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读书这种事情,一旦入迷,就有些停不下来。

刘禅于灯下夜读,手中那本以新式竹纸装订的《史记》翻阅起来轻便且几无声响,字迹清晰,较之以往的简牍或缣帛,实有天壤之别。

他的目光停留在《高祖本纪》中关于用人纳贤的段落,指尖轻叩案几,若有所思。

白日里相父诸葛亮那句“陛下真乃天纵奇才”的激赏犹在耳畔,却更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提出方向与真正落地执行之间,隔着何等巨大的鸿沟。

蜀汉欲兴,仅靠他与相父,以及现有的班底,是远远不够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低声反复吟诵着自己醉后“所作”的“诗句”,这并非一时兴起的狂言,而是他内心深处的迫切需求。

杜琼、谯周等旧士族虽暂时蛰伏,但其根基深厚,观念僵化,若要打破这无形的桎梏,必须引入新的血液。

他几乎能预见到,当这些新晋的“实干之才”触及旧有利益时,杜琼等人那看似恭顺的面孔下,会掀起怎样的无声浪潮。

或许是在考评时的一句“出身微贱,不堪大用”。

或许是在政令推行时的一句“古制如此,未可轻改”。

那将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凶险的战争。

他想起吩咐老太监暗中查访才俊之事。

这虽是一条看似微不足道的暗线,却可能触及到士族门阀网络与官方渠道难以覆盖的角落。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通晓经史的文人,更需明晓吏治、精通农桑、工巧乃至算术的实干之才。

他要编织的,是一张更为细密、更具活力的选才之网……

种种思虑,忧心其间,直到很晚,最后在老侍女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上龙榻休息。

睡前他派人给诸葛亮送去糕点,并特别口谕:“相父,要早点安寝!”

负责传令的小太监心中凛然,将这份超越寻常君臣的关怀牢牢刻在心里,退下时步履都轻缓恭敬了几分。

刘禅看在眼里,心中了然。风气便是如此,可以因一人之善而清明向上,也可因一人之恶而败坏不堪!

躺在榻上,他有些难以入眠,便开始回顾自己穿越以来的时光,感觉还算满意。

目前他觉得自己应该没捅出什么大篓子,并且还实实在在为这个时代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设立神农院。

这个机构的设立,目前看来成效显着。兵器方面自不必多说,单是农器这一块,曲辕犁的推广就已初见成效。同时,针对坡地、水田等不同耕作条件,对曲辕犁进行的持续改良也已形成多种样式,进一步提升了适用性。

据蜀中各郡守上报,新式曲辕犁较之旧式直辕,效率提升了三成不止,且妇孺亦能操作。

他甚至听闻成都附近的乡间,已有孩童传唱不知谁编的俚歌,夸赞这“曲辕弯弯省力气”。

而经过水力锻锤改良的加锛锄头、加厚脊线的镰刀等配套农具,也切实让田间劳作省力不少。

当然唯一的遗憾就是,目前产能严重不足,主要是缺人,不但缺工匠,简直是缺各种劳动力。

他脑海中,那幅南中沃野待垦的图景,与府库中那记录着寥寥人口与钱粮的簿册不断交叠,一种被现实紧紧束缚住手脚的无力感悄然滋生。

这也没办法,蜀汉就这么点人口,加上隐户,最多也不超过两百万,这在后世就是一个小城市的规模,而现在却是三分天下的一国之人口。

可以想见,这广袤的蜀中地区,是有多少不毛之地没有被开发。

成都平原,蜀汉的核心地区,相对来说还好一些。

南中地区,简直是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可以说是极其原始。

可以说跟后世非洲某些部族的耕作方式、生活方式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挖个坑,埋点种子,剩下的看天意,效率极其低下。

不但低下,而且人均寿命极短。

刘禅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若未曾亲眼得见,他或许还能心安理得,但一旦见过南中那近乎原始的刀耕火种,他血脉里某种属于前世记忆深处的“种地基因”便被彻底激活了。

