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随从搀扶着罗马使臣站起来。
“大人,现在怎么办是好?”一个罗马勇士问道。
不等罗马使臣出声,坐在路边大石上,疼得冷汗直飚的罗马王子已经愤而开口,“欺人太甚!必须要问大唐讨一个说法!”
许多人尽皆露出或隐忍,或愤怒的神色。
第一回黑衣人打断了殿下的手脚,烧了他们的货物,他们捏着鼻子认了,毕竟是他们殿下掳走别人老婆在先。
可这回,居然又派山匪来劫掠干净他们的所有货物,连粮食也不留给他们。
如果不是他们会随身携带一两日的口粮,怕是他们赶到下个城镇前,连口吃的都没有!
罗马副使拧眉道:“未必是庆国公派人所为。黑衣人针对的是殿下,可以推测出是庆国公,但这时劫掠我们的是山匪。他们看上去,像是盯上了我们的货物。”
“这些山匪只会劫财,会不会真的是山匪所为?”
罗马使臣沉着脸,“不管是真的山匪所为,还是大唐朝廷里有人派下属扮作山匪,这是在大唐境内发生的事,大唐应该给我们一个解释。”
“那我们要折返长安吗?”有人问。
罗马王子打了个哆嗦,喉咙猛然间被人掐住了似的,费了一番力气他才勉强找回自己声音。
“不回!不回长安!”谁知道庆修那个魔鬼,还会再对他做什么!
除了一条胳膊,其余手脚养好伤后,至少还能行动自如。真回了长安,另外的手脚也保不住了怎么办?
罗马使臣也摇摇头,“不回,若山匪真是庆修或是大唐皇帝指使,我们回去戳穿他们,万一他们恼羞成怒,一不做二不休,对我们下死手就难办了。”
“那样的话,君主一定会为我们报仇!”一个愣头青义愤填膺道:“大唐他们不敢真的对我们下死手!”
愣头青话落,觉得自己说得非常有道理。大唐敢对他们下死手的话,再在第一次烧毁他们货物就下了。
何必等到他们回返长安?
罗马使臣脑中灵光一闪,思绪瞬间清明了。
“你说得没错!大唐不会轻易对我们下死手!既然他们的目标是财物,按理说不会对我们的卫兵下杀手。可你们瞧瞧……”
众人下意识去看地上的尸体。双方打斗不算激烈,那些山匪主要目的是要拦住他们去阻拦马车,所以地上尸体也不多。
几具他们卫兵的尸体,还有十几具山匪的尸体。
他们回想起那群黑衣人,虽然将他们殿下打得鬼哭狼嚎,但是那群黑衣人,还真的没有杀人,一个也没有!
再说身手,这些山匪和黑衣人的身手完全没法相比!
难道……真的只是山匪,与大唐无关?
罗马使臣踌躇片刻,大手一挥,“无论和大唐朝廷有没有关系,我们连续两次遭到劫掠,问大唐要个说法也无可厚非。”
“你们两个快马加鞭折返长安,将遇到的两次劫掠告诉大唐皇帝。其余人,继续回罗马!”
他看向方才挑选出来的两个武艺较好的罗马勇士,“我们会在西域等你们一同返回罗马。”
“如果发觉路上有危险,可乔装打扮后再赶赴长安。”
两名罗马勇士齐声应下,然后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
冀州,一座大宅。
阿拉伯商人悄摸摸进了杨木隋的宅子,“事情办成了,罗马买的那些东西全部带回来了!”
