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市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
曾经的城南工业旧厂房,如今正在被快速改造成创意孵化空间、动画制作车间和数字交互实验基地。涂鸦风格的围挡外,是工地机械轰鸣;围挡内,是尚未开放的凡星神话文化体验馆雏形——李一凡要的,就是这种“旧中生新”的冲击感。
“星城市,不仅是神话的发生地,更是未来文化的孕育地。”
这是他在省委专题调研会上提出的观点。
—
此时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魔都,中国动画高峰论坛正在进行。
“请欢迎——来自潇湘省星城市的代表,凡星影业董事长李明杰先生!”
掌声四起,台上台下瞩目。
李明杰微笑着走上讲台,身着一身简洁的灰色中山装,胸前的徽章是“哪吒”头像。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艺工作者,也不是只懂财务数字的投资人,但正是这种身份融合,让他在台上的话语更具力量。
“今天,我不是来讲《哪吒》的票房神话。”他说,“我是来告诉大家,我们不该再沉迷于票房奇迹,而是应该构建起我们的文化生态系统——我们的神话叙事框架。”
会场中忽然安静。
李明杰翻开下一页ppt,是一张长轴图:
《东方神话宇宙时间线》。
从盘古开天,到大禹治水;从后羿射日,到女娲补天;再到哪吒重生、夸父逐光……每一个角色都被赋予现代化、人物化的情节改编设想,串联起一个充满张力又紧密互联的东方英雄谱系。
“我们要的不只是文化的重述,而是文化的重构。”
“在西方有‘漫威宇宙’,在我们这,何尝不能有‘封神纪元’?”
“我们早就不缺神话素材,缺的是敢于用当代叙事讲出来的勇气。”
台下掌声骤然响起,持续不断。
—
论坛结束后,人民网、新华社、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争相采访。李明杰却不多言,只说了一句:
“我的背后,有个不太出镜但非常重要的人,是他十年前就画下了这个世界的第一笔。”
记者不解追问,他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
李一凡的名字,在幕后继续沉默。
—
与此同时,潇湘省委办公楼内,一场秘密汇报正在进行。
省委书记林海峰专注地听完李一凡关于“星城文化经济战略实验区”的工作汇报后,沉默良久,缓缓开口:
“你是要把文化当成星城的战略支柱产业?”
李一凡点头:“是的。制造业是支撑,但文化产业才是未来星城真正的‘城市符号’。”
“过去大家都争建高新区、金融港、物流园,但我认为我们应该率先布局‘精神经济区’。”
林海峰半是赞许,半是警觉:“你的路子够远,但也够难。”
李一凡却语气平静:“一把手不把文化当战线,全省的孩子们就只能在快手和抖音上找精神寄托。”
“我们不能让短视频算法决定下一代的情感结构。”
这句话,让林海峰沉思良久。
最终,他拍板:“好,批给你20亿元文化专项引导资金,拿去试一把。但你要记住,这是省委的政治资源,你要对得起这些信任。”
李一凡起身,庄重鞠躬。
—
回到星城市,凡星传媒召开专题会。
李晓薇从香江飞回,带回一份厚厚的调研报告:香江青少年对于内地动画接受度显着提升,尤其是《哪吒》这种带有“逆天改命”主题的影片,在校园和青年社群中传播迅猛。
“我们要不要开辟一条香江文化认同线?”她提议。
李一凡沉思片刻,点头:“可以,但要慢,润物细无声。”
“神话是一种文化的共通语言,不分港、澳、台,它讲的是‘人’,而不是地理。”
“香江线就由你来带。我们不求争辩,只求共情。”
—
几日后,星城市神话创作大会如期举行。
来自全国的青年编剧、动画师、剪辑导演、美术原画设计师、Ip运营专家齐聚一堂。星城,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城市,正因一场“文化火种运动”迅速被点燃。
“我们要写出属于中国孩子的漫威。”一位年轻编剧振臂高呼。
“哪吒可以不孤独,刑天也可以有温柔。”一个原画师在大屏幕前泪眼婆娑。
李一凡站在最后排,静静听着,直到整个会议结束才悄然离去。
没人看到,他在手机备忘录中写下了几个字:
“文脉不是继承,是再造。”
“文明不是回忆,是点燃。”
“凡星不只是公司,它是民族叙事权的火种。”
—
夜色如墨。
他独自走在湘江边,回忆起五年前第一次与饺子会面的夜晚,那时一切尚未成形,他也只是刚从地级市调任的新副书记。
但他知道,从重生那一刻起,自己不仅要掌舵政坛,更要推动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这是他注定要点燃的——一场文化复兴的星火。
现在,它终于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