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工科大明 >   第272章 国务院

弘治二十年的秋天。

太子大婚的盛大喧嚣已然远去,帝国在格物新学的推动下,疆域不断拓展,工坊遍地开花,商贸空前繁荣,一幅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图景。

但在这繁华表象之下,一套运行了百余年的陈旧官僚体系,已然不堪重负,发出了令人不安的嘎吱声。

这一日的常朝,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格外冗长且充满火药味。

首先发难的是工部都给事中,他手持玉笏,面色激愤:“陛下!臣弹劾户部、兵部互相推诿,贻误军机!宣府镇请求拨付修缮边墙、增建棱堡之专项银两及民夫调度文书,在户部称需兵部核定工程确属必要,送至兵部,兵部又称需户部先行确认库银足以支应,公文往返两月有余,至今悬而未决!”

户部尚书周经立刻出列反驳:“陛下明鉴!非是户部推诿,实乃兵部所请数额巨大,且未列明详细预算。如今国库虽因美洲金银及商税日丰,然开销亦巨:铁路总局需款、西山格物院各研究所需款、各地新办学堂需款、东洲行都司移民安置需款……若各部皆如兵部这般,动辄请款数十万两而无细目,国库如何支应?户部职责,在于量入为出,统筹全局,岂能来者不拒?”

兵部尚书刘大夏闻言,花白的胡须都气得翘了起来:“周部堂!边墙修缮,关乎国防大事,岂是寻常工程可比?所需物料、人工,自有常例可循,难道要我军中将士,先去跟你户部司官学习如何做账核销不成?”

紧接着,礼部尚书张升也加入了战团,抱怨道:“陛下,如今各地兴办格物学堂,教授新学,此事究竟该归礼部之‘劝学兴教’,还是归工部格物院管辖?地方官员无所适从,常有公文同时报送两部,批复却南辕北辙之事发生。更有甚者,有商贾欲开办‘电报局分局’,竟不知该向工部申请,还是向新成立的‘大明电信总局’(隶属工部但相对独立)申请,抑或是需要我礼部核准其‘教化传播’之内容?”

类似的例子层出不穷。掌管天下田亩赋税的户部,面对新兴的工坊营业税、海外贸易税,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才进行有效管理和稽查;刑部对于格物院研究成果(如新式火药、化学制品)可能引发的安全案件,缺乏相应的律法条文和鉴定能力;甚至吏部在考核官员时,对那些在格物、工程、商务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却不擅经义诗赋的“专才”,也缺乏一套公允的评判标准。

朝堂之上,各部堂官、言官御史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互相攻讦,将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演变成了部门之间权力的争夺和责任的推卸。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弘治帝,听着这纷乱的争吵,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疲惫之色渐浓。

他虽励精图治,但也深感这套沿袭自开国之初的官僚机器,在面对一个日新月异、复杂程度远超从前的帝国时,已是力不从心,运转不灵。

“够了。”弘治帝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喧闹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诸卿所奏,朕已知晓。此事非一日之寒,亦非简单问责所能解决。退朝。陆卿、刘阁老、谢阁老、六部九卿堂上官,随朕至文华殿议事。”

文华殿内,气氛比皇极殿更为凝重。

没有了众多的中下级官员,核心决策者们围坐在一起,直面问题的核心。

弘治帝环视众人,沉声道:“今日朝堂之争,诸位爱卿都看到了。朕非昏聩之君,亦知诸位皆为国事操劳。然制度之弊,已显无疑。若不能鼎故革新,今日之推诿扯皮,必将成为明日帝国前行之桎梏。陆卿,你素来多有创见,于格物之外,于这政务运转,可有良策?”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陆仁身上。

他深知,提出改组朝廷核心机构的建议,无异于一场政治上的大地震,其阻力将远超推广任何一项格物技术。但他更明白,若不革除旧弊,他所推动的一切变革,终将被这僵化的体制所吞噬。

陆仁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向弘治帝及诸位重臣深深一揖,然后走到早已准备好的一块巨大黑板前(这本身已是格物新风影响下的产物)。黑板上空无一物,正等待着他描绘一幅全新的蓝图。

“陛下,诸位阁老、部堂。”陆仁的声音清晰而沉稳,“臣以为,当下政务之困,根源在于我大明现行之部院制度,职能过于笼统,权责难以清晰。譬如户部,既要管天下田赋户口,又要理新兴之工商贸易,还要协理漕运、仓储、乃至部分工程拨款,其尚书纵有三头六臂,亦难面面俱到,其下属之清吏司,职权交叉、重叠之处甚多,焉能不生推诿?”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树状图。

“故而,臣冒死进言,当此之时,非小修小补可为,需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对朝廷中枢机构,进行一番大刀阔斧之改组!其核心,在于‘细化职能,明确权责,提高效率’。”

他首先在树状图的最顶端写下“陛下”二字,然后在下方画出第一个分支:“臣建议,强化‘内阁’之决策与统筹职能,可仿古之‘三省’制中书决策之要义,并结合现实所需,设立‘国务院’!”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刘健、谢迁等人目光一凝,“国务院”一词,前所未闻。

