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家人,应该的。”惠妃点到为止,没把话说透。
小宁子是她给荣妃准备的人,结果荣妃借宜妃协理宫务的档,把人塞去了内务府,兜兜转转进了胤禛府上,她自然多留意了两分。
不得不说,她这个侄女手段高超,只怕佟佳氏出的那个蠢货到现在都不知道,一切是她这个好侄女纵容的,乌苏一族更是蠢的没边,居然感谢罪魁祸首。
不过,这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保清正和毓庆宫斗的如火如荼,胤禛和太子走得近却也没冒犯保清,自然没必要多生事端,提点下有人要搅混水,也算是回了个人情。
惠妃又换上了笑脸,“可还记得我教你的,二道茶差了些意思?”
此言一出,宜修直面四妃之首的威压,眸中闪过一丝了然,笑着回应,“自然记得。只是姑母,一道茶有一道茶的好,二道茶有二道茶的滋味,有些人啊,爱喝茶,却又不太喜欢茶味,二道茶更合适些。”
惠妃心头凛然,头一次真切意识到,她这个侄女笑起来,竟像刀刃在唇边划过,不流血,却让人后颈发凉。说出的话,更是让人挑不出错来,注定是无法把胤禛绑上保清的船,一起掀翻毓庆宫的大船,便不能彻底交恶。
“皇上赏了本宫些雪顶含翠,你既喜欢二道茶,就带些回去尝尝。”
香炉燃香一点一点燃落,栀子花枝被随意插入白瓷瓶中,宜修嘴边噙了讽刺又胜利的微笑,心中更是千万倍的欢喜
她要的就是面上相安无事,内里如何……乱的是胤禛的后院,没的胤禛的孩子,又不是她的,她在乎那么多作甚。
后院越乱,反而对她越有利。
如同猜疑一样,薄情、多情一样都是流淌在皇室骨血里的劣根性。
胤禛的爱和信任必然是建立在危机之上的,没有共同的敌人,胤禛凭什么交付信任?凭她和胤禛年少夫妻?
哼,那前世自己和孝敬宪皇后的悲剧,是怎么来的?
情爱与信任,是那么的虚无缥缈,瞬息即变。
“多谢姑母。”
惠妃的面色随着宜修的话逐渐回暖,主动牵起宜修的手,“来,瞧瞧本宫新的初霜(玉簪花的品种之一)。”
“是。”
延禧宫一派祥和,承乾宫的气氛却降到了冰点。
佟佳贵妃坐在窗前许久,静默盯着院内的梨花树,心绪复杂,良久才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
自己和胤禛之间隔了一层又一层,自己也不是姐姐,何必过多过问胤禛府里的事儿呢?
容易惹老四不快不说,还会失去一大助力。
即便四福晋当真知情,可下手的是自己的亲侄女,挑破一切,对自己和佟佳一族并无益处。
佟嬷嬷见她想开,不由松了一口气。就怕娘娘剃头担子一头热,真以婆母长辈的姿态与四阿哥夫妻相处……没哪个儿媳希望头上有个管东管西的婆母。
娘娘能想开最好。
宜修在延禧宫坐了一下午,回府时已然天黑,知晓胤禛抱着女儿、妹妹,欢欢喜喜去了前院,丝毫没管摇篮里的儿子、弟弟。
宜修阴沉着脸,冷冷一哼:“倒是会做事!”
女儿不能威胁他的权力,自然是掌上明珠,怎么娇宠怎么来,儿子……没的时候心心念念,有了又不上心,多了就更不在意了。
胤禛和老爷子不愧是亲父子,如出一辙的做派。
“去,去把爷请来。告诉他,这次不来,就永远不用来了!”
宜修话音刚落,胤禛牵着弘晓、濡媛就到了。
四目一相对,胤禛不由退了一步——宜修丝毫不掩饰眸中的冷冽与傲然,直直盯着有些局促的胤禛,嘴角噙了冷冽的弧度,似是要一刀刀了他。
“呵呵,福晋,爷这不就来了么。”胤禛尬笑两声,试图打破诡异的静默。
“坐。”弘晓和濡媛在,要动手也得找个合适的机会。宜修收敛利刃般的眸光,看向弘晓、濡媛时满是慈爱随和,笑着吩咐剪秋传膳。
“府中人多眼杂,有人会兴风作浪,有人浑水摸鱼,有人笑看风云,爷,何止是咱们后院不宁,谁家后院是安宁的?就是七弟府上,不也有门人送去的美妾搅事么!”
一顿饭罢,弘晓、濡媛被绘春、染冬抱下去,宜修面上淡然提及此事。
兄弟府上的事儿,胤禛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正如旁人会往他府上安插人一般,他自然也会安插自己的耳目。
宜修这样的话,却还是让胤禛噎住了一瞬,只一瞬,胤禛回过味来了。
“爷始终记得,后院归你管,只是这次,前院除了个叛主的家奴,爷难免关注了些。”
“巧言令色。”宜修说完就笑了,对胤禛的语气中带了一丝暖意,端起一盏茶递到他嘴边,“喝吧,我亲自去延禧宫讨的。”
“雪顶含翠,就是味道淡了点。”胤禛抿了一口,淡淡道:“怎么喝起二道茶了?”
宜修垂首,尾音拖着的很长,“一道茶早有主了,不是二道的,轮得到咱们喝?”
胤禛顿时收敛了几分情绪,恢复了素日里淡淡神情,应和道:“是啊,一道茶轮不到咱们。”
宜修微笑抬眸,忽然叹了一口气,抬手覆在胤禛有些微凉的手背上,语气坚定,“爷,都过去了。”
不受待见,备受打压的日子,早就过去了。
这句话真击中了胤禛心底最深的那片伤痛,也翻涌出了最暖的回忆,德妃没给的,康熙忽视的,孝懿皇后给过他。
“福晋,你果然最懂我。”胤禛面色平静冷肃,心内惊涛骇浪,眸光复杂盯着眼前这个福晋,嘴角扬起的弧度,似喜似悲。
“夫妻一体。”
宜修轻笑出声,回以温和的眸光,胤禛忽然失笑了,“是啊,咱们是夫妻,自当风雨同舟。”
这一局已经下完了,他还纠结棋子作甚?
昨日之事不可追,今日之事不可得,未来之事不可知,福晋是陪他一路走来,将来也要一路相伴之人。
留不住的孩子,再伤心也留不住,何必过多纠结。
宜修眸底一片冷漠,她就知道,为父之人岂能感同身受母亲丧子的痛楚!
前世今生,凉薄之人依旧凉薄啊!
这样也好,有些事动起手来,反而没了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