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杨宗保和范仲淹都极力主张攻打辽国,朝堂顿时炸开了锅,士大夫神情惶恐。
“相爷,万万不可啊!”
“当年太宗皇帝尚且未能收复,大败而回。”
“攻打辽国,师出无名,于大宋不利啊!”
“……”
面对强大的辽国,百官还没有彻底走出阴影。
在他们眼里,辽国乃是一头磨牙吮血的猛虎,大宋在辽国面前,已然弱小。
想收复幽云十六州,简直是痴人说梦。
见皇上还在摇摆之中,范仲淹道:“陛下,辽国者,豺狼也,他们只相信拳头和实力,不会和你讲什么仁义道德,所以,决不能给他们喘息之机。”
“昔日大宋国力有限,军队战斗力低下,故只能委曲求全,任由辽人颐指气使。”
“然而,大宋国力日增,已经具备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实力。”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难道要等辽国恢复元气之后再打么?”
“皇上还不清楚包大人么,他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若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又怎会极力主张出击。”
其实,范仲淹也看得出来,皇上之所以摇摆不定,久久不能下决心,无非是担心打不过辽国。
到时候,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不说,反而损兵折将,空耗国力。
说白了,皇上就是底子不足,对大宋禁军的战斗力认知不清。
所以,这一战更应该打。
只要再打败辽国,收复幽云十六州,必定能彻底鼓舞皇上的信心,自信起来。
赵祯长长吐了口浊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既然中书省和枢密院都支持包拯,那就打吧!”
“陛下英明!”
“陛下圣明!”
范仲淹和杨宗保大喜过望。
让皇上做出这样的决定,委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士大夫集团却是叫苦不迭,纷纷劝谏,一个个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
“朕意已决,不必再劝!”赵祯难得硬气了一回。
……
两日后。
边关接到圣旨,宣布对辽用兵,收复幽云十六州。
众将无不喜出望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包拯心里却明白,这次皇上能下定决心对辽用兵,全靠杨宗保和范仲淹的大力支持。
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否则他没脸再回朝去见皇上了。
“恩相,末将蓝玉愿为前部前锋,三日内拿下任丘!”
蓝玉率先站出来。
“相爷,让我去吧!”
“我去!”
“我去!”
众将争先恐后,神情亢奋。
看到三军将士奋勇争先,包拯格外欣慰。
这才是军队该有的样子!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大宋现在有这么多悍将,就已经胜了三成。
张三丰、王重阳等江湖人士,看到大宋禁军是这样一副面貌,心底对包拯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想不到包拯不但治国有方,领兵的能力也如此出众!
大宋有这样一支军队,收复幽云十六州,并不是梦!
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宋收回这片失地,也不枉了。
不等包拯下令,忽听把门的士兵来报:“启禀相爷,辽国使者求见!”
众将眉头一皱,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辽国使者的来意。
包拯让带上来,冷冷道:“宋辽两国正值交战之际,萧太后派你来做什么?”
使者道:“回包相爷,我家太后说,只要大宋愿罢兵言和,一切都好商量。”
众将无不嗤笑。
包拯也好笑道:“辽人素无信誉,让本相如何相信萧太后的话。上次萧太后许诺割让三郡,若非本相早料到辽国的阴谋,只怕河间府已经被耶律斜轸攻下!”
“这……”使者语塞。
包拯忽然正色:“你回去告诉萧太后,让她做好准备。本相曾经说过,若辽国敢兴兵,本相定会让萧太后付出惨重代价,这话依然有效!”
“你回去告诉她,让她准备好接客的准备!”
使者有些懵,不知“接客”指的是什么,然瞧着包拯的样子,大有要兴兵攻打大辽之意,心里恐慌不已。
大宋真的硬气了,竟敢主动进攻大辽。
这可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一直以来,大宋都是被欺负的对象,只有大辽有资格兴兵,大宋只有被动防御的份。
使者试探道:“我不太明白包相爷的意思?”
包拯戏谑道:“你不用明白,你只要如实告诉萧太后,她会明白的。”
使者听了个寂寞,还想再打探点什么有用的消息,就见蓝玉怒目圆睁:“滚!”
使者吓得跌坐在地,犹如丧家之犬,匆忙逃离。
众将哄堂大笑,见包拯目光突然停留在沙盘之上,众将这才收敛笑容,纷纷围上来。
包拯问岳飞道:“岳将军,你认为攻打哪里最合适?”
岳飞朝着沙盘上一指:“末将以为,应分三路进攻。一路从雁门关发兵,攻打寰州和朔州,雁门关进可攻,退可守,以牵制辽国兵力。”
“第二路绕道易州,佯攻涿郡,以为疑兵。”
“大军主力攻打莫州,猛攻任丘!”
“如此,萧太后则疲于奔命,我军定能打她一个措手不及。”
包拯点点头,没有急于表态。
徐达却是有些不以为然:“相爷,末将以为,我军因集中优势兵力,攻打任丘,以消灭辽国主力大军为主。”
“只要拿下瓦桥关,我军便可长驱直入,一路北上兵临涿郡、幽州。”
两人均是帅才,作战理念自然也有所不同,而且两人分析得都十分有道理。
狄青、常遇春和蓝玉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战略意见,似乎更支持徐达的打法,主张以消灭辽国主力为主。
这属于激进派,喜欢出奇制胜。
而岳飞的战术则显得稳妥一些,稳中求进。
包拯笑道:“诸位将军都各有道理,各有优缺点!不过本府倒是更赞同岳将军的方案。攻城和防御是完全不同的打法。对付辽国,不能和他正面交锋,只能将谋略,和他打游击战。”
“狄青,你率本部兵马前往雁门关,攻打寰州。全真派、峨眉派,协助狄青。”
“蓝玉和梁山兵马,率领本部兵马,攻打涿郡!五岳剑派、昆仑派、明教,全真教,协助蓝玉。”
“两位将军见机行事,灵活用兵,你们的首要目的是吸引辽国主力,可明白?决不能让辽国看出破绽。”
“是!”狄青和蓝玉朗声回应。
“其余诸将和门派,留在河间,随时听候调遣。”
“待狄青和蓝玉将辽国引到雁门关和涿郡,我军主力便趁机拿下莫州,而后长驱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