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主持的那次四人会议开完后,李亨就在六护卫陪同下,出了忠王府,又出了十六王宅,去了位于皇城中的尚书省。
到了快吃午饭的时间时,李亨在六护卫陪同下回来了。他满面春风,心情很好。李亨的妃子韦晓媚领着四岁的儿子李僩,和李亨的已故妻子吴氏八岁的女儿小甜甜,在院子门口内玩耍。李亨的这对儿女看到父亲回来了,就跑上前,一人抓着父亲的手,让他讲一个故事听。
韦妃走上前说:“你们两个不要打扰你父亲了,他现在比以前忙多了。你们进堂屋,到二楼上与两个弟弟妹妹一起玩吧。”
李亨微笑着说:“你们听话,到了夜里,为父会把你们兄弟姐妹八人一起叫到书房,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现在我太忙,没时间讲。”
李僩和小甜甜一边说“好吧”,一边向堂屋走去。李亨的另外四位妻妾正在二楼聊天,陪年龄较小的一儿一女玩耍。李亨的年龄较大的几个儿子,现在都在学堂学习。
韦晓媚关切地问:“殿下,您去向裴耀卿请教,顺利吗?困惑得到消解了吗?他愿意帮助你吗?”
李亨望着脸型圆润,一身红色薄纱袍,显得雍容华贵的韦妃,轻轻地说:“我找裴耀卿,谈得很顺利。他很乐意帮我,他让我先写奏表,将奏表直接呈给我父皇即可。我明天上午,将写着对册封太子的仪式流程有异议的奏表交给父皇,后天的早朝上,裴耀卿再上奏有关的内容,我们已经提前沟通好了,做到了观点一致。”
韦妃说:“若是这样,我就放心了。”
李亨与韦晓媚并肩携手走进了堂屋。六护卫中有四人去西厢楼等待吃饭了,另有两护卫站在堂屋前站岗。过了没一会儿,御膳房的宫女太监们为李亨一家送来了饭菜,紧接着御膳房下属的厨房,也派人为护卫、卫兵、仆人们送来了饭菜。
到了后天上早朝时,李隆基开门见山地说:“昨天下午,太子到花萼相辉楼求见朕,向朕上表说,册封太子的仪式中,有中严,外办以及穿绛纱服的仪式,这些礼仪名称与皇帝的礼仪相同,请求修改这些礼仪名称。朕想听听各位爱卿对此事的观点。”
李林甫听到皇上这样说,心里又在嘀咕,这个太子真有两把刷子,竟然识破了他的用意,也看穿了皇上想考验一下他的用心。李林甫因为心里嘀咕着此事,反应慢了半拍,牛仙客见李林甫还没说话,就没有发表意见。站在牛仙客身后的裴耀卿毫不犹疑向左出列,站在朝堂中间掷地有声地说:“臣奏请,在册封太子的仪式流程中,停止中严礼,改外办的名称为外备,改穿绛纱袍为穿朱明服。这样一来,太子所顾虑的问题就解决了。”
李隆基面露一丝喜悦的神情,他说:“裴耀卿的奏请是应该被采纳的。李林甫,就按照裴耀卿所说,把册封太子的仪式流程以及名称改动一下。”
李林甫握着笏板说:“臣——遵旨。”
李林甫心里犯嘀咕更厉害了,他想李亨啊李亨,如果说你没有高人指点,以你之前的状态,是难以看破这是一个局的,更别说这样轻而易举地就破了局。
当天退早朝后,吕仁德来到忠王府,确切地说应该叫太子府了。他与李亨在西面的小凉亭里谈了半个时辰,然后李亨回到了堂屋,他到了位于主楼一楼后面的属官办公室。
吕仁德进入了办公室,我迎上去向他行拱手礼后,他象征性地向我一拱手,然后走到东墙处,在签到表上签了他的名字。
他签到后,转身向我说:“文游唐,你安排马车夫郝运莱,把马车准备好。今天上午就开始搬一些东西到东宫了。今天主要是搬运太子书房里的书籍,还有太子用的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你让一个小太监和郝运莱一起做这件事。”
我从凳子上起身说:“下官会按照吕大人的安排,做好这件事。”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七月初一那天,李亨和韦晓媚以及他两人的孩子,已经搬到东宫承恩殿居住了。小康子、李辅国、小洁等太监和宫女共六名仆人,已经在东宫安顿好了住处。娄晓盘和王平凡带了新安排的十多名护卫,已经在承恩殿内站岗了。
李亨的其他妻子儿女,以及几位宫女小太监,暂时还在忠王府居住。那里的安保也很到位,宋老实、陈月梢等人带领二十人在那里守卫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