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的最后几天,希特勒依旧没有接见了重光葵,德国元帅戈林站在巨大的地图前,信誓旦旦地宣称“欧洲战场形势即将逆转”。
但对日本求援的回应却含糊其辞,称元首承诺“会考虑日本的需求”,却拒绝提供具体时间表或技术细节。
原子弹对裕仁的诱惑几乎成了他唯一的执念,当他最初从情报中得知德美两国正在研制一种“超级炸弹”时,还不以为意。
直到华联在东京投下那颗改变一切的原子弹,他才真正理解这种武器的可怕威力。
裕仁曾召见日本物理学家仁科芳雄,询问日本研制原子弹的可能性。
仁科坦言,日本缺乏足够的铀矿石和工业能力,短期内制造核武器几乎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裕仁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德国身上的原因。
日本并非没有核研究基础,实际上,二战前日本科学家在核物理领域也有一定建树,但远远落后于欧美强国。
随着战局恶化,日本更加缺乏资源和条件开展如此庞大的研究计划。
重光葵向裕仁汇报时,详细解释了德国核计划的现状:“希特勒的武器部长施佩尔确实主持过核研究,但德国人把重点放在了常规武器上。”
“他们下一枚原子弹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制造出来,而且优先满足欧洲战场需求。”
这一消息对裕仁而言是毁灭性的,他原本计划如果获得原子弹,首先要目标就是华联新首都与新加坡这座宋天所在的城市,让这个“恶魔”也尝尝失去至亲的痛苦。
在等待重光葵德国之行的日子里,裕仁常常让侍从翻阅历史资料,特别是关于九州的部分。
九州作为日本文明的发祥地,曾是日本与大陆交流的重要窗口,如今,这个国家却面临着完全被孤立的状态。
福冈市博物馆的“汉委奴国王印”见证了古代日本与大陆的朝贡关系。
日本曾从华国学习文化、技术和社会制度,而现在两国却陷入你死我活的战争,这种历史的反差让裕仁感到一种深深的讽刺。
九州地区在古代曾是日本与唐朝交流的重要枢纽。
太宰府作为外交贸易机构,掌管着与华国和朝鲜的交往,而现在,日本几乎与全世界为敌。
重光葵在汇报德国之行时,也隐约提到了这种历史对比:“德国人似乎忘记了,在科技方面他们曾经是追赶者,如今他们稍有成就,就如此吝于分享。”
这番话触动了裕仁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
当重光葵详细汇报完德国之行的结果后,裕仁长时间沉默。
地下掩体内只有远处传来的沉闷爆炸声。重光葵紧张地等待着,汗水顺着脊背往下流。
突然,裕仁猛地站起,将桌上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八嘎牙路!希特勒这个可恶的混蛋!他们不配成为帝国的盟友!”
裕仁的爆发来得猛烈而持久。
他咒骂希特勒是“只会进行种族清洗的蠢货”,指责德国人“忘恩负义”。
他提到日本在远东牵制了美国主力,否则“数百万美军将会在西线登陆”。
“这些卑贱的日耳曼婊子!他们只想着自己!”裕仁尖声叫喊着,“他们暗地里与支那人做交易,这是赤裸裸的背叛!”
重光葵从未见过天皇如此失态,在他印象中,裕仁始终保持着矜持和冷静,即使在最糟糕的战报面前也能控制情绪。
现在的天皇却像一个市井泼妇,满口污言秽语。
宫内省大臣松平恒雄带着医生匆忙进入,为裕仁注射了镇静剂。
天皇逐渐平静下来,瘫倒在椅子上,但口中仍喃喃自语:“都要付出代价...全部要付出代价...”
重光葵退出御文库时,内心充满了绝望,他清楚地看到,日本已经陷入了绝境。
德国不可能提供原子弹,而的核垄断已经被打破,华联、德意志都已经拥有了核弹,可德国人不愿意帮助他们!
前线战况更是惨不忍睹,日军在太平洋岛屿上节节败退,美军已在进攻苏拉威西岛,下一步就是可能直接进攻菲利宾。
东南亚战场同样溃不成军,苏门答腊岛全部沦陷,加里曼丹估计也撑不了几天,日本精心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已土崩瓦解。
重光葵回想起一位德国官员私下说的话:“日本为何不考虑终战?继续抵抗只会增加无谓的伤亡。”
当时他愤怒地反驳了这一建议,但现在想来,这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
然而,裕仁和日本军部主流意见仍是“一亿玉碎”,准备本土决战。
德国原子弹希望的破灭,并没有让日本领导人清醒,反而使他们更加疯狂。
日本历史上,九州地区曾多次面临外敌入侵,13世纪元军两次东征,都是在九州登陆,当时日本凭借“神风”侥幸获胜,但现在不会有这种奇迹了。
回到家中,重光葵独自在书房待了很久。他拿出纸笔,开始写下自己对当前局势的分析。
作为外交官,他清楚地知道日本已彻底失败,继续战争只会导致更多平民死亡。
“帝国已经失败了,”他在日记中写道,“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道德和理智上的失败。
我们发动了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如今又不肯面对现实。”
重光葵想到德国为什么也沦落到靠原子弹来威吓对手,苟延残喘的地步。
今天这种地步的一部分原因——希特勒的短视和种族政策,这与日本的情况何其相似,军国主义者同样盲目自信,排斥理性声音。
他还想到中提到的观点:日本民众并非无辜的受害者,而是战争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
正是全国上下对军国主义的狂热,才使得这场灾难性的战争得以持续。
夜深人静时,重光葵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必须与其他理性的政府成员联系,设法结束这场无望的战争,即使这意味着背叛天皇的意志。
次日清晨,重光葵秘密会见了前首相近卫文麿等主和派人物,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寻求终战途径,否则日本将面临彻底毁灭。
然而,军部势力仍然强大,东条英机等强硬派坚持本土决战,甚至提出了“国民玉碎”的计划。这意味着即使平民惨遭屠杀,也要战斗到最后一人。
重光葵在会议上提到了德国的情况:“如果连科技发达的德国都无法大规模生产原子弹,我们更不应指望奇迹,现实是,我们的敌人已经拥有这种武器,而我们没有。”
在御文库地下掩体内,裕仁从药物作用下醒来,短暂的崩溃后,他陷入了更深的抑郁,他意识到,复仇只是奢望,日本帝国的命运已经注定。
医生悄悄增加了他药物中镇静剂的剂量,确保天皇不会再次情绪失控。
宫内省大臣松平恒雄开始秘密联系皇室成员,商讨万一天皇完全丧失理政能力时的应对方案。
九州岛西海岸,一位老渔民望着海平面上升起的乌云,预感又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他不知道的是,这场风暴将比自然界的任何风暴都更加可怕,而在久留米的地下掩体内,重光葵正默默做出那个企图将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