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发展,豆腐坊早就不是孟锦弄的小摊子了。
常规产品:豆腐、豆干、熏豆腐。
特色产品:卤豆干、豆腐皮、豆腐乳。
另外豆腐坊还单独给魔芋豆腐弄了个生产间。
要不说,好的产业能带动周边经济。
一开始,是草坝子村的村民自个走街串巷的卖豆腐,靠着生吃都好吃的卤豆干渐渐有了知名度。
镇上是早就知道草坝子村有个妇女卖卤豆干,就是产量不高,逢年过节还得排队抢。
现在好了,小摊子变成了作坊,镇上第一时间便有人去作坊里进货卖。
为啥不自己弄卤豆干?
弄了,没弄出来。
也不知道那妇女搞的啥配方,药店、杂货店,但凡她买过的大料调料,别人都试过了,不行。
【孟锦(* ̄︶ ̄):当然试不出来,她配方里的调料有近三分之一是在空间超市买的,根本就没在外边买过,关键有些在南北货运不发达的现在,根本买不到!】
镇上的人进货后,跟着就是周边村里的人来进货。
也不知道怎么滴,名声就传到了县里。
县里纺织厂采购了几回后便跟豆腐作坊签订了长期订货合同。
至于部队那边,孟锦直接给他们卖卤水。
部队里不差会做豆腐的人,差的只是没有配方而已。
不过她的配方给了部队他们也配不齐,不如直接给卤水,想吃多少卤多少。
豆腐作坊的摊子越铺越大,大豆的采购量也越来越大。
刘村长为了帮扶一下周边村子,优先在他们手里购买。
生意好,卖出去的豆制品多,产出来的豆渣也多。
豆渣是啥?是粮食啊!
不是所有村子都有孟锦这么个异能者,粮食收成差、填不饱肚子的大有人在。
豆渣便宜,比拉嗓子的米糠好下咽多了,许多吃不起粮食的人都跑来买。
逼的草坝子村不得不研究怎么豆渣弄得好保存些,不然根本就放不到第二天,会馊,会发酵,怕人弄回去吃坏了肚子,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孟锦果断再次抄袭了后世的办法——烘干。
烘干成豆渣粉就能保存了。
草坝子村也算是小范围内带动了一把经济。
孟锦也如愿混了个不怎么管事的管事岗位。
原本刘村长的意思是让孟锦负责管理豆腐作坊,技术都是她出的,点子也是她想的,让她管,村里人几乎没什么意见。
一点事业心没有的孟锦哪愿意啊?
果断把满婶子推了出来。
除了每年一次的秋猎,平常几乎跟孟锦没怎么打过交道的满婶子也不知道孟锦为啥会推举她。
但她敢接。
她接了,做的很好,却也没打算放过孟锦,给孟锦弄了个小管事的位置,让她负责质量检查和新品开发,把孟锦焊死在了豆腐作坊里。
原本孟锦不肯管作坊的原因除了懒,还有一个就是不想在正式实施集体所有后,跟某些扯虎皮拉大旗的人扯皮。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人民公社刚成立,刘大队长的屁股都还没坐热,就有人来摘桃子了。
不仅想派个人来当管理,甚至打算把村里原先就在作坊干活的人全部撤换掉。
名义上作坊还是生产队的作坊,生产队却插不上手了。
刘队长和满婶子他们具体是怎么跟人扯皮的孟锦没参与,她只放话:技术她给了作坊,作坊怎么处理她不管,但配方是她的,是祖传的,她不可能交给任何人。
笑话,她又不是冤大头。
来的人本就是冲着卤料配方来的,接收作坊纯属于为了捡便宜,孟锦不配合怎么行?
威逼利诱都用上了,结果不好使。
威逼?
打一顿,一顿不够打几顿,想要几顿有几顿。
明着打,村里人帮忙一起打;暗着打,孟锦能给人打残。
利诱?
什么利?多大的利?能让她满世界横着走吗?
你说草坝子村也不能?
那没事啊,我乐意。
千金难买我乐意。
敢来摘桃子的人肯定多少是有点背景的,被孟锦这么收拾,怎能不气?
软的硬的都搞不过就想给孟锦戴帽子。
一句政治立场有问题就想把人带走。
村里能乐意?
别说孟锦把技术交给村里,给大家带来了多少好处。
单说孟锦这个人,这个村里承认了的本村人能随便让人带走?
刘村长、满婶子、周叔带头,一个班的伤残老兵排排往那一站,收敛多年的铁血气息全数释放,吓的来人直打摆子,却又舍不得就这么离开。
嘴里还在不干不净的强撑,什么残废啊,什么泥腿子啊,什么臭当兵的啊......
看得孟锦只想过去抽烂他们的嘴。
想这么干的不止她一个。
一群婶子大娘嫂子妹子,骂骂咧咧的冲了过去。
薅头发、扯耳朵、挠脸、扇嘴巴子、踹命根子,一个回合就把人全干跑了,跑的那叫一个急,鞋都掉了好几只。
跑了还能来,刘村长忧心忡忡,打算亲自往部队跑一趟,求助老领导。
结果那些人不来了。
不来的原因很简单,孟锦半夜把那人的靠山家点了。
别误会,不是点火的点,是点事。
摘桃子摘的这么顺手,指定不是第一次,孟锦好奇呀,就跑去探查了一下。
这一查,查出好大个八卦。
那人的靠山是他在县政府当官的大伯。
事实上,大伯根本就不是大伯,是亲爹,人家兼祧两房来着。
家里住着两层小楼,亲老婆住二楼,弟媳妇住一楼。
好家伙,享齐人之乐。
孟锦并不打算简单让人抓奸在床就完事,而是把兼祧两房的事给捅了出去。
因为她发现不仅这个摘桃子的‘侄子’不是什么好东西,亲老婆生的女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接手豆腐作坊的主意就是她给出的。
之所以出这个主意是因为官员的女儿就是纺织厂财务科的,厂里结算豆腐钱得通过她。
她只知道豆腐作坊生意挺好,具体好到什么地步并不清楚。
给她哥出主意仅仅只是为了多点零花钱,她以为穷乡僻壤的地儿没人敢闹腾。
这事他们全家都知道,认为就是件小事而已。
谁知道人家不仅闹腾了,还来报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