“哈哈哈哈!这群罗马人,恐怕这会还对着空荡荡的马车发呆。”
一想到罗马使团损失惨重,阿拉伯商人就遏制不住大笑,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杨木隋习以为常,抿了口茶道:“有了第一回黑衣人烧毁货物,这次他们肯定也会怀疑这件事是庆修所为。”
“不怀疑也没关系。”阿拉伯商人一挥手,无所谓道:“反正他们想不到是我们所为。”
阿拉伯商人说着,又忍不住笑起来。
他也坐下喝了口茶,问道:“有兴趣去看看吗?”杨木隋没拒绝,欣然应下。
他换了身衣服,就与阿拉伯商人出门,前往郊外的仓库。从罗马使团手里劫掠而来的货物,这会就放在里面。
……
阿拉伯,王城。
阿拉伯君主马尔万,手里盘着两颗下面人献上来的香珠,眉眼流出少许焦虑,盘香珠的动作也下意识加快了不少。
自从收到消息,得知罗马派了使团前往大唐后,他一直心神不宁,丰富罗马的探子务必要打探出,罗马使团此行是何目的。
然而,罗马将这件事捂得很严实,为了打听到消息,他折损了不少探子在里面。
折损了这批探子,日后想再及时探听到罗马内部较为重要或机密的消息,就很难了。
所幸,这次牺牲值得。
他没想到,罗马派使团前往大唐,竟然是为了与大唐结盟,合力对付阿拉伯!
罗马本就实力强劲,虽说如今的罗马不像以往那样,把阿拉伯当成自家后花园,高兴了就过来摘点果实,不高兴了就派兵侵扰,掳掠阿拉伯的百姓。
但是罗马依旧对阿拉伯虎视眈眈。
当然,他也盯上了罗马这个老仇人,仇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罗马已经不如往日强大,倘若他能够将罗马拿下……
哪怕只是拿下罗马的一座城,都能让他在阿拉伯的声望大噪!
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一个大唐。罗马竟然能拉下脸面,千里迢迢跑去长安,打算和大唐结盟。
这不是截他们阿拉伯的胡吗!?
分明是他最先与大唐的庆国公结盟,联手将阿拉伯的君主之位抢了回来,甚至至今仍有相关协议,大唐银行亦时不时给他些帮助。
如果被罗马将大唐拉拢了过去……马尔万想到这里,又是恼怒又是紧张忐忑。
不说大唐如今给阿拉伯的支援可能就此没有了。
仅仅是罗马与大唐结盟,就足以让阿拉伯人人自危了。他们一个在阿拉伯西面,一个在东面,一旦联手夹击,阿拉伯哪里打得过?
马尔万想得越深,就越发坐不住。
这时,马车在大唐银行后门停下。马尔万迫不及待地下了马车,快步走进大唐银行。
朱亮收到王宫消息后,一直在候着马尔万。
“阿拉伯君主。”他拱了拱手行礼道。
“不必多礼。”马尔万分外亲切,亲手托着朱亮的手,将人扶直。
热情得朱亮莫名其妙,他伸手将马尔万请到二楼最尽头的房间,这处房间是专门用来商议比较隐秘的要事。
一进了房间,马尔万便迫不及待地问:“朱掌柜在阿拉伯待了这么长时间,觉得阿拉伯怎么样?”
朱亮瞅了眼马尔万暗藏焦虑的神色,再联想到近来接到的消息,隐约猜到马尔万这次过来所为何事了。
他假装不知,大肆夸赞了阿拉伯一番,见马尔万眉头舒展了,这才询问对方前来的目的。
“实不相瞒,此次前来是因为我得知,罗马有意与大唐结盟,甚至派遣了使团前往长安。”
“算算时间,他们顺利的话,恐怕已经从长安离开,准备折返回罗马了。”
马尔万说话间,眼神紧紧注视着朱亮,不放过他一丝一毫神情变换。见朱亮没有对他的话感到任何惊讶,马尔万心头微沉。
看来,朱亮也知晓罗马想与大唐结盟一事。
他下意识放低声,“朱掌柜在阿拉伯这么长时间,应该对阿拉伯与罗马之间的恩怨有所耳闻?”
