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赶快推辞道:“男子就算了吧。”
彭玉麟咧嘴一笑。
继续劝道:“大人,欧阳夫人嫉妒心强,大家都明白。找个男子伺候大人起居,闲暇之时唱个小曲解解闷。另外,这男子长相奇美,我遇到他时,他穿着戏服,我还以为是个美艳女子。”
“哦,那好吧,他叫什么名字?”
“他叫白玉儿。”
“我身边还真缺个挠痒痒的,我这毛病一到晚上就瘙痒难耐。有个人帮我挠一挠,也好。”
这彭玉麟深得曾国藩赏识,不仅因为文武双全,也善于捕捉人心。
曾国藩见彭玉麟欲言又止。
于是说道:“玉麟,这里没有外人,你有事就照直说吧。”
一旁的赵烈文也和彭玉麟一般,是曾国藩的铁杆。
他也站在一旁竖耳聆听。
“好吧,那我就直说了。”
彭玉麟看着曾国藩说道。
“曾帅,这湘军是你所创,我彭玉麟今生只愿听从大人调遣。如今长毛老巢即将被攻陷,曾帅也将名垂青史,但我以为这还不够。现在朝廷黯弱,长毛十余年的征战,早已经掏空了朝廷,曾帅现如今大权在握,拥兵十余万精锐,何不振臂一呼,在东南称帝?”
曾国藩一听,吓得双腿直颤,险些栽倒。
他皱着眉,严肃地批评道:“玉麟,你这是要造反啊?你犯了忤逆之罪知道吗?不过我不想追究了,此事就此作罢,休要再提。我曾国藩半生为朝廷尽职尽责,如今已贵为两江总督,总理四省军政大权又兼武英殿大学士,已经位极人臣,此生别无他想。”
一旁站立的赵烈文本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他没有做过清廷的官,因为他早就看透了朝廷腐朽,已经是大厦将倾之象。
他也有想辅佐曾国藩称帝的想法。
于是他试探道:“朝堂上孤儿寡母当政,这天都变了,曾帅以为还能好吗?”
曾国藩想着慈禧虽然一介女流,但是竟然敢发动辛酉政变,一举诛杀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他心里对这位铁腕皇后倒有些惧怕三分。
想到这里。
他说道:“如今同治皇帝虽然年幼,但是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从中协助,我以为问题不大。大清江山没那么脆弱。只要我等赤胆忠心,保朝廷不倒,就谁也撼动不了。”
赵烈文见曾国藩暮气沉沉,毫无野心。
他失望的摇了摇头。
彭玉麟本想再劝。
但是曾国藩决定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
因此淡淡回应了一句,便告退而出。
彭玉麟退出后。
曾国藩不急不缓的来到地图旁。
他向赵烈文问道:“烈文,咱们半月内就差不多能攻占金陵城了,东面的太平军已经无虑。你看石逆已经夺取了陕西,下一步将如何动作,你说说看?”
赵烈文拈着稀疏的胡子说道:“曾帅,我以为长毛悍首石达开有可能南下进攻湖广,湖广地广人多,土地丰厚,又是曾帅的家乡。武昌城又被长毛占领过,因此石逆必然十分熟悉。所以他南下的可能性极高。”
曾国藩点了点头。他盯着地图看了好久。
似乎想到了什么。
于是又说道:“原水师提督杨载福正在江西任布政使,我看可以派他前去协助防守湖广。他资历也够,我打算奏请朝廷,保举其担任陕甘总督。”
“陕……陕甘总督?陕西已经被石逆给占领了,曾帅。他去不是有其名、无其实吗?”
曾国藩用鼻子冷哼一下。
说道:“西路长毛疲于奔命,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杨载福逆势而上,才能更好的坐稳位置。而且朝廷内部的的阻力也不会很大。”
赵烈文点了点头。
说道:“杨载福一直跟随曾帅,此人对大人是死心塌地。而且他才堪大用。”
“嗯,你代我写一封奏折,我派人连夜送到京师去。此外,你把咱们的困难写的多一点。一起上报给朝廷。”
“是。”
看着赵烈文下去准备奏折后。
曾国藩怔怔地站在屋内,想着夺占金陵后,慈禧如何对待他。
就在曾国藩加紧准备轰开金陵之时。
在不远的青浦山上。
太平军将领邓光明奉石云的命令从上海秘密购买了二百条菲尔德步枪。
青浦山下,邓光明一身西装革履,乘马归来。
邓光明刚回来。
石云和吴汝孝就带着刚刚选出的千余精锐,准备到长江渡口接应两位重要将领。
石云拉着邓光明的臂膀说道:“邓将军,你有所不知,你离开这几日,翼王已经继天王大位。并且占领了整个陕西。要咱们密切关注天京之事。今天你回来,正好,将这二百条好枪分发下去,你也一起跟我们去接两个人。”
邓光明心中惊喜万分。
“翼王荣登九五,这是众望所归,真是太好了。都说福无双至,咱们今天是双喜临门啊。”
邓光明疑惑地问道:“究竟是什么大人物,要这么兴师动众?天京要被破城了吗?”
吴汝孝解释道:“你走后,我们就联系上了护王陈坤书和观天豫(侯爵)朱衣点。谭绍光得知常州城即将被李鸿章围困,于是他马上带着两千人火速渡过长江,在城破之时,将陈坤书救下。听说陈坤书受了很严重的枪伤。正在赶回的路上。咱们要马上前去接应。”
邓光明豁然明白了。
他又问道:“那这朱衣点呢?”
石云说道:“朱衣点在常州城破后,孤身逃了出来。他联系上了谭绍光,谭绍光让他渡过长江,来青浦山与我们会合。”
邓光明一听,不敢怠慢。
他马上将枪支分派下去,他带着五百枪队跟随石云前去。
石云一行人来到石桥渡口旁边。
他们将藏在江边芦苇荡中的二十艘舢板船推了出来。
吴汝孝带着千余人留下接应。
石云与邓光明与枪队上了船。
太平军撑篙划船,船如箭一般朝着江心疾驰而去。
行到江心的时候,石云让士兵们撑起天王龙旗,给对面放出信号。
对面已经来到多时的谭绍光看到龙旗信号后,带着人马撑着小船和竹筏开始迅速渡江。
谭绍光刚刚下水。
后面的淮军吴长庆的人马就追杀而来。
四处不停地响起枪声。
而枪声也将清军的水师巡逻船也招来了。
石云目光沉着。
他用望远镜看到清兵的舢板巡逻船正是从天京方向飘来。
大约有五艘左右,速度极快。
为了强度成功。
他下令将船上的炮口调转位置。
准备消灭来犯的清军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