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嫣沉吟片刻,凤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意外,有审视,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触动。
她转头看向林臻,语气中带着一丝询问和依赖:“夫君你看?”
林臻目光温和,轻声道:“嫣儿前番施恩,如今初见成效。百姓虽愚,却最知冷暖。他们此举,是真心感激。见一见,无妨,亦可彰显陛下仁德,收拢民心。”
慕容嫣点了点头,站起身。那迤逦在地的墨金色拖尾随着她的动作滑过石板。
她对近卫吩咐道:“传朕旨意,令他们推举几位长者,至辕门内觐见。其余人等,原地等候,不得喧哗。”
“是!”
慕容嫣并未更换衣物,就这身睡裙披肩的装扮,在林臻的陪同下,缓步向行辕大门走去。
那长达五丈的拖尾,在身后,凌乱地拖曳过洁净的庭院地面,留下蜿蜒的痕迹。
来到辕门内临时设下的座椅前坐下,林臻肃立一旁。
很快,几名须发皆白、衣衫破旧却浆洗得干净的高句丽老者在侍卫的引导下,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他们手中捧着粗糙的竹篮,里面盛放着一些显然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几个红皮鸡蛋,一把鲜嫩的野菜,甚至还有一只捆着脚、不断扑腾的活鸡。
老人们一见到端坐于上的慕容嫣,看到她身上那华美得如同神只般的墨金色睡裙和貂皮披肩,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威仪,立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手中的篮子高高举过头顶,口中用高句丽语激动地说着什么。
声音哽咽,老泪纵横。
他们虽然语言不通,但那深深叩下的头颅、颤抖的双手、以及脸上真挚的感激与敬畏之情,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具感染力。
通译在一旁低声翻译:“陛下,他们说感谢陛下不杀之恩,感谢陛下赐予粮种,让他们能继续耕种活命这些是他们的一点心意,请陛下一定要收下他们祝愿陛下万岁安康。”
慕容嫣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那些简陋的贡品,扫过老人们饱经风霜、此刻却充满卑微感激的脸庞。
她原本平静无波的脸上,渐渐泛起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红晕。
她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不自觉地,用戴着墨玉扳指的手,轻轻摩挲着披肩柔软的绒毛。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比平时柔和了许多,通过通译说道:“告诉他们,他们的心意,朕收到了。这些东西朕不能要,让他们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吃。”
她顿了顿,补充道:“再传朕旨意,今日前来叩谢的村民每户再赏粟米一斗以彰其心。”
通译将话传达过去,老人们更是感激涕零,磕头如捣蒜,呜咽声不绝于耳。
看着眼前这一幕,慕容嫣轻轻吸了一口气。
她转过头,看向身旁的林臻,眼神中,竟流露出一种罕见的、带着些许无措和寻求肯定的神情,仿佛一个做了好事被夸奖的孩子。
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细弱地,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撒娇语气问道:“夫君,我这样做对吗?”
林臻看着她眼中那抹难得一见的柔软,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怜与骄傲。
他微微俯身,在她耳边,用极其温柔而坚定的声音低语道:“对嫣儿做得很好,非常好,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恩威并施,民心所向。”
得到林臻的肯定,慕容嫣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一抹明亮而真实的笑容,如同冰雪初融,美得惊心动魄。
她回过头,对老人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退下了。
老人们千恩万谢地退了出去,辕门外隐约传来了更大的、充满感激的喧哗声,然后渐渐远去。
待众人散去,慕容嫣依旧坐在原地,望着辕门的方向,有些出神。
阳光洒在她身上,那身神凤降世裙的墨金色泽,在阳光下,仿佛笼罩着一层温暖的光晕。
林臻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嫣儿开心吗?”
慕容嫣回过神来,仰头看着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凤眸亮晶晶的:“嗯!开心!比打下十座城还要开心!”
她说着,站起身,竟像个小女孩一样,扑进林臻怀里,紧紧抱住他的腰,将脸埋在他胸前,闷闷地说:“夫君,原来被人真心感谢,是这种感觉呀。”
林臻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回抱住她,轻抚着她的后背:“我的嫣儿本就是世上最好最该被感激的人。”
两人相拥片刻,慕容嫣才从他怀里抬起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红晕。
她似乎想起什么,转身,想要回凉亭继续用膳。
就在她转身的刹那——
动作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轻盈与欢欣!
那迤逦在地、沾染了晨露和草屑的凌乱墨金色拖尾与披肩因这轻快的回转被猛地带起!
华贵的锦缎与貂皮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唰啦一声,拂过青石板地面!
随着拖尾的骤然飘起——赫然露出了里面那金线密织、在灿烂晨光下璀璨如朝阳初升、温暖无比的“满地织金”内衬!
百凤朝阳的纹路在瞬间迸发出耀眼而充满生机的金芒,那光芒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接纳、恩泽与收获的暖意,尊贵、辉煌,且带着一种由内而外的、真实的喜悦与平和!
这惊鸿一瞥,仿佛是她此刻心境最真实的写照。
裙摆落下,将那片温暖的金光与满心的欢愉一同收敛。
慕容嫣拉着林臻的手,脚步轻快地向凉亭走去,那身神凤降世裙的拖尾在身后欢快地摆动。
或许,在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内心深处,除了复仇与征服,也开始悄然孕育着一丝作为统治者的、更为复杂的情感。
而这一切,都有她最爱的夫君,在身边见证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