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五年的秋冬之交,北风卷着寒意提前南下,掠过淮南略显萧瑟的平原。持续的战事如同一个无底洞,吞噬着帝国的财富与元气,却也成为了某些人急速扩张势力的温床。扬州兰台之内,炭火早早燃起,墨兰端坐案前,听着苏娘子与青竹的禀报,沉静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唯有指尖在流民安置的舆图上缓缓移动,勾勒出一条条无形的掌控之线。
一、 流民为基 握指成拳
“以工代赈”之策在淮南东路全面推行,数十万流民被有效组织起来,疏浚河道、加固堤坝、修缮官道、垦殖荒地。表面上看,秩序井然,民生稍安,韩络的政绩簿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这片看似官民同心、共克时艰的景象之下,墨兰的“兰台”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将这股庞大的人力资源,逐步转化为听命于己的潜在力量。
“夫人,”苏娘子指着账册上几处关键数据,“通过市易务的渠道,流民管理所需的八成以上粮秣、工具、药材,皆由我们供应。各州县负责具体工程的吏员,逾七成已直接或间接受我们影响。这是按您吩咐,从流民中初步筛选出的名单。”她递上一本厚厚的名册,上面记录了数千名青壮的姓名、籍贯、特长乃至简单的身家背景。这些人,或骁勇,或机敏,或拥有匠人技艺,皆是在劳作中被“兰台”的耳目标记出来的“良材”。
墨兰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名册,对青竹道:“将这些人的家眷,尽可能安置在我们能够完全控制的田庄或作坊附近。告诉他们,只要安心做事,他们的家人便能得温饱,子女或可入‘义塾’。”她要的,不仅是这些人的劳力,更是他们的忠诚。
“墨松那边呢?”墨兰问。
“回夫人,‘守正司’已抽调两百骨干,以‘监理工程、维护秩序’为名,分散进入各大流民工段。他们正按照您制定的‘汰弱留强、暗中操演’之策,对那些筛选出的青壮进行初步的编组和……准军事化训练,内容主要是队列、号令、以及简单的棍棒防护。”青竹答道。
墨兰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棍棒之下,隐藏的是未来刀兵的锋芒。她要在所有人都以为她只是在安抚流民、巩固地方时,悄无声息地,将数十万动荡的人口,提炼出一支只听命于她的核心武装。
二、 市易为刃 割裂江淮
对流民的掌控稳步推进的同时,墨兰对江淮经济的垄断也已接近完成。
“夫人,借‘市易务’官营之名,加上此前收购兼并,如今扬州九成以上的绸缎、粮食、药材交易,皆在我们掌控之下。漕帮马三爷那边传来消息,通往荆湖、两浙的商路也已基本打通,我们的货物正以‘官货’名义源源不断输出。”苏娘子语气中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信,“那些最初联合反抗的商家,如今要么已被收购,要么生意凋零,难成气候。只是……近日有御史上书,弹劾市易务‘与民争利,垄断市场’,虽被王相公压下,但恐非长久之计。”
墨兰闻言,神色不变,只淡淡道:“树大招风,在所难免。让刘文和赵康(市易务内的自己人)将账目做得再漂亮些,多显示些‘平抑物价、惠及小民’的‘政绩’。另外,将我们明年计划上缴朝廷的‘市易利钱’,提前拨付三成,并大张旗鼓地送去。陛下和王相公,现在最需要的是钱粮支撑战事。”
她要让朝廷,让皇帝,在事实上依赖她所掌控的经济体系。当整个江淮的财赋流通都与她息息相关时,所谓的弹劾,便显得苍白无力。
三、 稚女嬉戏 内宅乾坤
外间的权谋与算计,被墨兰小心翼翼地隔绝在内宅之外。韩妙与韩妍已是满地乱跑的年纪,韩妙性子活泼,像个小小的指挥官,带着乳母丫鬟们“排兵布阵”;韩妍则安静许多,更喜欢腻在母亲身边,摆弄那些五颜六色的丝线,或者听母亲讲些简单的故事。
墨兰看着在庭院中追逐嬉戏的两个女儿,眼中是纯粹的温情。她将韩妍抱在膝上,指着窗外忙碌的仆役,柔声道:“妍儿,你看,一个家要安稳,需要很多人各司其职,需要规矩,也需要能让所有人吃饱穿暖的用度。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她又拉过跑得满头是汗的韩妙,替她擦汗,“妙儿,你是姐姐,要学会照顾妹妹,将来也要学会管理这么大一个家,明白吗?”
她将治家与治国的道理,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植入女儿们的心田。
四、 北地危局 雪中送炭
北疆的战事并未因种将军的一次胜仗而根本好转。辽军主力避开坚城,利用骑兵优势,不断袭扰粮道,蚕食宋军控制区域。入冬后,天气转寒,宋军缺衣少食,非战斗减员严重,士气低落。
这一日,青竹带来了一份加密级别最高的密报,来自种将军军中。
“夫人,种将军所部被辽军精锐围困于忻州附近一处山地,粮草将尽,箭矢短缺,情况万分危急!朝廷援军被阻,短期内无法抵达。种将军亲笔信,恳请‘义商’再施援手,此番所需,主要是御寒衣物、伤药及……箭簇。”
墨兰心下一沉。箭簇乃军国利器,私自输送,形同谋逆。然而,种将军这枚棋子,她绝不能失去。
“回复种将军,援手必至。”墨兰当机立断,“让我们在北地据点,将所有库存的皮裘、棉服、药材,立刻清点装车。箭簇……将我们工坊中以‘农具’名义打造的那批特制钢料,混在货物中,一并送去!告诉运送的人,若遇盘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东西送到种将军手中!同时,通知马三爷,启动应急预案,确保这条生命线绝对畅通!”
这是一场豪赌。但墨兰知道,一旦成功,种将军及其麾下将士,将彻底成为她最坚定的盟友。
五、 长姐远略 书院深耕
危机与机遇并存。墨兰再次提笔给长榆写信,此次,她的指示更为具体。
“……北地战事艰难,更显人才之贵。吾弟于书院,除结交英杰外,可留意书院藏书,尤以舆地、兵备、营造、农工等实学典籍为要,择其精要,设法誊抄副本,秘密送回。盛家之未来,需学问为根基,此乃百年大计,切莫轻忽……”
她开始有意识地为未来的势力,构建一个知识库与智囊团。乱世之中,知识同样是力量,甚至是比刀剑更持久的力量。
夜色笼罩扬州,兰台之内,烛火将墨兰沉思的身影拉得悠长。
流民、市易、北疆、书院……一条条线索在她手中交织,汇聚成一股足以撼动天下的潜流。她如同一个最耐心的猎人,在混乱的时局中,布下一张弥天大网,静待着收网的那一刻。
窗外,寒风呼啸,预示着又一个严冬的来临。而墨兰知道,她所经营的一切,必须赶在更大的风暴降临之前,变得足够坚固,足够强大。
(第46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