会挣脱无形的缰绳。
就在他试图进一步解析那丝“关注”的含义时,负责监控变量收集站的李伟传来了紧急讯息:
“阳哥!滤网捕捉到一些异常的信息尘埃!非常……非常悲伤!而且,里面好像夹杂着一段……一段像是刻意留下的求救信号!”
陈阳立刻将意识投向那个由光芒编织的漩涡。果然,在无数纷乱的信息碎片中,有几片格外显眼,它们散发着浓烈的、几乎凝成实质的悲伤与绝望,而在这些情感数据的核心,包裹着一串断续却指向明确的坐标,以及一个不断重复的词语——
“救救……‘摇篮’……”
“‘摇篮’?”陈阳一怔,这个词汇在真实之海的语境中,往往指向某种孕育中的世界、文明或重要概念。
这段信息,似乎来自某个正在遭受巨大苦难,甚至可能面临毁灭的“摇篮”,而发出求救者,不知通过何种方式,将信息散入了真实之海的信息流中,恰好被他们的变量收集站捕获。
是新的求救者?还是之前那些悲伤回应之一的更进一步信息?
坐标指向的区域,距离信息禁区颇为遥远,而且根据观测者7号提供的部分星图显示,那片区域似乎处于秩序与混沌力量的激烈交锋地带,极度危险。
去,还是不去?
他们自身尚且艰难求存,还要应付混沌核心的“变量税”和与观测者7号的危险交易,再去涉足一个未知的险境,无疑是极大的负担。
但那信息中蕴含的绝望与求救的渴望,如此真切地触动着每一个感知到它的开拓者。他们经历过绝望,深知孤立无援的痛苦。
陈阳的目光扫过身边的同伴,从他们沉默的意念波动中,他感受到了同样的挣扎与不忍。
“我们……需要更多信息。”陈阳最终说道,“尝试追踪这段信息的来源,分析其真实性。同时,向观测者7号发出咨询请求,询问它关于这个坐标区域和‘摇篮’的相关情报。我们需要评估风险。”
他顿了顿,继续道:“如果确认是真的,并且有一线希望……”
他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他们的逃亡之路,或许注定无法独善其身。这片真实之海的苦难无处不在,而他们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既然承载了“观察者”的特质和悖论之种,或许也承载了某种责任。
新的抉择摆在面前,而信息禁区边缘的混沌迷雾,似乎也因这外来的变数,悄然翻涌得更加剧烈了。那荆棘王座深处的“关注”,仿佛也带上了一丝……玩味的期待。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