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位盖世人杰设如此之惊天之谋?”
张猛此时的内心中翻江倒海。
此谋不仅宏大,而且还严丝合缝,没给雍凉之叛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不仅如此,由于今年雍凉大旱,两军再怎么厮杀,也不会破坏庄稼。
而把匡汉军、安汉军吸引在长安、陈仓、冀县三城之下,再加上函谷关和武关守军,等于是设置了五个被护民军定点打击的地点,对雍凉两州百姓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程度。
关键是函谷关和武关,护民军是想破就破,而且还是限时破关。
要知道,战国时期的匡章破函谷关,足足用了近三年时间、高祖皇帝刘邦过武关,也只能是使用“收买守关将军”的诈计,然后先斩首,再突袭……
可张猛却觉得护民军要破两关,是以时辰来计算的。
此时的张猛对于护民军的战力,以及到底是谁设计了如此宏大的谋略,充满了极度的好奇。
听到张猛问是谁设此计谋,冯可、吴畏、李莽三人对视了一眼,然后都笑了。
最后,李莽看到冯可、吴畏都没有正面回答的迹象,便开口说道:
“将军,在我护民军中,能出此谋略者,数不胜数。”
然后可能怕张猛不信,指了指冯可、吴畏两人道:“别看他们均不到二十岁,可在青州训练营中之时,设下的计谋甚至要比这次雍凉之谋诡异很多。而从护民军出来的,足有数十万。”
说着,他突然语气一顿,想了一下,冲着冯可和吴畏两人叫道:
“哈哈,我知道了,此谋肯定是出于小坚子。”
随之他又想了一下,语气笃定地说道:“肯定是他。他在雍州任刺史府长史,大哥可想不出如此计谋,除他再无别人。”
李莽口中的大哥,自然是管亥。
冯可和吴畏笑了。“莽叔,别忘了,还有文则军团长。文则军团长能把东部鲜卑和扶余赶出东北平原,能把高句丽压缩到小兴安岭脚下,可能是没有谋略之人?”
李莽深深地点了点头。
“没错。文则军团长当初在青州军事学堂时,学得最认真,问题也是最多。我还记得大帅说过,文则军团长有潜力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
张猛在一边越听越糊涂。
但虽然他刚刚说过“愿降”,可此事涉及到护民军的内部将领,他自是不好多问。
不过,他也可以确定,这个“文则军团长”就是西南军团的军团长于禁。
李合派来游说他的人,把驻扎在雍凉两州的护民军主要统兵者,都做过简单的介绍。
征西军团的军团长赵云赵子龙和参谋长张杨张稚叔,以及西南军团的参谋长法正法孝直,目前都在京都,在那个什么军事学院学习。
所以,当前在雍凉两州的军团长,只有于禁于文则一人。
忽然之间,天不怕地不怕的张猛,对护民军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
能设此等宏大且天衣无缝计谋者,在护民军中,虽然不会像李莽所说的“数不胜数”那么夸张,恐怕每个军团也都会有那么三五人吧?
若护民军每个军团都有这么多的盖世之才,那谁又能打败护民军?
或者说,护民军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此时的护民军,给张猛的不仅是恐惧,还有耳目一新之感。
想想看,征西军团在凉州驻扎数月之久,只闻他们亲民、爱民、护民,却从未闻他们欺民、压民、掠民。
就连自己麾下的五千将士,偶尔也会有欺民之迹。哪怕事后被打军棍,十数年来,欺民之事也从未断绝过。
那护民军是如何做到的?
这样的军队,不一直是自己内心渴望的吗?
想到这里,张猛突然热血上涌,再一次把尊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便起身离开桌案,走到大堂中央,双手抱拳,单膝下跪,大声说道:
“吾愿加入征西军团,讨西羌、征西域,吾愿不畏生死,一马当先!”
看到张猛这一突然的举动,冯可、吴畏和李莽都愣住了。
这怎么就立誓了?
冯可快速起身,上前扶起张猛。
“叔威将军年岁已是吾之叔父之辈,可不敢受将军如此大礼。”
等张猛起身之后,冯可接着说道:“讨西羌、征西域过于艰苦,自当由我们这些年轻人承担。将军年逾五旬,吾建议将军入兵部,既可携家眷入京都,亦可指点军事学院之年轻教官。”
“护民军嫌吾老矣?”张猛眼睛瞪了起来。
“非也,非也。”冯可马上否认。
“将军愿重归朝廷,自是大功。至于将军何去何从,自由兵部定夺。刚刚传信军营,说是半个时辰后,将军必至军营,这眼看时间已至,还请将军与我们同行,前往军营安抚玉门关将士如何?”
吴畏出来打圆场。
张猛已经年过五旬,不可能跟得上征西军团的节奏。
征西军团年纪最大的就是李莽了,也不过三十出头。
张猛也知道此时不是定他何去何从的时候,马上大声响应吴畏。
“好!请三位将军与老夫同走一遭!先处理好玉门关的事情,再来理论老夫还能否带兵。”
说着,便大踏步向堂外走去。
这两天,李合派来监视征西军团的暗探,内心很是郁闷。
他们当然也想靠近玉门关,可征西军团的斥候太厉害了,无论他们如何隐匿身形,也逃不过斥候的双眼,最终都会被斥候驱逐。
整整两天,他们根本就无法进入靠近玉门关四十里的范围内。
可在今天一早,他们突然发现,护民军的斥候撤走了。
正在他们趁着再没有斥候阻拦他们,而快速向玉门关靠近之时,便见到了来通知他们的张猛亲卫。
张猛亲卫告诉他们,征西军团此时正穿玉门关而过,前往西域。
如果他们现在快马赶到玉门关附近,还可以看到征西军团过关的情景。
但张猛的亲卫告诫他们,他们可以靠近玉门关观察,但必须在数里外,而且绝对不能进入入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