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诸葛亮在借得东风后,并未停留,立刻率领亲信返回江夏。江夏城内,蜀军大营同样一片忙碌。诸葛亮端坐于中军帐内,手持羽扇,快速下达命令:“张飞听令!汝率五千精兵,埋伏于江北水寨西侧,待吴军与新军激战正酣,从侧翼突袭吴军!”
“俺老张遵令!”张飞虎目圆睁,大声应道,提起丈八蛇矛便大步流星地出了营帐。
“陈到、刘封听令!”诸葛亮继续说道,“汝二人各领五千人马,分别守住江夏通往江北的两条要道,防止吴军溃败后逃窜至此,同时接应可能突围的新军将士!”
“末将遵令!”陈到与刘封齐声应道,随即转身离去。帐内,诸葛亮放下羽扇,目光望向江北的方向,神色凝重,一场决定江东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夜幕渐深,长江江面被黑暗笼罩,唯有江北新军水寨的灯笼如繁星般闪烁。罗彦率领魏延、典韦、吕布等一众将领立于水寨的了望台上,目光紧紧盯着江面的尽头。江风拂面,带着湿润的水汽,吹动着众人的衣袍。
“陛下,时辰差不多了,陆逊的旧部也该到了。”魏延站在罗彦身旁,声音低沉。他始终觉得此事太过顺利,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时不时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江面。
罗彦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目光依旧锁定在远方。就在这时,魏延突然皱起眉头,抬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沉声道:“陛下,风向变了!”
罗彦闻言,微微一怔,随即侧过身,感受着迎面而来的风。原本微弱的西风不知何时变成了强劲的东南风,吹得了望台上的旗帜猎猎作响。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眼睛微微眯起,如鹰隼般扫视着江面,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却并未多说什么,只是继续眺望远方。身旁的典韦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握紧了手中的双铁戟,警惕地看着四周。
没过多久,江面尽头出现了点点星火,随着距离的拉近,越来越清晰。“来了!”一名将领兴奋地喊道。众人定睛望去,只见数百艘战船顺着东南风,乘风破浪而来,船头上悬挂的正是约定好的“赤鸟”旗号。
“果然是伯言的旧部!”罗彦身旁的一名将领大喜过望,语气中满是激动。周围的将领们也纷纷露出喜色,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水寨的士兵们也欢呼起来,纷纷涌到码头,准备接应。
罗彦看着越来越近的战船,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只是那笑容并未抵达眼底。他抬手示意道:“传令下去,打开水寨大门,迎接归降的将士!”
水寨的大门缓缓打开,士兵们排列在码头两侧,手中的火把将码头照得一片通明。东吴战船越来越近,距离水寨不足一百步时,战船突然放慢了速度。就在这时,一艘战船的船头突然站起一人,身披铠甲,手持长枪,正是东吴老将韩当。
他猛地举起长枪,对着身后的战船大声喝道:“点火!”
话音刚落,东吴战船上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将早已准备好的引火物点燃。瞬间,数百艘战船的前端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冲天,将漆黑的江面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韩当再次高举长枪,声如洪钟道:“制火器点火!”
无数火球从战船上的投石机中发射而出,划破漆黑的天空,带着呼啸声,如流星般落入新军水寨内。“轰!轰!轰!”火球落地,瞬间点燃了水寨内的帐篷、粮草和战船,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不好!是诈降!”魏延大惊失色,厉声喝道。周围的将领和士卒们也瞬间反应过来,脸上的喜色化为惊恐。新军水寨内顿时一片混乱,士卒们四处奔逃,哭喊声、惨叫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
燃烧的东吴战船借着强劲的东南风,如一条条火龙般冲入新军水寨,与新军的战船撞在一起。新军的战船大多是木质结构,一旦被点燃,便迅速燃烧起来。大火顺着风势蔓延,很快,整个水寨都被火海吞噬。
韩当手持长枪,率先跳下战船,率领东吴水军将士杀入水寨。他一枪挑死一名慌乱的新军士兵,大声喝道:“杀!一个不留!”东吴士卒们士气高涨,如虎狼般扑向新军士兵。新军士卒们猝不及防,又被大火围困,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纷纷倒在血泊中。
“保护陛下!退回岸上大营!”典韦大吼一声,手中的双铁戟舞动起来,挡开迎面而来的火球和刀剑,将罗彦护在身后。吕布、魏延等将领也立刻反应过来,纷纷率领亲卫将士,组成一道人墙,掩护着罗彦向岸上的步军大营撤退。
罗彦在众人的簇拥下,踩着混乱的码头,一步步向岸上退去。他回头看了一眼被火海吞噬的水寨,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周瑜啊周瑜,你以为这点伎俩能难倒朕吗?”他在心中冷笑。
江面上,程普站在旗舰的船头,看着韩当成功杀入新军水寨,新军将士节节败退,大喜过望。他猛地抽出腰间的长剑,大声喝道:“全军出击!杀入江北水寨,活捉罗彦!”
五万东吴水军将士士气如虹,纷纷驾着战船,顺着东南风,冲向新军水寨。燃烧的战船不断碰撞、沉没,江面上漂浮着尸体和残破的船板,火光映红了整个江面。程普率领大军冲入水寨后,见新军将士纷纷向岸上逃窜,立刻下令道:“追!上岸追杀,务必攻克岸上大营,生擒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