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申请成功,已为您办理十年停留权限”的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时,南昭正在《大山里的老师》片场,蹲在地上给小演员讲戏。
小姑娘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握着剧本的手微微发颤,紧张得把台词忘得一干二净。
南昭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声音温柔得像山间的风:“别慌,就把镜头当成你家院子里的老槐树,它不会催你,会安安静静听你把故事讲完的。”
场边的阳光正好,林语芯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正帮工作人员给大家分发盒饭,裙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嘴里还哼着《平凡的星光》,调子轻快又温暖;
不远处,陆衍站在监视器旁,手里拿着纸笔,和导演低声讨论着下一个镜头的角度,偶尔会朝南昭这边望过来,眼底的冷硬褪去,只剩藏不住的温和笑意;
连之前被南昭签下的新人小周,都在认真地给群演搭戏,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台词,她也反复琢磨语气,眼里满是对表演的热忱。
当天收工后,暮色渐浓,陆衍像往常一样开车送南昭回家。
车厢里很静,只有导航的电子音偶尔响起,窗外的霓虹在车窗上划过一道道光影。
快到小区门口时,陆衍突然缓缓停车,从副驾的储物格里拿出一个深蓝色丝绒盒子,递到南昭面前,指尖微微有些发紧:
“南昭,我知道你对感情一直很谨慎,也知道你心里或许还有顾虑,但我还是想告诉你——从青川乡片场第一次看你演陈桂兰,看你为角色认真琢磨的样子开始,我就喜欢你了。不是一时兴起,是想陪你走很久、很久的那种喜欢。”
陆衍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枚素圈银戒,没有钻石,没有花纹,却在路灯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简单又纯粹。
她看着戒指,又抬眸看向陆衍眼底的认真与忐忑,心里忽然泛起一阵酸涩的暖意——她清楚自己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但至少未来十年,她想好好回应这份心意,回应他无数次的守护、支持,还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
“陆衍,我不能保证永远。”
她轻声开口,指尖轻轻碰了碰冰凉的戒圈,声音里带着坦诚,
“但未来这十年,我想和你一起过。”
陆衍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有星光落进了眼底。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戒指,握住南昭的手,将戒指轻轻套在她的无名指上——
尺寸刚刚好,是他之前偷偷量了她平时戴的细手链尺寸,特意定做的。
“够了,十年就够了。”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却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仿佛这十年,就能抵过漫长岁月。
——
官宣的消息传到林语芯耳里时,小姑娘正在忙着筹备“梦想基金”的第一次新人选拔赛,手里还拿着厚厚的报名材料。她立刻抱着吉他跑到南昭家里,
她立刻抱着吉他跑到南昭家里,非要给他们弹一首自己刚写的歌:
“这首歌叫《十年灯》,我写了好久呢!祝南姐姐和陆大哥,像巷口的灯一样,一直陪着彼此,亮很久很久。”
琴弦轻轻拨动,清澈的歌声漫满客厅:“巷口的灯亮了十年,照亮你回家的路;我唱的歌有十年,记录你眼里的雾......”
南昭靠在陆衍肩上,看着林语芯坐在地毯上认真弹唱的侧脸,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忽然觉得,这十年,或许会比她想象中更温暖、更值得。
接下来的日子,南昭的生活渐渐步入安稳却充实的轨道。
《大山里的老师》上映后,不仅票房口碑双丰收,还带动了更多人关注乡村教育,不少企业和公益组织都主动联系,想为乡村学校捐赠物资;
“梦想基金”资助的新人也陆续崭露头角——小周凭借一部现实题材网剧里的女二号角色,获得了最佳新人提名,站在领奖台上时还特意感谢南昭“给了她第一次真正演戏的机会”;
之前签下的新人编剧,写的下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剧本,被知名导演看中,很快就要开机;
连林语芯都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小型演唱会,台下坐满了举着“星光”灯牌的观众,她在台上唱《平凡的星光》时,眼里满是光芒。
南昭自己则很少再接主角戏,更多时候是客串一些有温度的配角,或者在片场帮新人搭戏,耐心地给他们讲表演技巧。
有人在采访里问她,为什么不趁现在的热度继续冲奖项,她总是笑着回答:
“好角色从来不分大小,能帮到这些有梦想的新人,看着他们一步步成长,比我自己拿奖更开心。”
闲暇时,她会和陆衍一起去青川乡看看,那里的油菜花田每年春天都会盛开,李大爷家的年糕还是老味道;
也会去乡村学校,陪孩子们一起读书、画画,听老师们讲最新的教学故事。
陆衍总是陪在她身边,帮她拎东西,听她和孩子们说笑,偶尔会拿起相机,拍下她笑得眉眼弯弯的样子。
南昭知道,这十年的时光终会过去,但这些温暖的回忆,这些她曾帮助过的人,这些因她而变得更好的故事,会一直留在这个世界里,像陈桂兰的勇气,像苏晚的智慧,像林薇的坚韧,像《大山里的老师》的温暖,永远传递下去。
而她,也会在这十年里,好好享受这份相守,好好传递这份温暖,让自己的“星光”,照亮更多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