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听完,忙说:“恭喜懿贵嫔娘娘,您做的这个梦太吉祥了,真是个好梦啊!是个好兆头。您想想,一个龙钻入了您的腹中,梦不就意味着您怀的是龙皇子嘛!恭喜娘娘,您一定会生个皇子的。”
懿贵嫔听了安德海的解梦,非常高兴,“安弟弟,你这样一解梦,我就高兴了,看来我怀的真是个龙种啊,是个皇子啊!”
张公公讲到这儿,又停下来,端起酒杯,喝了一杯酒。
小德张忙劝说:“张公,来,吃菜。”
张公公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大大地夹了一筷子菜,吃进嘴里,咂吧着嘴,咀嚼了一会儿,咽下去,又喝了一杯酒,开始接着往下讲。
再有两天懿贵嫔就要生了,咸丰皇上心情是十分的复杂,他根本无心思上朝,把朝中的大事交给恭亲王奕欣去处理,自己整天呆在乾清宫,想着懿贵嫔生孩子的事情。
由于他是九五之尊,不便去储秀宫亲自探视看望懿贵嫔,就下旨派安德海不停地去储秀宫打听懿贵嫔生孩子的事情。
安德海马不停蹄地来回奔波于储秀宫和乾清宫之间,不停地把储秀宫里的事情禀报给咸丰皇上听。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储秀宫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声,随着婴儿的啼哭声,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哭声洪亮清脆,哭喊声划破紫禁城的上空,穿透力是非常的强,懿贵嫔腹中的孩子降生了。
一个宫女从储秀宫里跌跌撞撞地跑出来,激动的大声说:“懿贵嫔生了,生了一个阿哥。”
霎时,这个好消息瞬间传遍了储秀宫,储秀宫的人个个脸上喜气洋洋,眉开眼笑,就像过节一样,奔走相告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安德海听到后,更是激动得了不得,兴奋地自言自语地说:“懿贵嫔生了,他是一个男孩,是皇子,是龙子。上天啊,你真是开眼了!”
安德海激动的手舞足蹈,疯了似地向乾清宫跑去。
安德海跑到乾清宫,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他跪倒在咸丰皇上面前,气喘吁吁地说:“皇上,恭喜,懿贵嫔生了,生了个阿哥,您快去看看啊!”
咸丰皇帝一听懿贵嫔生了个阿哥,兴奋地一下子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他疯狂地跑出乾清宫,也不顾及自己是九五之尊的体面,一路小跑着向储秀宫跑去,嘴里不停地说着:“懿贵嫔生了,生了个阿哥,朕有儿子了,大清江山后继有人了。”
安德海跟在咸丰皇帝后面使劲地跑着,还是撵不上前面奔跑的咸丰皇帝。
宫里的文武大臣,王公贵族,看着咸丰皇上急切地向储秀宫跑去,心里虽然对咸丰皇帝的这种有失九五之尊的做法颇有微词,但是又不敢说出来。
毕竟这是一件大喜事,咸丰皇上这样高兴也有情可原,这是他的第一个皇子,他能不高兴嘛!换作谁也会高兴的。
咸丰皇上跑到储秀宫,也顾不上龙体尊严,一窜三跳地就要进懿贵嫔的产房看他的大阿哥。
皇后见咸丰皇上要闯入产房,忙拦住了他说:“皇上,您是九五之尊,产房这种地方您是进不得的。”
咸丰皇上哪管皇后的阻拦,他已经高兴得不行了,顾不得这些规矩了。
他一把扒拉开皇后说:“朕高兴,顾不得那么多了,你就别拦朕了,让朕进去看看吧。”
皇后见拦不住皇上,只好任由皇上的性子,让他进去了。
咸丰皇上一进入产房,里面所有的人见万岁爷驾到,扑通一声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吧,你们各司其职,别管朕了。朕是来看看阿哥的。”咸丰皇帝激动地说。
负责照顾孩子的姥姥,赶紧从懿贵嫔的怀中抱起刚出生的阿哥,让咸丰皇上看。
咸丰皇上激动地颤抖着双手,从姥姥怀里抱过孩子,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还不相信,是不是阿哥。
他腾出一只手,揭开裹着孩子的襁褓,手伸到孩子的裆部摸了一下,果然摸到了孩子的小鸡鸡。
咸丰皇上这才相信了大家的话,懿贵嫔确实生下的是阿哥。
咸丰皇上抱着孩子,激动得热泪盈眶,颤抖着声音说道:“他是个阿哥,是个大阿哥,朕有儿子了。”
姥姥怕孩子受惊,赶紧从咸丰皇上手中接过孩子,放回到了懿贵嫔的怀中。
咸丰皇上盼望已久的皇子终于生下了。他喜出望外,眉开眼笑,心情愉悦。
第二天,咸丰皇帝就降旨,开始晋升和赏赐储秀宫的所有人。
懿贵嫔晋升为懿贵妃,储秀宫的所有太监、都得到升职,宫女、接生婆分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安德海也得到了擢升。
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整个紫禁城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片欢庆气氛。
咸丰皇帝的这个儿子,起名叫载淳。
咸丰皇帝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可谓是含在嘴里怕花了,捧在手里怕冻了。
随着载淳一天天的长大,咸丰皇帝对他的期望值是越来越高,他找来最好的老师给载淳教授文化知识,骑马射箭,着力培养他的这个未来接班人。
可是世事难料,风云突变,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逃到热河避难的咸丰皇上驾崩,六岁的大阿哥载淳即位,他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更可惜的是,同治皇上命不长,英年早逝,又没有留下一嗣半子,老佛爷就让她妹妹的儿子,她的外甥载湉继位,这就是现在的光绪皇上。
张公公说到这儿,长叹一声,感慨地说:“这一切都是命啊!就像尚衣总管和奴才一样,都在宫里做事,可是两个人的命却不同。奴才在宫里做了大半辈子奴才,现在仍然是个奴才,可是尚衣总管进宫时间不长,却得到老佛爷的赏识,不断地被老佛爷提拔擢升,成了尚衣总管。你的这个升迁速度太快了,好让人羡慕和嫉妒啊!”
张公公说到这儿,停下来,意味深长地看着小德张。
“张公公过奖了,这些都是老佛爷,李大总管和崔二总管赏识奴才的功劳。奴才只不过是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罢了。”小德张谦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