岂止是有所耳闻,在朱亮看来,他们说是世仇也不为过,只要一方强大起来,绝不会放过另一方。
偶然有几回,他听见阿拉伯人提起罗马人时,皆是恨得咬牙切齿。
他私底下问过卡里米斯商会的副会长,哦,现在应该是会长了。对方曾亲自带商队前往罗马,故而他好奇之下问过一嘴。
得知在罗马,罗马人私下提起阿拉伯亦是不屑且厌恶的态度。
神奇的是,他们在经商做生意的时候,又默契地不提半分两国之间的恩怨,甚至能彼此笑呵呵地进行贸易来往。
朱亮当时便想到了,庆国公曾经说过,真正永恒的是利益。
果然,不涉及利益时,双方是世仇,提起对方都要骂上两句。涉及利益的时候,什么仇恨都不如利益重要。
朱亮心思百转,面上却分毫不显,只略点了点头,“略有耳闻。”
“那我便不细说了。以罗马与阿拉伯的关系,罗马与大唐结盟的话,那大唐与阿拉伯的协约……”
朱亮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忽然提起马尔万前面提及的一句话。
“君主方才有句话说错了。”
“什么?”马尔万莫名其妙。
“如果罗马现在已经从长安折返,除了结盟一事顺利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大唐与罗马谈崩了。”
“没什么好谈的,自然就很快能够离开长安,回罗马复命。”
马尔万眼神骤然迸发出喜悦,他克制不住地笑了两声,大力拍着朱亮肩膀。
“我明白了,多谢朱掌柜解惑!”
马尔万没再多问,朱亮那句话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他特意提了“谈崩”这个可能,分明是在暗示他,大唐与罗马谈崩,也就是说,大唐没有答应与罗马结盟!
近日来得知罗马寻求大唐结盟的焦虑、在罗马设下的密探网被破坏掉大半的焦虑,瞬间消失不见。
只要大唐拒绝了罗马,大唐与阿拉伯依旧是友邦,那他可以慢慢重新罗织在罗马的密探网也没关系。
马尔万忧心忡忡地来,乐不可支地回去。
朱亮将马车送走后,转身回了银行。一直候在旁边的伙计不解地问:“掌柜,咱们不是还没收到消息吗?你怎么知道我们朝廷和罗马谈崩了?”
与大唐来往的信件皆是他负责,他怎么印象中,近来没收到这个消息?
谁知朱亮比他还惊讶,“我何时说过大唐与罗马谈崩了?长安离这里远着呢,消息哪有这么快传来。”
“啊???”
伙计一脸懵逼,没说吗?刚刚掌柜那话暗示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朱亮义正言辞地道:“我只是提出了另一种可能,若是罗马使团已经从长安折返,除了谈判顺利,是不是还有谈崩了,没必要再谈的可能?”
“……是。”
“那不就行了。”朱亮理直气壮地道:“我只是纠正了一下阿拉伯君主罢了,至于他理解成别的意思,那便怪不得我了。”
伙计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掌柜,缓了一会,嘟囔道:“这不就是故意的……”
被瞪了一眼后,他讪讪笑了下,闭嘴了。
没一会,他忍不住问道:“那万一朝廷那边真和罗马结盟了,我们却暗示阿拉伯君主谈崩了,会不会出问题啊?”
“真结盟了的话,哪能现在让阿拉伯君主知晓。”朱亮指了指地板,“偌大一个银行,就这样关门了?”
伙计挠挠头,“也是。”
“总之,机灵点,但凡有人打听罗马和朝廷结盟的事,你们都不要给确切答案,暗示他们应该是谈崩了就行。”朱亮叮嘱道。
伙计咧嘴,“明白!我立刻交代下去,不会露馅的!”
……
数日后,长安城。
庆修微垂着头,半阖着眼,光明正大地打瞌睡。
今天朝会没什么要事,他听了会便没有再听。与其听他们讨论那点鸡毛蒜皮的事,不如眯一会。
头上传来好几回李二怒瞪他的目光,庆修通通无视,家长不知晓。
李二坐得不耐烦了,正想要宣布退朝时,殿外的内侍突然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罗马使团的两名罗马勇士求见。”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罗马使团?他们不是已经折返罗马了吗?怎么突然又有两名罗马使团的人求见?
庆修听到这个消息,精神了些。
“你确定是罗马使团的人?”李二狐疑道。
内侍:“是,他们参加过宴会,小人记得他们的脸。”
李二愈发奇怪了,“他们难道又折返回长安了?他们入城时怎么没人通禀给朕。罢了,先将人召进来吧。”
两名罗马勇士进到殿内,众人霎时明白怎么会等人来到宫门口求见,他们才知晓了。
两人换了身大唐寻常百姓常穿的粗布袍子,还围了面巾挡住大半张脸,这两人的眼珠子也是褐色的,不太注意的话,真认不出来是罗马人,顶多看眉眼轮廓,以为是外来的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