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血,染红了楼兰西域王府的飞檐斗拱。
凌云独坐书房,案头摆放着厚厚一摞关于长安的密报。窗外,一阵微风拂过,带着沙漠特有的干燥气息,也吹动了他紧锁的眉头。
林云深知,李承乾之事若处理不当,必然会引起大唐朝廷的震动,而这对于地处西域的西域王府来说,也将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正当凌云沉浸在对太子之事的忧虑中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斥候致远满头大汗,匆匆赶来,单膝跪地,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兴奋:“王爷,有紧急军情!
遥远的西方,波斯帝国与大食帝国爆发战争,波斯帝国军队被大食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如今已派使者前来,请求西漠北和我们王府出兵相助!”
凌云闻言,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波斯帝国,曾经无比强大的帝国,疆域辽阔,国力雄厚,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而大食帝国,近年来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独特的信仰,迅速崛起,不断对外扩张。
这两大帝国的战争,必然会对整个西域乃至更广阔的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凌云示意致远起身,缓缓走到书房的地图前。他的目光在西域和西方的版图上不断游走,心中开始权衡利弊。
如果西域王府选择出兵相助波斯帝国,一旦波斯能够扭转战局,大唐将在西方树立起强大的威望,与波斯帝国建立深厚的友谊,未来在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将获得巨大的利益。
而且,波斯帝国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大食帝国的扩张,避免大食的势力过早地渗透到西域,威胁到西域的安全。
然而,出兵相助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波斯帝国如今已是兵败如山倒,大食帝国士气正盛,谁也无法保证楼兰的军队加入后就能改变战局。
一旦战败,西域王府不仅会损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得罪大食帝国。大食帝国必然会将西域视为眼中钉,在战后极有可能对西域进行报复,那时西域将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此外,西域王府目前的处境也十分微妙。
大唐废太子李承乾在西域,长安局势动荡不安。
如果此时王府将大量兵力投入到西方的战争中,一旦大唐朝廷发生变故,王府将无法及时做出反应,甚至有可能失去对西域部分地区的控制。
而且,西漠北对于波斯的求援态度尚不明确,如果西漠北不出兵,仅凭王府的力量,很难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凌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书房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在微微摇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后果。
他在西域多年来苦心经营的稳定局面,不能轻易打破。
“传令,让王府所有将领前来议事。”凌云终于做出了决定。
下令召集楼兰王府的文武大臣,在议事厅召开紧急会议。
当杨波等人得知西方两大帝国战争以及波斯求援的消息后,顿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出兵,必须出兵,这样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不能出,咱们王府本来就没多少人马,得不偿失!”……
有人认为应该出兵相助波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有人则坚决反对,担心会给楼兰带来灭顶之灾。
凌云静静地听着手下的争论,等大家的声音渐渐平息后,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诸位,波斯与大食之战,看似与我们楼兰相距甚远,但实则关系着我们的未来。
波斯若亡,大食的势力必将东扩,西域将永无宁日。然而,我们也不能贸然出兵,倾尽卷入这场战争。”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本王决定,派出一支规模不大的军团西进,进行防御性驻扎。
我们的目的并非主动参战,而是在边境地区建立防线,密切关注战争局势。如果波斯局势有所好转,我们可以适时提供一定的支持;若波斯战败,我们也能凭借防线,抵御大食可能的东进。
同时,我们要与西漠北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态度和行动,必要时与他们协同作战。”
大家听了林云的决定,虽然还有些疑虑,但也明白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此战,赫瑗为主将,秀能为副!带领五千人马西进。
此次西进,责任重大。你们代表着王府的尊严和荣誉,务必谨慎行事,坚守防线。
本王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末将领命!”赫瑗和秀能出列高声应答。
“你们二人,带着人马沿着丝绸之路,穿越茫茫沙漠,日夜兼程。军团抵达西域边境后,距离波斯边境还有一段距离时,开始安营扎寨,修建防御工事。
同时,派出大量斥候,深入波斯境内,密切关注战争的进展和大食军队的动向。”
“遵命!”二人应答,其他人则是有些羡慕的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