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环境,胡步云太熟悉了。和他以前在省纪委办案点看到的留置房间,几乎一模一样。没有多余的物品,没有锐角,没有可能藏匿或用于自伤的工具。这是一个标准的、用于严密看管和确保安全的谈话场所。
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指了指房间:“胡副市长,你先在这里休息。需要什么,可以按门边的呼叫铃。晚饭会有人送过来。”说完,退了出去咔嚓一声锁上了门。
房间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通风口偶尔传来极其微弱的气流声。胡步云走到床边坐下,硬板床硌得慌。他环视一周,目光最后停留在那个红点闪烁的摄像头上。胡步云苦笑一下,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表情。
晚上,一个工作人员给胡步云送来了换洗的衣物,另外还有两本书。一本是深蓝色封皮的《纪检监察办案程序规定(最新版)》,另一本是泛黄旧书,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马路隔壁的,这个死陈岩,真是杀人还要诛心啊,送来这两本书是大有深意。
第一本书纯粹是在给自己进行心理施压,第二本书则是当年在京都党校的中青班上,楼锦川要求他们课外阅读的一本书。这说明陈岩确实还记得胡步云,而现在陈岩就是要告诉胡步云,无论当年你在中青班上有多风光,但现在我是审问者,你是阶下囚,你得把角色搞清楚。
胡步云叫住正要离开的工作人员,指了指那本《纪检监察办案程序规定》,沉声道:“请问,我是已经被留置了吗?那就请给我出具留置手续吧”
工作人员说话就比陈岩客气得多,微笑着道:“谁说你被留置了?只因为这里住宿条件有限,给你安排的房间简陋了些,请你谅解。你看,门外没有人看守,你是自由的,只要不离开培训中心,你可以随意走动,也可以找你的朋友聊天。”
胡步云心说,我敢去找蒋武林和上官芸聊天吗,他们愿意我还不愿意呢,现在他们谁和我接触,谁就有泄密和串供的嫌疑。
胡步云终究没走出这个房间。门虽未锁,走廊也无人看守,但他清楚,无形的栅栏比钢筋更牢。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像一头蛰伏的兽。吃饭、睡觉、看书,成了仅有的三件事。
那本《纪检监察办案程序规定》被他翻得起了毛边,重点条文下划满了线。他并非心虚,而是要把规则刻进骨子里——这是他的盾牌。至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他偶尔也翻翻,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楼锦川当年在党校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影子,还有陈岩坐在台下记笔记的模样。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老同学,送这书,是提醒我‘得’与‘失’都在你一念之间?还是想让我感慨‘政治’这东西,千年未变?”
这个房间成为了胡步云的世外桃源,他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却不料这间屋子之外发生的一件事,让陈岩和他的专项调查组忙活了好一阵子。
培训中心门口,安保人员把二十多个上访的群众拦在外面。这些人有男有女,以年长者居多,看模样就是普通老百姓。
“同志,我们想见见京都来的领导!”为首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人大声说,手里还拎着一个沾着油污的帆布包。
“领导在忙,不能见。有什么事可以去信访局。”安保人员例行公事地阻拦。
“信访局解决不了,我们就想跟京都的领导说几句话,反映一下胡副市长的事。”有人大声喊道。说着就要扒拉开保安,强行往里走。
保安队长无奈,只好耐心劝慰这些人稍安勿躁,他们这就去请领导出来。
听说有群众上访,陈岩明显愣了一下神,叹口气说:“看来我们来到建安的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陈岩带着调查组的几个人来到大门口,远远就听见有人在喊:“我们要反映胡副市长的问题!我们要见领导!”
陈岩赶紧加快脚步,来到这些人面前,“你们所说的胡副市长,是指胡步云吗?”
有人高声回答:“是的,就是胡步云!”
陈岩微微一笑:“好,你们有什么问题要反映,有什么冤屈,都可以告诉我。”
“我们没有冤屈,我们就是想说,胡副市长是难得的好领导!”
陈岩仍是面带微笑:“那你们也可以告诉我,他怎么就是好领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