脑海中几乎能浮现出那片广袤土地在精耕细作下应有的丰收景象,这让他感到一种近乎痛心的浪费。

看着与自己同种同源的百姓如此艰难地“靠天吃饭”,一种超越帝王责任、近乎本能的冲动在他心中涌动:必须改变他们,必须让这片土地和其上的人民,拥抱他们本该拥有的、更高效的农耕文明。

他别的可能确定不了,但是目前的这个时代,也就是这个时间点,这个民族,绝对是世界上拥有最先进科技,最先进文化,最先进文明的。

至于后来为何落后了,那不废话,后来的朝代几乎都没实质性进步,有的反而是退步,人家追了将近两千年,能追不上吗?

他甩甩头,决定不再多想了,本已打算好好安睡,突然又记起一件事情:占城稻和棉花种子。

陈震都去了那么久了,怎么还没回来呢?

到哪里去了?

不会死在外面了吧?

他一想到这,赶紧摇头,劝慰自己别瞎想。

他唤来老太监,命其提醒自己明日遣陈到派人仔细探听消息。

老太监小心翼翼的把这事记好,躬身退了下去。

刘禅看着老太监消失的身影,又接着想,想起来堆肥法。

他把这三个字牢牢锁在心里,堆肥法可以说跟曲辕犁以及占城稻种子同等重要,这可是古代农作物增收的关键……

他又胡思乱想不着边际地思忖了一通,最后叹道,什么叫做日理万机?这就是,实在是事情太多,多到做了这一件忘了那一件,根本就想不完做不完……

最终感觉眼皮越来越重。

但内心却越来越坚定。

“北伐……克复中原……”

他喃喃低语,仿佛能听到远方故都洛阳的呼唤,然后沉沉睡去!

皇帝刘禅睡了。

整个成都也大抵陷入了沉沉的梦乡,万籁俱寂,唯有巡夜更夫那悠长的梆子声,在空旷的街巷间回荡。

丞相府内,却仍有一处灯火长明。诸葛亮正凝神批阅文书,身前的案头上,来自汉中、陇右的军报与大司农府的粮草文书,早已堆叠如山。

他虽赞同陛下“以稳为主,伺机扰敌”的方略,但对北疆局势不敢有丝毫懈怠。

魏延性如烈火,王平虽沉稳善战,但面对郭淮这等老练之敌,仍需时时提点。

他提笔疾书,一方面严令魏延不得浪战,务必依托地利,巩固城防。

另一方面,则授予王平更大的临机决断之权,令其无当飞军可依地形、敌情,灵活穿插。

务求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精髓发挥到极致。

对于陛下提及的楚汉旧事与袁生之谋,他深以为然。

如今的大汉,正需这等宏观战略布局。

正面汉中坚壁清野,北出陇右联络羌胡以为策应,此乃长远之图,东结孙权以稳侧翼,同时内部大力发展农桑、军工,积蓄力量。

这盘大棋,每一步都需谨慎落子。

正思索间,皇帝使者到来,送来了糕点以及口谕。

诸葛亮恭敬行礼之后,重新坐于案几之前,拿出皇帝送来的糕点,会心一笑,就手吃了几块,然后重新低头埋首于案牍!

先是,签发给汉中魏延、成都陈到的备敌指令。

下达给李敏的探查孟达及曹魏动向的密令。

亲自审阅修改《蜀科》中关于吏治、赋税的条款。

批复神农院关于新式水排的拨款请求。

核定兵略学宫下季度的讲武章程……

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无巨细,几乎都需他亲自裁定方能推行无阻。

摇曳的烛光将他伏案的清瘦身影拉得忽长忽短,那如山的事务,便沉沉地压在这看似单薄,却撑起了残破江山的肩膀之上。

在处理完重要事务后,他特意取出一张神农院最新研制的竹纸。

指尖传来细腻平滑的触感,全不似缣帛易洇、简牍笨重。方知此竹纸之便,确是极好。

他用手摩挲着这竹纸,越来越满意,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

陛下真乃天纵奇才!此物虽小,却蕴藏大智慧,书写便携,实为良器。纵观陛下所创,从曲辕犁、神农院,到暗合兵家至理的十六字游击精髓,再到这惠泽天下书生的竹纸……真可谓上马治军,下马安民。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信手拈来,却无不切中时弊,直指要害。

