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早上,大明宫宣政殿举行的册封太子的仪式,进展得非常顺利。高高坐在龙椅上的李隆基,听说李亨是走着去的大明宫,脸上就显现出了微笑的神情。
这次册封仪式,五品以及五品以上的朝廷官员都参加了,他们分列在朝堂两侧,中间的过道上铺着红地毯,李亨从红地毯上向北走,走到李隆基面前接受册封。
我在宣政殿东门内站着,虽然能听到册封仪式上讲的话,以及时不时响起的奏乐,但是无法看到整个流程,因为官员们,以及在铺红地毯的过道两侧奏乐的乐师,阻挡了我的视线。仪式尾声时,我看到李亨率领群臣,一起给李隆基跪下了,我就赶紧迈着四方步,快速走到群臣的东侧边缘,跪在地上了。我和李亨以及所有大臣们一样,向皇上行了几下跪拜礼,口里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的跪拜礼仪动作,是跟着旁边的一个红衣服官员学的,他开始跪拜我就开始跪拜,他拜几次我就拜几次,他喊啥我就喊啥。大约七八次跪拜的动作完成后,我抬头的一瞬间,看到高坐在朝堂之上的李隆基,竟然紧盯着我看。我赶忙低下头,不敢直视他的目光。他毕竟是皇上啊,在古代皇上身边,可是如同在猛虎身边一样,令人胆寒。
看来是我穿着青色官服,又在官员队列的东侧,我身边的那官员又是绯红色官服,这样醒目的对比,让李隆基关注到了我。除了我以外,其他官员都是五品及以上官员,李隆基大概在想李亨府上的这位属官,已经来宫中十四年了吧,怎么老得较慢呢?
李隆基喊:\"太子,以及众爱卿请平身吧。\"
我听到这话,紧张的情绪缓解了。接下来,太子李亨让忠王傅吕仁德和我,从朝堂西侧搬过来一张书桌,书桌上有笔墨纸砚。吕仁德研墨,我铺纸,李亨开始在书法纸上写字。他现场发挥,写了一篇如何做好太子的三四百字的短文。写完此短文,他双手捧着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读完那篇短文后,说李亨的文采让他很满意,希望李亨按照这篇短文写的内容去做。我担心皇上再关注到我,我就低头站在吕仁德身后。李亨又说了一些话,然后李林甫也说了一些话。
我心里急切地盼着快点离开宣政殿,因此他们说的话,我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了。我想李亨在前,吕仁德在中,我在后,而我左面是李林甫,右面是牛仙客,后面是裴耀卿等人,我在官员中间站着,又低着头,皇上应该不怎么注意我了。
那天册封仪式的后续活动全结束时,到了接近正午了。我和六护卫陪着李亨回到东宫承恩殿后,我感觉很累,关键是心累,像是参加了一次重大考试一样,我竟然有点头痛,想及尽快回宫外的住处放松一下。我想李亨打了一声招呼,就离开了东宫承恩殿,出皇城,回到了位于群贤坊内的住处。
我躺在我的单间宿舍里的床上,想起来一件事,今天仪式结束时,李隆基宣布大赦天下。我想古代帝王的这一习惯是好是坏啊?有些犯罪了的人,就是由于皇帝家有大喜事,就放了?就等于那些罪犯没犯罪了?我估计可能有些重罪也是无法赦免吧?我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又过了十天,到了七月十二日,忠王妃韦晓媚被封为太子妃了。
这天是七月三十日,中午吃过午饭以后,李亨让我和六护卫陪着他在东宫内走动散步。
我们走到东宫南部的时候,李亨说:\"王忠嗣在陇右那边又立功了,因功被封为左金吾将军了。\"
我问:\"太子殿下,王忠嗣立功的这次战斗,他是主帅吗?\"
李亨说:\"陇右节度使杜希望,是那场战争的主帅。杜希望带领鄯州的军民,夺取了吐蕃建的黄河桥,在黄河左边建筑起了盐泉城。吐蕃发出兵三万来迎战,杜希望所率军队人数少于吐蕃军队,因此打不过敌人。正在将领和士兵将陷入恐慌时,左威卫郎将王忠嗣,率领部下少数兵力,首先冲入吐蕃军队的军阵,所向披靡,杀死了几百人,敌人的军阵乱套了。杜希望带兵乘机冲向敌军,敌人大败。杜希望在盐泉设置了镇西军,将王忠嗣的战功报给了朝廷,我父皇将王忠嗣升为左金吾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