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什么疑惑?
我特么疑惑可太多了!但从哪问?怎么问?
大概是看我一直不说话,刘医生反而笑着问:“你在想什么?有什么心里想法都可以说。”
我迟疑着询问:“能问吗?”
刘医生哭笑不得,再次开导我:“你其实在我遇到的所有青年病患里面,是最特别的一个!”
我歪头看向他,不太理解。
刘医生斟酌了一下,坦言:“知道吗?其实许多病患是排斥治疗,并且排斥吃药的......”他说着,目光垂了垂,似乎想起了什么,轻轻摇了摇头,盯着我继续说道:“你不一样!你虽然会逃避,但只要你理性上认为是对的,就会很听劝!而且是不需要过度叮嘱那种!”
然后他简单跟我聊了下之前接触的案例,说大部分抑郁型患者可能会主动寻求并配合治疗,但认知偏差或者受过心理创伤的患者则大部分是逃避治疗,甚至会偷偷扔药,然后骗护士说自己吃了。
但我不一样。他说我其实还是会逃避治疗,但都是潜意识的逃避;只要主观上意识到自己需要,就会真正在主观上极度配合。
他说我产生“能不能问”的念头同样如此。他觉得我是想知道的,但理智上知道如果知道了可能会影响治疗进度,所以才产生矛盾心理。
最后,他跟我说了下我的病因——
我幼年看到了老婶生产中的某段过程,导致心灵受到了冲击。为了保护自己,大脑进行了被动的“记忆修正”,这才是我记不住老婶的原因。太具体的内容他觉得还需要缓缓,因为我现在属于认知震荡期;等我彻底稳定下来,他准备开始对我进行眼动脱敏,并配合催眠治疗我的底层病因。
他说得很轻松,我反而更疑惑了,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简单——甚至我之前已经猜到了病因——他为什么才告诉我!
刘医生无奈地表示,知道并不能解决问题;他需要的是引导我的认知。
直接告诉我病因,其实对我没有任何帮助。
我再次产生困惑,甚至有点憋屈!
但刘医生随后详细解释了什么是“认知震荡”:就是新旧认知模式在拉扯,自我感觉可能不准确。
他说完,我愣住了。这个我懂啊!刚复读的时候我经历过!
但随后,刘医生指出我现在属于现实感脱节,让我增加现实互动。我这才恍然。
然后,他详细解释了他为什么之前不告诉我——他指出,之前并不知道底层病因,所以前期一直搞错了治疗方向。我解离住院后,随着父母的到来,他知道了我的底层病因。但那时我的情绪调节能力极差,内驱力也尚未恢复;直接点破核心创伤,极可能引发我灾难性的崩溃、强烈的回避,甚至症状恶化。
他明确告诉我,我的大脑当初选择“忘记”老婶,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在当时强行揭开,就像在伤口未愈合时撕开纱布。
经过这段时间的稳定,他已经确定我“大脑伤口已经再次结疤”,所以才能够主动提及。
最主要的,是我刚才看录像没出现严重“解离”!所以他能确定我是真正恢复好了。如果刚才“解离”了,他会立即终止我复读,建议再次住院治疗。
然后,他点明了核心——“你猜到了,并不能证明你已经准备好了。而且,真实的实际情况比我说的还要复杂!”
随后我选择了闭嘴。因为他指出,最近沟通中,我很少提及室友,对身边的人和事似乎偏冷淡,让我加强这方面的沟通。
我意识到了:他让我“接地”。
返程的路上,我规规矩矩地选择了“接地”。
先从董姝予下手,给她发q——
【我:叛徒!】
【小倒霉:略略略……[吐舌 jpg]】
【我:我如此信任你,你竟然背叛我?】
【小倒霉:哪背叛了?】
【我:我问你的话,你竟然告诉第三者?】
【小倒霉:……】
【我:你变了】
【小倒霉:我没有~】
【我:你有!刘医生说我不要高高在上,让我下沉。我内心虽然原谅你了,但你不觉得应该表示表示吗?】
【小倒霉:[亲亲 jpg]】
【我:伸脚(鞋袜已脱,但没洗)】
【小倒霉:滚蛋~】
【小倒霉:[菜刀 jpg]】
……
我收起手机,叹了口气。
仔细回想了一下,最近好像确实和身边人互动少了——当然,这里面不包括董姝予,因为和她聊天依然是每日习惯。
同学我基本不接触,这跟之前一样。室友保持着日常常规互动。确实少了一些玩笑,主要是想避免乱七八糟的事,也想规避一旦话多可能导致他们过多的探寻。
……
回到学校前,我思考了下,让老妈带我去买了点水果,准备回去分给室友。
随后日子很平淡。我尽可能“接地”。其实所谓的“接地”我曾经做过,甚至做得更彻底——就是那次“拉裤兜”。
当然那是意外。但接地其实并不是我和董姝予说的那种自上而下;它是融入,就像“解离”状态时刘医生强调的感受身旁事物一样。无非是让自己融入进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在刘医生眼里恢复过快了。可能不仅仅因为我是重生者,不仅仅因为我存有33岁超出现在身体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刘医生现在提出的一些调整观念,我之前不仅无意识做过,甚至还为此纠结过。
为此,我也产生了疑惑:如果自己不治疗,最后会是什么样?
我问刘医生了。
他沉默了好久,告诉我几种可能:
1、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大脑彻底发育完成后,可能并不影响生活,但会潜意识逃避一些事,最后导致婚姻产生问题。他说逃避的可能性比较大。
2、自暴自弃,慢慢脱离身边亲友和爱人。
3、认知混乱。
他认为如果乐观的话,第一种可能性较大;如果感情遭遇挫折,就有可能遭遇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则很有可能是再次遭受外界刺激后产生。
回想了下自己重生前的经历,我默然。
这次询问差点让我再次陷入内耗。最后,我知道思索下去没结果,便不断加强了和室友的互动。
——
<治疗过程铺垫完了,开始收尾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