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突然的再一次病倒让刘禅自己措手不及,也让一切围着他转的人措手不及,特别是那些与刘禅特别亲近的人——比如相父诸葛亮,比如赵云、陈到,比如蒲元,比如老太监、老侍女,比如关兴、张苞、赵统,比如神农院的人、兵略学宫的人等等。
他的身体好坏,直接关乎他们的命运,因此他们心里急,行动上也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奔走。
宫里风声鹤唳,朝堂暗流涌动。相父因这次事件,开始怀疑某些事情,甚至想到一些不可告人的可怕隐情。
众人各有心思,种种猜测渐起,甚至有人将猜想付诸行动,竟意外地收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
刘禅是醒来之后才知道这些事情的,醒来之后是第几天呢?
听老太监老侍女说是第三天。
这期间刘禅一直昏昏沉沉的,身上各种忽冷忽热的症状不断交替,全身持续冒出虚汗,发着干烧。
直到第三天,他的症状才悄然好转。
或许他真的肩负着某种使命?
刘禅感觉自己总是在最危险的时刻转危为安,“这简直可以说是上天垂怜了,”刘禅心里对自己如此说道。
“或许在自己完成使命之前,老天爷是不会收走自己的命的。”
但是,刘禅决定不愿意再受这种苦痛的折磨,他觉得得自救。
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得了现代社会的某些精神上的疾病,这些疾病时刻在折磨着他的灵魂,同时间接地摧残着他的身体。
所以,为了不再受这些苦痛的折磨,刘禅内心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不再思考那些似是而非的伟大而空洞的哲学问题,不再动不动就谈论什么全人类、全宇宙什么的问题——
然后让自己迷失在这种漫无边际、没有锚点、空洞无比又毫无益处的空泛思考当中;
而是开始思考他自身的问题——当然不再是思考自己存在与否的价值问题,更不能去胡思乱想地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存在、为什么要穿越、为什么要这样要那样的问题?
那些空洞的虚幻的东西,一旦思考就停不下来,停不下来就像陷入永无止境的炼狱,时时刻刻受着地狱里烈火的焚烧,然后渐渐地让他处于疯癫的地步!
再然后让他沦落到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的地步,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人类哲学家思想家的那种思维滚动状态……
刘禅觉得,若不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绝勇气,与这种极致可怕的状态彻底决裂,自己终将完全疯癫,最终彻底迷失——忘记自己究竟是谁,更不知为何而活。
刘禅一通乱想之后,以决绝的姿态剖析内心。
他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答案——他是为自己而活,不为任何人而活;他活在当下,而非过去与未来。
就是这般简单的想法,却产生了神奇的作用。
他心里渐渐明白了一些东西,慢慢卸下了那些本不属于他的、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沉重镣铐与枷锁。
刘禅感觉自己的内心、经历、思想、身体,一切的一切都解放了。
他感到自由了。他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是为自己而活,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非一段记忆、一具行尸走肉、一只没有思想的野兽、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刘禅感觉阳光再一次照到了他身上,照进他的身体里、内心里、灵魂上。他沐浴着太阳灿烂的光辉——这地球一切生命的源动力。
他感觉自己的生命仿佛重新焕发了活力。
于是,在他要胡思乱想时,在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时,刘禅给自己设了一个锚点:自问自答。
他设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总是在内心问自己:“现在想这些,又能改变什么?”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就会在心里重复这句话,直到大脑皮层仿佛厌倦了这种枯燥至极、毫无营养的追问,然后他便陷入梦乡,睡得前所未有的踏实。
另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书,以及找具体的事情做,而不是陷入精神风暴——那种俗话说的“发神经”,那些虚无缥缈、虚幻虚妄的东西。
刘禅与自己达成了重大和解。
他不再思考自己是谁的问题——是穿越来的也好,原来的刘禅也罢,或是某个神秘存在制造的也行。
他只在乎现在的自己。
“他活在当下,而非过去将来或其他时空。即便他是假的,那也是活在当下,不是简单地活,而是无数意义上的‘活’......”
刘禅觉得难以解释这种感觉,当然也无需解释。
他对自己如此说,因为他会问:此时此刻思考这些,能改变什么?
如果改变不了,那么思考这些有何意义?
就这样,仿佛一切都有了原点,一切以这个原点为锚点,然后,一切复杂到极致且难有答案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
他很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到高兴,于是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事物上,开始关注当下真实存在的东西,开始着眼于现在的实际问题了。
刘禅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人下毒的问题。这是他在病倒后,从身边亲近之人的过度反应中收获的一个意外之喜——应该说是个相当大的意外之喜,因为这关乎他的性命。
其实刘禅心里清楚,自己病倒的原因并非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精神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但话说回来,竟然有人敢给自己下毒。
对此,他心里刚开始其实没有多少波澜——毕竟他刚从“非人非我”的状态中找到了一些自我。
但他觉得要恢复为人的本性,需要找回人类应有的那种愤怒,一种不同于自己以前的那种浮躁的愤怒。
因此,他决定采取一些有力手段,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所以他开始关注,中的是什么毒?危不危险?在黄老太医的检查与细心解释下,再结合刘禅自身具备的现代化学知识,他明白这是重金属中毒。
这个发现让他心里开始急切起来。
但据老太监老侍女所说,毒物并非直接从饭菜中检测出来——因为他的膳食检查极其严格。
按照黄老太医的推测,应该是下毒量极其微弱,以至于银针等常规检测手段都失去了效用。
那么是怎么发现的?又是怎么查出来的呢?
刘禅觉得这事情,说来有些好笑,因为某个鬼鬼祟祟的太监——倒也不能完全说是鬼鬼祟祟,就是反应有些迟钝。
为什么呢?因为宫里的人几乎都受过他的恩惠,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所以他连续两次病倒的消息,让宫里所有人,特别是那些贴身伺候他起居的宫人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神情惶惶。
但就有那么一两个家伙——或者说两三个这样的家伙,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急切与担忧。
或者说,他们刻意装出来的急切和担忧,因为不够自然真切,反而显得比其他人慢了半拍。
这种刻意伪装的表演,在真心实意的关切面前,总是会显得格外迟钝与突兀。
这种在特殊时期的反常表现,正好被老太监老侍女敏感的内心,敏锐的察觉到了异常。
他们(她们)那双眼睛,对宫中一切人事的熟悉程度,就连刘禅这个皇帝都自愧不如。
老太监老侍女当即派人暗中跟踪调查。
其实在宫内,只要仔细留意一个人,想要真正调查一个人,那么他(她)的一切都无可遁形。
很快就被发现了蛛丝马迹,继而查出了砒霜,又发现了暗中的往来的一些蛛丝马迹。
这一切的调查进展之快,在刘禅醒来之前,事情基本上都已水落石出。
最终查明确定的有两人:一个小太监,一个小侍女,年纪都不大,二十出头,刚进宫没多久。
他(她)们扮作难民,利用刘禅的同情心混入宫中。
刘禅静静地观察着这两人,看来,自己仁慈的弱点,自己那颗富含现代感情的同情心,似乎是……早已被暗中的某些人觉察到了,并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