这已非寻常“聪慧”所能形容。

他突然慨然长叹:“陛下莫非真是天之子?当真是上天遣来拯救万民的么?”此念方生,连他自己也不由一怔,随即失笑摇头,将这过于玄奇的念头按下。

世间神异之事何其之多,若件件深究,徒耗心神,终是虚妄。不如着眼于当下……

他提笔沉吟,字字斟酌,这是写给即将出使东吴的邓芝的。

“伯苗此行,明为贺表答谢,实为探其虚实。孙权于南中谋略受挫,可谓一败涂地,非但‘偷鸡不成蚀把米’,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心必怏怏难平。”

写至此处,他仰首望向屋梁,深深吸气。据最新密报,东吴与孟达往来频繁,似有所图。孙权此人,当真无处不在,事事皆欲掺足。

“南中既定,彼必不甘。恐将另生事端,或扰边界,或断商路,以求弥补。”

他敛定心神,续笔写道:

“伯苗可伺机直言:孟达之事,大汉自有区处,不劳吴主挂心。若其再提盟好,当重申共抗曹魏之大义;然于疆界、商路诸节,务必慎之又慎。”

灯花蓦地一爆。他抬首揉了揉酸涩的双眼,目光向北望去,幽深难测。

良久,他再次悠然长叹。大局虽初现曙光,然远未到可高枕之时。内政乃外拓之基石,基石不牢,则宏图难展。审视这天下棋局,内外皆未平靖,譬如逆水行舟,一刻不可松懈。

他抬头看了外面一眼天色,知夜已深,是该去安寝了,否则陛下又该担心了……

正如刘禅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北方的警讯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蜀汉朝廷短暂的平静。

魏延自汉中发来的六百里加急军报,以及白毦暗卫自陇右传回的密信,这两份承载着紧迫军情的文书,被迅速呈递至丞相府与皇宫。

次日朝会,刘禅以沉稳的姿态,向群臣分析了北疆局势的严峻。

并宣布了一系列旨在巩固内政、加强边防的举措。

刘禅言尽,目光徐徐扫过殿中群臣,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如静水深流,在他心底缓缓荡开。

朝堂衮衮诸公,大多顺从,但仍有如杜琼之流,面上低眉顺眼、缄口不语,但那紧抿的嘴角与低垂眼帘下偶尔掠过的一丝幽光,却泄露了心底的不驯。

刘禅看得分明:在提出扩大神农院规模,并授权地方举荐“工巧算学”之才时,杜琼虽未发一言,但身子的抖动却泄露了一切……

这与蒋琬、董允等人领命时那清朗坚定的语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般情状,正如他前世立于讲台之上,台下学子是专心致志还是神游天外,皆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心底升起一丝不快,便迅速消散。

他安慰自己道:正如一个满是尖子生的班级里面,偶尔有一两个“不学无术的”也影响不了大局,因为目前,多数臣工皆显配合之态。

虽然,或是真心或是假意,但此不重要,眼下也不宜深究。

朝会就在这种一边热烈一边沉默的诡异氛围中结束,一切都顺利通过,在皇帝与丞相的意志面前,特别是携南征大胜的威望面前,无人敢公开异议,并且实际已经证明,这真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蒋琬、董允、费祎等人受命之后,便投入到了紧张繁忙的政务当中去了……

蜀汉的一切围绕着“应对北方、筹备北伐”这一核心,紧密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白马银枪今犹在,又见常山赵子龙我穿越到大明成为打工人大夏人皇:开局攻略冰山皇后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