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途跋涉,一支庞大的舰队在旧港港口靠岸。
黑格再次踏上故土,感觉有些恍如隔世。
在岸边,一排排权贵站在一起,以汪朝明为首,恭候旧港的主人。
施二姐连同刘海洋等一众大明将士乘坐沙船接近港口,其中,有不少人手中都捧着一个个用丝绸红布包裹着的盒子。
由士兵先行登岸维护秩序,只留了汪朝明这类原本就是宣慰司辅官的人面见那位大明第一女侯。
“宣慰使大人。”
看到施二姐从船上走向码头,汪朝明立刻就笑盈盈迎了上去。
光是看架势,汪朝明就知道,施二姐这一趟收获肯定颇丰,那一个个红布包裹着的东西,肯定是皇帝的赏赐。
施二姐摆了摆手,道:“往后没有宣慰使了。”
闻言,汪朝明一愣,随后看到施二姐身后不断靠岸的士卒,心忍不住提了起来。
“是极,现在站在尔等面前,乃我大明首个女侯,旧港侯,旧港总兵官。”
站在施二姐一旁的刘海洋见汪朝明有些发愣,就笑着宣布了大明圣人对施二姐的封赏。
顿时,现场本来还有的窃窃私语为之一静,汪朝明瞪大着双眸,对于大明皇帝如此慷慨有些措手不及。
“汪先生,或是我没说清楚,往后这旧港就不是宣慰司,而是旧港府了。”
施二姐眼眸带笑,她现在的权力很大,在兵权上虽然比不上旧港海军都督,但又是侯爵又是总兵官,对于部分士兵拥有调度的权力,也算是圣人给予她的信任。
“这…这。”
汪朝明这了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跪在地上,高呼:“臣民叩谢皇恩浩荡,吾皇万岁。”
随着汪朝明带头叩谢,其身后的一众贵族也纷纷跪倒在地。
而就在这时,施二姐从怀中掏出了一个木匣子,从中取出一卷金黄卷轴,打开来,大声唱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绍承大宝,抚驭华夷,念舆图之广,生齿之繁,必设官分治以济苍生,安黎元。
南海诸地,向置宣慰使司,绥抚夷民,本为权宜。
今承平既久,文教覃敷,夷汉渐融,民多向化,宣慰之制,非久安长治之策。
朕惟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独理,必赖群工共济。
特旨:旧港宣慰司改旧港府,设知府一员,同知、通判各若干,俱依大明府制。
所有赋税、刑名、学政诸事,皆归有司统理。
更弦易辙,实遵王化之公;设郡立县,乃顺夷情之愿;诸卿务使新附之民,咸沾圣化,边陲之地,永乐升平。
钦哉!】
施二姐朗读完圣旨,扫视了一圈,便将圣旨再次卷起来,放入木匣子里。
“臣谨遵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海洋单膝跪地,与一众将士高呼。
而汪朝明他们还没从震惊的反应中回神,下意识就跟上了刘海洋他们的呼声,道:“臣民谨遵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都起来吧。”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久久不能平息,施二姐只能等了一会儿,才发出声音让人起身。
那些人或许还不知道,这次的圣旨有点多,而施二姐也不会现在一次性宣读完,此番回旧港,重中之重就是将大明府制给立起来,而第一任知府,便是由施二姐所推荐,其他职位,圣人也特批施二姐可以审核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