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人写道:“悬空寺以前进出就只有一条路,旅游旺季的时候,堵车堵上几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即便有交警在现场指挥也无济于事。所以现在悬空寺改成了进出两条路。在围墙还没修建之前,我开车经过的时候,也经常会在隧道口停下来欣赏悬空寺的美景,好在二十多年前路上车不多,没什么大影响。”
有人回复道:“关键在于疏导交通!”
立马又有人反驳:“你去过现场吗?到底该怎么疏导呢?”
这时,有人写道:“寺庙本应是一片净土,进寺庙还要收费,这简直就是玷污了佛祖。去这样的寺庙,根本求不到什么,也无法寄托心灵,不去也罢。”
“你看,这人根本就是不了解实际情况,在这儿胡乱发表意见。”宇辰无奈地说道。
一名山东游客留言道:“我觉得山西这地方挺大气的,几乎所有景区对60岁(含)以上的老年人都免门票,全国还有哪个省份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名山西本地人也分享道:“我就没去悬空寺里面,就在对面河边的停车场拍了张照片,说实话,那角度拍出来的效果最佳!其实真没必要非得进去参观。”
另一名山西人表示:“悬空寺已经很良心了,就算不花钱,在景区外面也能看到。”还贴心地配上了一张照片。
一名外乡人则理性地分析道:“这段围墙位于恒山隧道口,确实挡住了人们远观悬空寺的视线。不过我觉得这条山路又窄又陡,还有不少弯道,尤其是最佳观景位置就在隧道出入口附近,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要是停车观景的话,肯定会阻塞交通;要是司机边开车边看景,就容易分散注意力;就算开得很慢欣赏风景,也会降低道路的通行效率。所以,我觉得这段围墙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这人说得比较客观。”宇辰点头认可道。
一人写道:“进入悬空寺景区要收15元,要是还想登临悬空寺,那就得再花100元。那天因为时间有点晚了,我们就在停车场逗留了一会儿,还交了10元停车费。”
“瞧,又在说分开收费的事儿,”宇辰无奈道,“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这么说根本没道理。”
一位天津游客分享道:“悬空寺和恒山景区规模不算大,花一天时间游览完全没问题。悬空寺景区门票每人15元,60岁以上老人免费。要是想登临悬空寺,就再花100元。把车停好,安安稳稳地观赏才是最好的,出门游玩,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一位陕西游客也发表看法:“去恒山的路有上下坡,还会经过隧道,在那儿修墙,主要是担心司机师傅开车时分心。我去过那儿,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不喜欢的话别喷我哈。”
“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宇辰笑着问道。
“有意思吗?哼,垒了一堵墙,硬说怕人看悬空寺,”梦瑶略带不屑,“为啥就那段墙垒得那么高呢?”
“就是怕你边开车边看,容易出事故呀。”宇辰解释道。
“说得好听,不过是借口罢了。”梦瑶反驳,“这跟壶口瀑布垒围墙最后又拆掉不是一样嘛。”
“这可不一样,壶口瀑布在下边,垒了围墙就彻底看不见了。但悬空寺在半空中,你干嘛非得在公路上看呢?在景区外边也能好好看呀,要是想找个更好的位置,花15块钱进去看也无可厚非。这没什么问题吧。”
宇辰情绪有些激动,看来也被卷入这场讨论中了,“而且围墙上还有很大的扇形洞,透过那些洞也能看到。我觉得那人就是想博流量。”
梦瑶轻轻叹了口气,“确实如此啊。有时候一篇文章或者一句话,就能掀起一场大波澜。尤其是那些擅长操纵舆论话题的人,利用大家的好奇心制造热点,吸引大量关注。不得不佩服那人,就写了不到一百字,就引得这么多人评论、点赞,甚至还有人作诗,真是玩流量的高手。”说着,梦瑶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只一味地追求流量,却毫无底线,这着实不是什么好事。”宇辰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我们绝不能仅仅为了获取那短暂的众人瞩目,就摒弃做人应有的准则。要明白,这世上最难的两件事,便是揣测人心与控制言辞。哪怕你已然展现得无比真实,依旧难免会有吹毛求疵之人对你提出质疑。”
宇辰的这番话,恰似一股清泉,冷冷地穿透了繁华表象背后那层虚伪的面具。
在当下这个社交媒体极度发达的时代,太多人一味地追逐关注度与粉丝数量,不知不觉间,便牺牲了自己原本坚守的原则和底线。
这种现象实在引人深思:在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的是真诚,还是虚假?
正所谓:明察秋毫却盲于己过,他人瑕疵眼中针;洞悉万象反昧乎私短,我执深渊脚下绳。
梦瑶和宇辰早早便回到了大同市区。
梦瑶兴致勃勃地提议:“既然时间还早,咱们不如去云冈石窟游览一番吧。坐三路公交就能直达那个闻名遐迩的艺术宝库。”
宇辰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允。于是,两人告别了市区的繁华喧嚣,搭乘公交,缓缓驶入了山峦的环抱之中。
随着公交车的前行,沿途的风光逐渐变换。连绵起伏的山脉环绕在四周,为这段旅途增添了一抹宁静祥和的气息。
这里的山,与江南丘陵的柔美细腻截然不同。
塞外的山,以其粗犷豪迈的姿态,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苍茫辽阔的画面。塞外的山脉,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野性。岩石裸露在外,历经风蚀雨剥,每一道裂痕,每一块突兀的石头,仿佛都在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自然的伟力。
“这些岩石质地坚硬,长期经受着风沙的侵袭和温度变化的严峻考验,才逐渐形成了这种特有的粗糙质感,淋漓尽致地彰显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宇辰望着窗外,不禁低声赞叹道。
梦瑶抬头向远方眺望,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在灿烂日光的照耀下,它们熠熠生辉,仿若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
她轻声回应着宇辰:“确实如此,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时间忠实的见证者,默默地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迁轨迹。尤其是阳光轻柔地洒落在这片裸露的岩石上,整个山脉瞬间像是披上了一层璀璨的金纱,散发出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荒凉美感。”
此时,一群学生也被这绝美的景色吸引。他们纷纷打开画夹,迫不及待地想要用笔触,将眼前的美景永久留存。
其中一位学生,正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地形的轮廓线,试图勾勒出险峻峭壁与柔和曲线之间的强烈对比;另一位学生则专注于植被的分布特征,努力将那一抹绿意生机,巧妙地融合到粗犷的山脉背景之中。
“看那边!”一位学生突然惊喜地喊道,声音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那块巨石,就好像一头卧虎,静静地潜伏在山脊之上,霸气极了!”
大家闻声,齐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可不,一座石峰的形状,当真酷似猛兽蓄势待发的模样,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撼。
另外一位同学不禁感叹道:“太神奇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来的东西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不知不觉间,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全神贯注地努力刻画着属于自己的风景画卷。
他们时而低头,认真地在画纸上涂抹色彩;时而又抬起头,久久地仰望天空,仿佛在那浩瀚无垠的苍穹之中,有着无尽的灵感源泉等待着他们去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