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日本战役,在西方国家诧异的眼神里,周浩立马就对自己的军队展开了大裁军。
周浩的目标是在一年之内,将目前六百万的野战部队缩编到四百万。
西方国家被周浩所部强大的战斗力给吓得集体失声。
同时,西方国家也很清楚。
周浩所部的周边国家,已经被周浩强大的实力,吓得不敢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
实力强大的苏俄都规规矩矩的发展起轻工业,要在搞好民生方面和周浩所部对抗。
在南亚方面,曾经的南亚小霸王印度,在经历国防军几次毒打之后,也彻底变成了乖宝宝。
就连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冲突,也变得平和了不少。
双方都在尽量我们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
这个时候,最郁闷的估计也要数巴基斯坦了。
作为周浩曾经的铁杆盟友,在这次米国主导的七路围攻战之中,巴基斯坦居然放弃周浩,转而投入了西方阵营。
这一番操作不仅让周浩等人迷惑,甚至连当时的西方各国都想不明白。
毕竟,大战尚未开启,巴基斯坦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周浩也没有强迫死站队,他只需要做好自己即可。
没有想到的是,巴基斯坦的领导人居然一点都经不住诱惑。
或者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是在等待西方世界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投入西方世界怀抱的机会。
这样的抉择在当时,大家都想不明白。
只不过,在后来周浩倒是想明白了。
他们的这些领导人都是在英国接受了英国传统精英教育的。
他们的内心想当然地向着西方世界。
想明白这一点的周浩,除了长叹一口气,也没有多余的动作。
毕竟,这些都是人家的选择。
只不过,巴基斯坦想要再度获得他周浩的好处,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在这之前,周浩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工业基础几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的巴基斯坦建立起了基本完善的工业体系。
或许,也正是巴基斯坦的这些工业体系,让他们的领导人认为他们已经不需要华夏的援助了。
以他们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在西方世界混得风生水起。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大战过后的米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米国也在进行国际战略的收缩,同时米国经过研究,发现华夏在巴基斯坦投入的东西太多,他们能够投入的东西与之相比就太拿不出手。
而出手如此阔绰的华夏,巴基斯坦说背离就背离,米国也担心他们的投入会打水漂。
于是,当巴方再次找到米国,希望米国能够兑现当初的承诺时,米国人直接给他们玩起了失踪。
后知后觉的巴方总理米沙夫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成了西方世界对付华夏的一颗棋子。
而这个时候,巴方工业部长巴拉克再度向米沙夫反应,华夏援建的众多项目,因为当初米沙夫的一再坚持,驱逐了华夏工程技术人员,而导致这些重大项目直接陷入了停摆。
这个时候,米沙夫才反应过来,巴方如今的一切几乎都可以说是周浩给予的。
而直接驱逐对方工程技术人员的做法,显然是惹怒了周浩。
想要回到从前的状态,很明显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尽管大战胜利后周浩,根本就不再担心米沙夫会带着巴国彻底倒入西方阵营。
周浩还是同意了继续在巴国的那些项目,只不过那些项目也从之前的无偿支援变成了有偿的技术转让。
这一切都从政治行动变成了单纯的经济行动。
知道自己理亏巴方,也只能咽下这枚苦果,同时内心也无比的庆幸,如果华夏方面彻底撂挑子不干了,他们巴方也只能干瞪眼。
如今的巴方,在国际舞台上,也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不过巴方的外交人员也不是吃素的,在得知被西方世界摆了一道之后,再次面对西方世界外交人员,一张嘴也是极为犀利。
相比于那些向华夏出手的国家,巴国仅仅是战略墙头草,仅仅是再也占不到人家的便宜了。
而那些向华夏出手的国家,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日本都成了人家的三个地理区域,泰国、印度、印尼和苏俄都被人家直接割了一大块土地。
相比于这几个战败国,巴国总理米沙夫也感到无比的庆幸,当然米国特使忽悠他的时候,曾经提出了巴国出兵华夏的西域,让巴国也成为对华夏出兵的一方。
当然,从小接受的教育让米沙夫还做不出那样的事情。
其实,当然米沙夫还是很心动的,只不过巴国的国防部长艾哈迈德的一席话,直接浇灭了米沙夫出兵的念头。
当然艾哈迈德说:“如果总理强烈要求出兵华夏,很有可能军方会直接哗变。
如果华夏愿意,在军方随便支持一个将领,都能政变成功。”
当时艾哈迈德这话不仅打消了米沙夫想要出兵华夏,开疆扩土的想法,直接也让米沙夫对巴国军队的现状也充满了担忧。
尤其是在战后,米沙夫对军队经过一番调查后,心里更是惊讶不已。
这个时候,米沙夫才明白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华夏对巴国的支援,也是留下了不少的后手。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军方的坦克大炮飞机等关键设备,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
以巴国如今的技术储备,仅仅能够对这这些装备进行日常维护,一旦出现需要大修和更换关键零部件的情况,就只要依靠华夏提供的武器部件和技术维修。
这个时候,米沙夫才发现自己有多傻。
如今巴国失去华夏盟国的地位,巴国再想获得华夏的这些技术支持,那就需要付费了。
米沙夫知道巴国失去的是什么,他们失去的是国家快速腾飞的机会。
同时,米沙夫也很庆幸,华夏方面尽管很生气,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干事情还是那么利索。
而印尼方面,战争结束后,其统治印尼十几年的总统苏哈托被反对派赶下总统的宝座。
新上任的印尼总统苏加在第一时间派遣了私人代表哈维前往沈阳拜会周浩。
米国的确依然非常强大,在太平洋地区,米国仍然拥有着印尼不可抗拒的力量。
当然,已经彻底占据苏拉威西群岛和婆罗洲的华夏才是能够直接威胁其国家安全的存在。
尽管华夏在苏拉威西群岛和婆罗洲的驻军也就四十万人,经过国家紧急征兵印尼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六十万人。
但是,印尼根本就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
彻底消化新占领土地的周浩,如果他愿意,直接一口吃掉印尼,没有丝毫的难度。
当然,印尼的六十万大军能够快速成军,还是离不开米国的军火支援。
当哈维出现在周浩面前的时候,姿态摆的那是相当的低。
“尊敬的周浩先生,鄙国新任总统苏加派遣鄙人哈维向您问好。”
“听说你们又招募了六十万大军,你们这是打算夺回你们失去的那些土地吗?”
