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接送车上,宇辰和梦瑶发现车里已经换了一批乘客。
汽车缓缓开动,这时,车厢里传来一位乘客的声音:“唉,我觉得景区外围那堵高墙的设计不太合理啊。它把我们观赏悬空寺全景的视线挡住了,真有点让人扫兴。”
另一个人马上接过话茬:“你说得太对了。我记得之前听说黄河壶口瀑布也被高墙围起来了,同样引发了不少争议。毕竟自然景观就该让大家毫无阻碍地欣赏嘛。”
“是啊,道家可是咱们中华民族本土的宗教,这难道就是所谓的‘道’?”又有人跟着附和。
这时,一位当地人一脸认真地解释道:
“其实修这堵高墙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为了防止过往运煤车辆产生的煤尘污染周边环境;
第二,重型卡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影响悬空寺的稳定性;
第三,也是为了避免夜间上山道路上车辆的照明光线直接照射到古迹表面,对其造成损害。”
有人提出反驳:“恒山哪来的运煤车啊?”
一名游客略带讽刺地说:“恒山庙宇里生火要用煤,只能这么理解了。”
面对质疑,当地人耐心地回应:
“实际上,曾经确实有一段时间,煤炭运输车队会经过这条路段。不过,这几年大家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政策也有所调整,现在已经明确规定,大型货运车辆必须绕行翠屏山方向,这样一来,行程会增加大概二十公里,目的就是降低对悬空寺的潜在威胁。就像云冈石窟附近也有类似的规定,都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让外界因素干扰到它们。”
这时,司机师傅从前边传来声音,也补充解释道:
“最开始建这面围墙,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前没有隔离措施的时候,好多人会把车随意停在隧道出口那儿,就为了观赏悬空寺的景色,结果交通变得混乱不堪,还发生过意外事故呢。”
这时,旁边一位自称是浑源县本地人的乘客接过话头说道:
“没错,这堵墙可有二十多年历史了。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它就已经立在那儿了。当初建这堵墙,纯粹是为了避免驾驶人员因为分心看景,而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还请各位游客理解配合,别随便发表不恰当的言论。”
宇辰和梦瑶听了这些解释,顿时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围墙的用途存在误解。
车厢里的气氛渐渐安静下来,乘客们各自陷入沉思,心中的情绪难以平复。
真心希望此刻开车的司机,内心能像平静的湖面,只偶尔泛起些许涟漪。毕竟,在驾驶过程中哪怕分心一瞬间,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作为专业司机,他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专注,以保障行车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宇辰闲来无事,在网上搜索了“悬空寺围墙”这个关键词,没想到去年还真有相关话题。
话题下面的评论多达几百条,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得热火朝天。其中有个作者甚至还作了一首打油诗:“有山有水无刁民,围起高墙为收费。若是不把银子付,休想远处瞅一回。”
有人回复道:“三十年前建这墙,是为了防止晋煤外运造成的污染,那时候公路上到处都是煤灰。”
又有人跟帖:“现在煤灰没了,是不是该把墙拆了呀?”
还有人回应:“现在这墙是为了防止游客停车拍照,那儿刚好是洞口,实在太危险了。”
另有一人也作了首诗:“悬空道不空,混元入山门。高围秀真心,妄为门中人。”
紧接着又有人附和:“补题悬空寺,有山有水悬空寺,佛道儒祖出凡尘。奉金上延为霄客,下绝嚣浮墙外人。佛度众生传道义,焉能慧眼只识金。”
一位本地人接着回复道:“那段修围墙的路,一侧挨着容易落石的山坡,围墙下方又是悬崖,前方还有隧道,而且弯道特别多。要是开车的时候还往路边瞅,很容易分心,这就不安全了;要是在路边停车观看,那就更危险了。没修围墙之前,每年都得发生好几起交通事故,伤了不少人呢。”
一位山西人也回复道:“你要是真想好好看,就到路下边的景区去,花上十来块钱,想看多久就能看多久。再说了,悬空寺可是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物单位,可不是一般的自然景观。文物日常的维修保护都需要费用,这些钱从哪儿来呢?你怎么不说让全国所有的文物单位都把围墙拆了。在没调查清楚情况之前,就别乱喷。而且路的状况就是这样,你难道还能让河道改道不成。”
有人看到后回复:“这段话我咋感觉似曾相识呢?难不成你是壶口瀑布景区的老板?”
那位山西人赶忙回应:“我所说的河道可不是黄河,而是悬空寺围墙下边的那条河道。因为有这条河道,路没办法拓宽,所以那段路特别危险。你要是没去过悬空寺,就别跟着别人瞎起哄乱喷。哪怕在网上看看相关的照片、视频,或者听听讲解也好啊。”
本地人又补充回复:“悬空寺的门票,成人15元,儿童8元,这价格有什么问题吗?要是不登临寺庙,花15元在下面,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这样多安全呀,为啥非得在公路上看呢?”
有人反驳道:“都上千年了,以前都没修围墙,怎么现在就修了呢?”
另一个人解释说:“围墙那边的可是省道,哪有上千年历史?千年前只有悬崖上的栈道,现在那栈道早就没了。”
宇辰看着这些回复,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什么呢?”梦瑶好奇地问道。
“你瞧瞧这个,特别有意思。”宇辰说着把手机递给梦瑶,“你会发现人的想法真是千奇百怪,也许这世上最千差万别的,就是人心了!”
有人写道:“如今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寺庙本是净化灵魂、超度众生的佛门圣地,居然也沦为了赚钱的工具。想当年穷困之时,都未曾这般,如今日子富裕了,反倒借神灵来敛财,资本的影响力实在是不容小觑。”
“这人一看就是没来过悬空寺,估计是在别的寺庙受了气,看到这话题就胡乱发泄一通。”宇辰评价道。
紧接着,另一人回复说:“围墙那一段都已经存在几十年了,当初建它是为了防止拉煤车失控冲下悬崖。你说的那种靠围墙收费的事,我们可不屑于做。大同有三十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正收费的又有几个。大家还是先好好去沉浸式体验一番,再发表高见吧。”
又有人跟着写道:“悬空寺并非严格意义上供人烧香拜佛的寺庙,它是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文物单位。”
还有人写道:“有些人就是故意搅浑水,只为博流量,大家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这时,一人写道:“我从1969年起就在浑源县工作,对这边的情况熟悉得很!上个月我还陪着北京的客人去过呢。我们都是六十岁以上,所以去悬空寺是免费的。那100元是登临费,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登临。这倒不是因为门票价格的问题,而是排队等候的时间实在太长,至少得两三个小时。从停车场出来,用不了十分钟就能回到公路,过了隧道没多远就到恒山了,哪来的两条路?出门旅游之前可得提前做好功课!”
“很明显,这位对悬空寺饱含感情。”梦瑶说道。
“我也觉得他说得挺客观的。”宇辰附和道。
正是:明察秋毫却盲于己过,他人瑕疵眼中针;洞悉万象反昧乎私短,我执深渊脚下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