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援?苏州?”折可大听闻下属的汇报,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是的!大帅!”前来汇报的士兵恭敬地回答,笔直地站在营帐中央,等待着大帅的下一步指示。
“把使者宰了,我们没见过什么求援信!”折可大语气冰冷,不带一丝犹豫。
士兵听闻大帅的命令,心中微微一凛,但军令如山,他不敢有丝毫违抗,“是,大帅!”
“等等!”折可大突然叫住他,“对外就说,使者从未到过此处,若有人敢泄露风声,军法处置!”
“是!” 士兵再次领命,这才快步走出营帐。
不多时,那前来求援的使者便身首异处,鲜血染红了营帐外的土地。
“大帅!”宋清看了一眼营地外的红色血迹,“如此,不合适吧?”
“当前的战略布局本帅有着更为重要的考量,不能因为苏州的求援就轻易改变计划。况且,官家给的军令,是彻底清剿方腊逆贼,而非仅仅解救一城之急。至于苏州城,只是一个局部的点,不能因为它而影响全局。”折可大头也不抬,只是冷笑一声,“大局为重!我折家离开府州,是大局为重!童枢密和金国女真结盟,是大局为重!朱勔若是殉国!也是大局!”
折可大重新将目光投向军事地图,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心中思考着如何利用方腊兵力分散的时机,给予其更致命的一击。
“大帅!”宋清走到折可大的近前,单膝跪地,神色略显犹豫,但又带着几分坚定。
“说!”折可大端坐在营帐中央的帅椅上,目光锐利地看向宋清。
“朱汝贤和属下有些交情……”宋清抬起头,迎着折可大的目光说道。
“你想去救援苏州?”折可大似乎猜到了宋清的心思,直接问道。
“是……”宋清咬了咬牙,点头承认。
“倒是有情有义!”折可大呵呵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玩味,饶有兴致地打量了一番宋清。在他看来,宋清此举虽有些感情用事,但这份重情重义倒也难得。“来人,从那个倒霉蛋身上翻出来求援信!交给宋清。”他吩咐道,而后看向宋清,“你,带着你本部人马,去吧!”
宋清心中一喜,赶忙谢道:“多谢大帅成全!”
“且慢!”折可大脸色一沉,严肃地说道,“我允许你去,可不是让你去送死。苏州城如今形势危急,你此去凶多吉少。但既然你执意要去,我也不阻拦。不过,你需记住,若不能解苏州之围,就不要回来见我了!”
“大帅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宋清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去吧!”折可大挥了挥手,看着宋清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此次宋清救援苏州,或许能打乱方腊军队的部分部署,说不定对整个战局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
而宋清,带着大帅的命令和本部人马,踏上了前往苏州的救援之路。
“时机到了!”宋清对身边的黄文炳笑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离开折可大的时机,这么快就到了!”
“宋将军洪福啊!”黄文炳呵呵笑道,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但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宋将军可知道吕师囊此人?”
宋清微微一愣,笑容也收敛了几分。
他确实对吕师囊了解不多,只知道对方是方腊麾下的一员将领,此次正率大军逼近苏州。
见宋清面露疑惑,黄文炳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吕师囊此人,作战勇猛,且诡计多端。他在方腊军中颇受重用,此次倾巢而出进攻苏州,必定是有备而来。将军此去救援,切不可轻敌。”
宋清皱起眉头,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原本他以为这只是一个脱离折可大的好机会,却忽略了前方的危险。
“黄先生,依你之见,我军当如何应对?”他虚心向黄文炳请教。
黄文炳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缓缓说道:“将军,吕师囊虽然来势汹汹,但是,看这信上所写,他身为台州人,在歙州起家,在睦州跟随方腊,可是,他现在所带领的却是明州兵,而且一路之上,烧杀劫掠……”
“什么?烧杀劫掠?”宋清听闻,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在他的认知里,方腊起义军虽与朝廷为敌,但也不该对百姓做出如此恶行。
“是!”黄文炳肯定地点点头。
“他们粮草不多啊!”宋清摸着下巴,陷入沉思,想起自己当时让兵丁去劫掠村子的原因,片刻后恍然大悟,“方腊那些部下可没这么做过啊!必然是粮草不足!”
“所以吕师囊必然急于速战速决。”黄文炳顺着宋清的思路,笑着说道,“我军可先按兵不动,观察其动向,待其粮草将尽、军心不稳之时,再出奇兵,定能一击制胜。”
宋清深以为然,微微点头,“黄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这苏州城……不知还能撑多久。”
“将军不必过于忧虑。”黄文炳安慰道,“苏州城城墙高大坚固,且城内有一定兵力驻守。吕师囊虽急于攻城,但也绝非易事。况且,他一路分散兵力攻打沿途村镇,真正能用于攻打苏州城的兵力也会大打折扣。只要苏州城守军坚守不出,应能支撑一段时间。”
宋清听了黄文炳的分析,心中稍感宽慰。
“好,那就依先生之计。传令下去,全军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苏州城外安营扎寨,密切关注敌军动向。”他果断地下达命令,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软柿子,如何能放过,前方哪是吕师囊,分明是军功啊。
苏州城外虎丘山下,地势开阔且易守难攻,吕师囊便在此安营扎寨。
营帐连绵成片,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远远望去,尽显大军压境的气势。
“把苏州北门,东门,西门看好!南门不用管!”吕师囊站在营帐前,对着麾下将领大声发号施令。
一名将领面露疑惑,抱拳问道:“将军,为何西门不管?万一宋军从西门突围而出,与援军里应外合,那可如何是好?”
吕师囊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西门紧邻太湖,出了西门便是浩渺的湖面。宋军若从西门突围,那便是自寻死路。他们难道还能插翅飞过太湖不成?只要我们看紧其他三门,苏州城便是一座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