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明与田丰第四路军团汇合,正式踏入兖州地界后,一股无形的压力便如同逐渐积聚的乌云,沉甸甸地笼罩在迁徙大军的上空。
与在冀州境内近乎“畅通无阻”的情形截然不同,进入兖州后,朱明敏锐地察觉到,他们这支庞大队伍周围的气氛变得诡异而凝重。时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骑兵斥候,如同幽灵般在远处的地平线上逡巡,远远地窥探着队伍的规模、构成和行进速度。他们并不靠近,只是保持着一段危险的距离,如同盯着猎物的狼群,目光森冷。
朱明数次派出精锐骑兵前往驱赶,那些斥候见状便迅速后撤,但往往只退出几里地,待朱明的骑兵返回,便又有新的探马从不同的方向冒出来,继续着那令人不安的监视。这种牛皮糖似的纠缠,甩不脱,打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朱明——他们被盯上了,而且是被地头蛇们牢牢地盯上了。
“主公,情况不对。”田丰策马来到朱明身边,面色凝重,“兖州豪强的耳目,比预想的还要灵通,还要难缠。如此肆无忌惮地窥探,恐怕……是在酝酿着什么。”
朱明点了点头,望着远方又一次出现的几个黑点,眼神冰冷:“看来,有人把我们当成砧板上的肥肉了。传令下去,全军再次提速!尽可能缩短在兖州境内停留的时间!”
他深知,在敌人的地盘上,每多停留一刻,危险便增加一分。唯有速度,才能打乱可能存在的埋伏,才能降低被合围的风险。
同时,朱明派出了更多批次的探马,携带他的紧急命令,快马加鞭向前追赶已经进入兖州腹地的第一、第二、第三路军团,一方面询问他们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将后方发现的异常及时通报,提醒他们提高警惕。
不久,前方陆续有消息传回。情况似乎比朱明预想的要稍好一些。
前三路军团回复,他们也遭遇了小股的骚扰和窥探,但并未遇到成建制、大规模的官方兵马狙击。偶尔有些不开眼的小股土匪、溃兵,甚至是零散的黄巾余部,试图袭击队伍侧翼或尾部的百姓,但在装备精良、早有准备的护军面前,这些小骚扰无异于以卵击石,很快便被击溃或驱散。
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当那些试图劫掠的小股黄巾,发现这支打着官军旗号的庞大队伍里,竟然有大量由黄巾士卒乔装改扮的同行,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黄巾小头目时,他们往往便会停止攻击。有些胆子大的,甚至会主动找到带兵的黄巾系将领(如程远志、邓茂,乃至张梁的部下),询问情况。
在得知这支队伍并非真正的官军,而是由新任“大贤良师”朱明率领,准备南下荆扬之地另辟基业,寻找一条生路时,许多在兖州境内如同无根浮萍、挣扎求存的小股黄巾动心了。他们在兖州,大的豪强庄园不敢碰,小的村落穷得叮当响,劫掠不到什么像样的东西,还要面对各地豪强私兵的围剿,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凄惨无比。
如今有一条看似可行的活路摆在眼前,还有这么多“自己人”同行,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于是,不断有小股的黄巾残部,几十人、几百人不等,选择归附,汇入南下的洪流。不仅仅是黄巾,沿途许多活不下去的普通村民、流民,看到这支规模庞大、似乎有强者庇护的队伍,也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拖家带口地加入进来。
对于这种情况,坐镇各路的顶尖谋士——郭嘉、贾诩、戏志才、沮授、田丰——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和远见。他们深知乱世之中人口的重要性,对于这些主动来投的力量,只要经过初步筛查,剔除了其中可能混杂的细作奸佞,便一律接纳。虽然短期内会加大粮草消耗和管理难度,但一旦抵达地广人稀的南方,这些经历过苦难磨砺的生力军,将是开荒拓土、建设基业最宝贵的财富!
因此,迁徙队伍的规模非但没有因小规模战斗而缩减,反而如同滚雪球一般,还在缓慢地膨胀。
然而,朱明心中的警惕并未因这些“好消息”而减少分毫。他深知,表面的平静之下,往往隐藏着最致命的惊涛骇浪。兖州的曹操,那可是历史上着名的枭雄,眼光毒辣,手段狠决,更与自己有杀父之仇(指曹嵩之事)。于公于私,曹操都绝无可能坐视自己这支携带巨量人口和资源的队伍安然过境。眼下按兵不动,必然是在调兵遣将,精心策划,准备给自己来一记狠的!
“暴风雨前的宁静啊……”朱明喃喃自语,眼神锐利如刀。他绝不相信曹操会忍得住不动手,现在的沉默,只意味着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
他不再犹豫,立刻下达了更加严苛的军令:
“传令各路人马!行军再提速,保持紧凑队形,各军之间联络不得中断!”
“所有探马斥候,以三人为一组,呈扇形向外搜索三十里!重点探查地形险要处、山林密布区!”
“严令:所有派出斥候,无论有无发现,必须每半个时辰轮换回报一次!若有任何一组斥候,超过半个时辰未按规定返回禀报……”
朱明的声音冰冷如铁,“即视为该方向出现重大敌情!所在部队必须立刻停止前进,就地构筑简易防御工事,并第一时间点燃狼烟,同时派出快马,紧急联络前后友军,通报情况,准备协同应对!”
这道命令,将警戒级别提到了最高。以牺牲部分侦察持续性和覆盖范围为代价,换取了极高的预警灵敏度。一旦某个方向的“耳朵”和“眼睛”被掐掉,大军立刻就能知晓危险来自何方,从而争取到宝贵的应对时间。
命令迅速通过旗号、快马传遍各路大军。原本就气氛凝重的迁徙队伍,变得更加肃杀。将士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护送的青壮们也感受到了那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埋头赶路的同时,不时紧张地望向四周的原野与山峦。
广袤的兖州大地上,一支庞大的洪流在加速奔涌,而无数贪婪的目光和锋利的爪牙,已然在暗处悄然张开,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平静,即将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