陆仁不待他们发问,继续解释道:“此‘国务院’,非替代内阁,而是内阁职能之延伸与实体化。可设‘国务院总理大臣’一人,由内阁首辅兼任,总揽全局,对陛下负责。设‘副总理大臣’若干,由阁臣及重要部堂兼任,分片协理。其下,设‘国务委员’数十人,由精通各项实务之重臣、干吏充任,组成‘国务会议’,定期集议,凡国家大政方针、跨部门重大事务,皆需经国务会议详议,形成方案,奏请陛下圣裁。如此,可避免昔日阁臣仅凭数人智慧决断天下事之局限,集思广益,兼顾各方。”

接着,他的粉笔指向了树状图的下一层,这也是改革最核心、最触动利益的部分。

“其次,拆分、重组六部及诸寺监,设立职能明确、专业分工之‘各部’。”他在“国务院”下方,画出了十几个分支,并逐一标注名称和简要职能:

“一,外交部:统管一切对外交涉、藩属往来、条约签订事宜,取代以往礼部主客司及鸿胪寺部分职能,应对日益频繁之跨国往来。”

“二,国防部:统辖全国军事战略、军队建设、装备研发采购、边防事务,由原兵部及五军都督府职能整合优化而来,专司国防。”

“三,财政部:由原户部主要职能剥离而出,专司国家税收(田赋、盐铁茶税、海关税、新兴之工商营业税等)、预算编制、国库管理、审计监督,确保国家财源茂盛,用度明晰。”

“四,民政部:管理全国户籍、田亩、赈灾、社会福利、基层治理等,乃原户部另一部分职能之强化与独立。”

“五,教育部:统管全国官学、私塾、新兴之格物学堂、师范教育、科举及‘高考’事宜,将礼部之教化职能与工部格物院之教育推广职能合并,明晰教育统绪。”

“六,司法部:主管全国律法修订、司法解释、监狱管理,与大理寺、都察院形成更明确之分工制衡。”

“七,工商部:专司全国工矿业、商业、贸易之管理、规划、政策制定,保护专利,打击不法,促进流通。此乃应对如今工坊林立、商旅遍天下之势所必需。”

“八,交通运输部:统管全国官道、漕运、邮政、以及正在兴建之铁路、规划中之公路网络,改变以往工部、兵部、户部皆管又皆不管之混乱局面。”

“九,农业部:推广农学,管理屯田,兴修水利,保障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

“十,资源部:堪探、管理全国矿产、森林、水利等自然资源,规范开采,确保永续利用。”

“十一,卫生部:设立官立医馆,防控疫病,管理医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十二,文化与民族事务部:主管文化传承、典籍整理、舆论引导,以及处理与境内各少数民族、归化族群之关系,促进融合。”

陆仁每写出一个部门,在场众人的脸色就变幻一分。这已不仅仅是改组,这几乎是要将原有的权力格局彻底打碎,按照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逻辑重新拼接。

“此外,”陆仁最后补充道,“可设立若干直属国务院之‘总局’,如‘铁路总局’、‘电信总局’、‘海关总署’、‘格物发展总局’等,专司特定重大工程或新兴领域事务,享有较大自主权,但需接受国务院及相关业务部之指导与监督。”

他放下粉笔,面向神色各异的众人,总结道:“如此改组,看似机构增多,实则权责明晰。各部专司其职,减少了交叉与推诿;国务院统筹协调,确保了政令统一与执行力。于官员而言,职责清晰,考核有据,升迁有道;于商民而言,办事有门,规则明确,无需多方打点、忍受扯皮。此乃借鉴了历代行政得失,并参酌海外一些有效管理方式,结合我大明现状,所拟定之粗浅构想。其中细节,如各部下设何司、人员如何转任、权责如何具体划分,尚需陛下与诸位大人详议完善。”

文华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番蓝图太过宏大,也太过惊人。

刘健抚须沉吟,目光深邃,他看到了其中蕴含的高效,也看到了权力重新分配带来的巨大震荡。

谢迁则更关注于如何平衡新旧势力,确保平稳过渡。六部尚书们心情更是复杂,他们中的一些人,权力将被分走大半,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新的架构中获得更重要的位置。

弘治帝凝视着黑板上那幅全新的树状图,目光锐利如鹰。

他看到了这套制度背后超越时代的严密逻辑,看到了它解决当前困局的潜力,更看到了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皇权、削弱传统部院藩篱的可能。当然,他也深知推行之艰难,必将触动无数官员的切身利益。

良久,弘治帝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沉重与力量:“陆卿所言,虽石破天惊,然……切中时弊,深谋远虑。旧制确已不堪用,若固步自封,无异于坐视帝国肌体僵化坏死。朕意已决,当行此鼎革之事!”

他目光扫过众臣:“然此事关乎国本,不可操切。刘先生,谢先生,陆卿,朕命你三人为首,会同六部九卿、宗人府,组成‘新政体制定制局’,以陆卿之蓝图为基础,详加研讨,拟定具体章程,包括各部详细职能、官员转任安置方案、新旧制度过渡之策,务求稳妥周密。三个月后,朕要看到一份可执行之方略!”

“臣等遵旨!”刘健、谢迁、陆仁及一众重臣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凝重与使命感。

一场将深刻改变大明帝国命运的政治体制改革,就在这文华殿内,由陆仁执笔绘就蓝图,由弘治帝乾纲独断,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序幕。

帝国的车轮,在碾过技术的革新、疆域的拓展之后,终于要对自身最核心的权力结构,进行一场彻底的刮骨疗毒。

前路注定布满荆棘,但为了那个更加高效、更具活力的未来,这场鼎革,已势在必行。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