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彬摊着手,向拓跋义律苦笑道:“你看看,这人......真是没法说,唉......,
大单于,咱们也上路吧!”
“好,咱们出发。”
拓跋义律向他拱了拱手,和李晓明一起偷笑着回来,
正往回走着,却见一个谯城的骑兵飞马而回,
骑兵下了马,对拓跋义律拱手行礼:“拓跋单于,我家内史大人,请单于贤兄妹,与我们一起同行,
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拓跋义律转头看向李晓明,征求他的意见。
李晓明知道桓宣对郡主有些贼心,心里很厌烦他,
便开口对拓跋义律说道:“咱们先遇见的是庾彬,若是此时弃他而去,只怕会得罪了他。”
拓跋义律便向骑兵笑道:“感谢桓内史的一番好意,你们不必等我们了,只管先走吧!”
谯城骑兵返回告知桓宣,桓宣无奈,只好率军先走。
二人回去和李许说了前面发生的事,
李许摇头,鄙夷地道:“因为讹诈人家粮食,弄得惨败,还要脸吗?”
拓跋义律嘲笑道:“连个坞堡都打不下来,等他们遇见石虎和石生时,就知道厉害了。”
“这俩货没一点义气,唯利是图,他们这样的人品,还说是去帮祖逖大哥,只怕还不如不去呢。”
李晓明摇着头说道。
李许闻言,眉头一皱,对李晓明说道:“你别老是祖逖大哥长,祖逖大哥短的,我听见就烦,
左右你们不过就见过两面,有这么深的交情么?”
李晓明尴尬地一笑,也不做辩解,心想,你不懂,祖逖是民族英雄,谁不钦佩?
拓跋义律在一旁笑着对李许说道:“想来那祖逖应该是颇能收买人心,
当时遇见庾彬时,那时我并未亮出身份,他只闻阿发是祖逖的好朋友,便对咱们以礼相待,
连这样的小人都对祖逖如此崇拜,也难怪阿发对他倾心了。”
李许闻言,只摇了摇头。
众人跟着庾彬的颍川之军,一直又向北走了数十里,途中又遇到数处堡寨,
那庾彬因失了桓宣这个搭档,况且,刚刚又在“一泉坞”魏该那里得了教训,
只凭自已的两千人马,再不敢去敲诈勒索了,黄昏时老老实实地找了一处高岗扎营。
李晓明收罗了几样工具,来找浮图僧,
只见浮图僧和昝瑞、公主、郡主四人,正围着一堆火,在牛车旁边的荒草地上坐着。
李晓明走到近前,看见公主不像平时欢快,恹恹无力的靠在郡主肩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郡主手里,抓着一把从土里挖来的茅草根,正喂阿嘟吃饭。
茅草根又脆又甜,阿嘟‘骨抓骨抓’地嚼着,吃的紧紧有味。
昝瑞则正襟危坐,认认真真地听浮图僧讲经,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曰:善哉!子知道矣。”
昝瑞懵然摇头道:“大和尚,你说的我听不懂。”
浮图僧正要向他解释,李晓明在一边笑道:“这有什么不懂的。”
浮图僧回头一看是李晓明来了,便笑道:“请将军说说看。”
李晓明心想,不就是文言文吗,有什么难的?
随口解释道:“佛问一个弟子,“人的生命能有多久?”
弟子说:“有个几天的时间”,佛对他说,“你修习佛法,还没修明白呢!”
佛又问另一个弟子:“人的生命能有多久?”
这名弟子说:“有一顿饭的功夫。”佛摇了摇头,说:“你也不明白。”
佛又问第三名弟子:“人的生命有多久?”
第三名弟子答道:“人的生命只有一个呼吸之间。”
佛说:“好好,只有你是个大聪明,你算是明白了。”
浮图僧笑着对昝瑞说道:“你听明白了吗?”
昝瑞一头雾水,蒙圈地说道:“听是听懂了,只不过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一顿饭的功夫、和几天的时间就不对,第三弟子说是一个呼吸间,就对了呢?”
浮图僧抬头问李晓明道:“将军智慧过人,可知这是为什么?”
李晓明捂嘴笑道:“你们学佛的和学道的一样,都喜欢故弄玄虚,
要我看,佛不过是想说,生命短暂罢了,何必这样神神叨叨的?”
浮图僧笑道:“将军虽然颇具智慧,也懂佛法,但和佛的前两个弟子一样,只停留在表面。”
李晓明哂笑不语,心想你少给我瞎忽悠,不是我说的那样,还能是什么意思?
浮图僧又问义丽郡主:“义丽小娃,你听出来什么道理了吗?”
郡主只管喂阿嘟吃茅草根,头也不抬地娇笑道:“哈哈,我才不管能活多长时间呢,
我只要天天开开心心的就行了,活的再长,不开心又有什么意思?
再说了,人即便是死了,也不会消失的,又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的变成了星星,有的变成了石头,有的变成白桦树,有的变成北海里面的鱼......
等到石头、星星、白桦树、小鱼也死了,他们又会变成不一样东西。
所以呀,生命没有长短之分,只会变来变去的,嘿嘿......”
这回轮到和尚听的一头雾水了,
李晓明笑着解释道:“她是信萨满教的,按她们的说法,万物是无尽循环的。”
浮图僧赞叹道:“这个说法,倒也有趣。”
于是又问公主:“小女娃,你听懂什么意思了吗?”
公主下巴垫在郡主的肩膀上,沮丧地道:“我听不听得懂也没用了,把正我的命是不长。”
浮图僧吃惊地问道:“这是为什么?”
公主低头悲伤地说道:“我肠子上长的有毒疮,再发作两次就要死了......”
李晓明想起昨天晚上的事,心里不舒服,连忙安慰她:“有阿发在,不会让你死的,”
说着,从怀里拿了一个布包,对公主笑道:“明熙,你看我带了各种各样的针,
等我把大和尚的肚子缝好,得了经验,就给你治病,
到时候,把你肠子上的毒疮切了扔掉,再把你肚子缝上,你的病也就好了。”
众人都被李晓明这番话惊呆了,
公主骂道:“滚你个臭阿发,我才不要你缝我的肚子。”
浮图僧疑问地向公主道:“你到底是什么病症?”
公主说道:“上次那个老医师说是肠痈,就是肠子上长了个疮,
上次发作时,是吃了老医师和阿发的神药治好的,再犯两次,就要死了。”
浮图僧吃惊地问李晓明:“莫非你真会治病?”
李晓明还未答话,
公主抢着说道:“阿发有海外仙山上的神仙给的神药,真会治病的,
我父......我父亲的病和李许的伤,都是他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