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产品评选的结果,在专家复核组离开后的第十天,终于以一份盖着省轻工厅大红印章的正式文件形式,传达了下来。
“‘黔山源’牌腊肉、腊肠、药酒系列产品,经评审,符合省优产品标准,特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简短的几行字,被王大山用激动得发颤的声音在食堂念出时,整个“黔山源”加工厂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工人们扔掉了帽子,相互拥抱,不少人眼眶都红了。这大半年的艰辛、挫折、奋起,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与伦比的喜悦和自豪!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榕树村,飞遍县城。曾经那个被全村人鄙夷的“二流子”杨涛,如今成了县里乃至地区都挂上号的青年企业家,他创办的“黔山源”成了本地乡镇企业的标杆!
地区乡镇企业局局长亲自打来电话祝贺,语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情。县里更是将其作为典型,准备大力宣传。连省报的方静记者也发来了贺信,表示将持续关注“黔山源”的发展。
几天后,一块沉甸甸、黑底金字的“省优产品”牌匾,在鞭炮齐鸣和乡亲们的围观中,被郑重地悬挂在了“黔山源”加工厂大门最醒目的位置。阳光下,“省优”两个字熠熠生辉,仿佛给整个厂区都镀上了一层金光。
杨涛站在人群前,看着那块象征荣誉和认可的牌匾,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想起了穿越之初家徒四壁的窘迫,想起了父母愁苦的面容,想起了重建工地的焦土,想起了评审会上的据理力争……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爸,妈,咱们家的牌子,挂上省优了。”他在心中默默说道。
授牌仪式结束后,杨涛没有安排盛大的庆祝宴席,而是让食堂加了几个硬菜,和全厂工人一起,吃了一顿简单却意义非凡的“家宴”。
饭桌上,工人们情绪高涨,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杨哥,这下咱们可牛气了!以后产品不愁卖了!”
“是啊,挂着省优的牌子,走到哪儿腰杆都硬!”
“咱们是不是该扩大生产了?再多招点人?”
杨涛听着工人们的议论,脸上带着笑容,眼神却依旧清醒。他举起酒杯,示意大家安静。
“兄弟们,省优这块牌子,是荣誉,更是责任!”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食堂,“它意味着,从今天起,我们‘黔山源’出的每一块肉,每一瓶酒,都代表着省里的水准,都不能出一点差错!它更意味着,盯着我们的眼睛会更多,期待会更高,竞争也会更激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激动的面孔:“所以,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这块牌子,不是终点,而是我们‘黔山源’新征程的起点!”
他宣布了几项新的决定:
第一,成立正式的质量监督小组,由他直接负责,对原料、生产、出厂实行更严格的全流程监控。
第二,启动“技术练兵”计划,鼓励工人钻研技术,提出合理化建议,厂里将设立专项奖励基金。
第三,加快与省城渠道的深度对接,筹备在省城设立办事处,由小陈负责,不仅要卖产品,更要收集市场信息,树立品牌形象。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开始着手规划建设一个更现代化、标准化的新厂区,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工人们听着杨涛条理清晰的规划,眼中的兴奋渐渐被一种更沉稳的决心所取代。他们知道,厂长看得比他们更远。
夜幕降临,喧嚣散去。杨涛独自一人走在回新家的路上。月光如水,洒在安静的公路上。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刚刚收到的、来自地区公安局的通报——马科长因涉嫌商业贿赂、教唆犯罪被停职审查,地区肉联厂也受到相应处理。赵老三则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明处的对手暂时扫清,暗处的威胁也已拔除。但他知道,商海沉浮,从无宁日。省城的宏发贸易虽然暂时退缩,但绝不会甘心。更大的市场,意味着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他抬头望向北方,那是省城的方向,也是更广阔天地的方向。
省优的金匾,是过去的总结,更是未来的战书。
他将带领完成淬炼的“黔山源”,走出黔东南的群山,去迎接那片更浩瀚商海的风浪!
猎户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他的征途,是那片更广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