周浩这夹枪带棒的话,让哈维心惊胆颤。
“周先生,鄙国那六十万军队就是样子货,他们不会对您构成任何威胁。”
哈维弓着腰说道。
听到哈维这么说,周浩微微一笑。
对于印尼的小动作,周浩知道得一清二楚。
如今的印尼也的确对周浩没有了丝毫威胁。
因为周浩不仅在婆罗洲和苏拉威西群岛驻扎了四十万军队,在菲律宾和马来半岛也各有几十万的驻军部队。
在如今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周浩所部的驻军人数已经发动了一百八十万,此外还有近乎百万规模的当地人组成的治安部队。
而在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周浩的国防军已经占据了绝对霸权地位。
其实,如果周浩愿意,他完全可以直接拿下印尼以及泰国,出兵的理由甚至都不用周浩去找。
当初,这两国也曾经出兵攻打过自己。
如今自己缓过来了,完全可以报复回来。
然而,周浩在结束日本的战事之后,就开始大规模撤军了。
维持庞大的军队是极其费钱的。
周浩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发展民生可是既费精力又费金钱的,而且周浩该必须要把他辖区的民生搞上去。
来自后世的周浩,很清楚西方文化入侵的威力。
周浩要塑造华夏族群强大的文化自信。
而想要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必须提振起来。
此战过后,周浩就要转移工作的重心了。
当然,在提升国民经济水平的同时,军人的待遇是绝对不能降低的。
军队的荣誉感也不能有丝毫的降低。
其实,周浩之所以留下几乎完整的印度,实力相对强大的印尼,袭击实力极其强大的苏俄,这些国家对新生哦华夏都充满了敌意,周浩有他自己的道理。
国民居安思危的思想绝对不能丢。
否则,国家崩溃的速度绝对会快地超乎大家的想象。
因为有了新华夏这个强大的对手,西方世界也停止了他们的明争暗斗。
似乎,他们都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和我新华夏的斗智斗勇上面来了。
而如今的周浩也有足够的底气和整个西方世界掰手腕。
眼下的印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又成西方世界的棋子了。
可悲的是,很多时候,对方还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这个棋子的身份。
看了看眼前的印尼特使哈维,周浩微微摇头道:“哈维先生,代我向你们新的苏加总统问好,对于你们这六十万大军的事情,我们的观点你们还是要谨慎一点比较好。
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我们也不希望爆发军事冲突。
想必你们对我也是有过研究的,我这个人对于打仗一直以来都不是怎么执着。
相反,对于发展工农业,发展经济,我的兴致还要更大一些。
几乎我的每次战争,都是在被逼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然,我的个人观点也是,我不打仗,不是说我就不会打仗。
所以,每次我的对手都对我有错误的认知。
如今,对于我们的打仗再次落幕,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在经济建设上。
我很欢迎包括印尼的朋友来和我们做生意。”
“周浩先生,贵方的工业生产能力也是我们极为羡慕的,鄙人回去后会向我们的总统建议,派遣经济贸易代表团前来,加强我们双方的经贸往来。”
哈维对于周浩说的这话不置可否,不过如今的情况是,敌强我弱。
不要说印尼如今有六十万大军,就算是印尼组建三百万的军队,在周浩的国防军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如果双方真的能够加强经贸往来,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经济交流,哈维也不是门外汉。
如今的华夏,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如果能够从对方那庞大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对于印尼来说,都是极大的成功。
可惜的是,印尼的农产品和东南亚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没有什么优势。
其实,哈维对于印尼打开华夏市场,信心还是不怎么足的。
但是,居然这个华夏大佬周浩都主动提出了加强双方经济贸易往来,这对印尼百利而无一害,印尼为什么会拒绝呢?
再说了,他们印尼又敢拒绝吗?
哈维同样清楚,这个世界的战争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争夺而最终爆发的。
如果印尼能够把自己利益调整到华夏一致的程度,是不是就再也不会和华夏产生军事冲突了?
怀着这样的心情,哈维在最短的时间里回到了雅加达。
在和总统苏加沟通之后,一支庞大的商业考察代表团就发往了沈阳。
他们需要考察东北的方方面面。
工业,农业,服务业,这些都是印尼这个考察团的考察的对象。
同时,他们又带有其总统苏加的最高授权。
矿产资源联合开发,联合办厂,旅游文化交流,总之一句话,只要是能够给印尼带来收益的,这个代表团都可以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