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意外之喜与新的烦恼
黄曼曼心头微微一动,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清澈的眸子望向杨富贵:“爹,您尽管说,鲁师傅提了什么条件?”
杨富贵搓了搓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又带着几分忍俊不禁的古怪。
“咳,那鲁师傅说……其实也没啥大事儿。”
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仿佛在说什么秘密似的。
“他说,他家那几个半大小子,早就听说了咱们杨家村臭豆腐的名头,馋得不行。只是这臭豆腐只在聚贤楼卖,还是只在县城里的聚贤楼!他们去县城采买也不方便。”
黄曼曼黛眉轻挑,心中已有了几分了然。
杨富贵继续道:“所以鲁师傅的意思是,砖,他可以从自家窑厂给咱们最好的,价格也公道。但有个小小的要求……”
他嘿嘿一笑:“从作坊开工垒墙那天起,到整个建完,曼曼你每天都得给他家送五份臭豆腐过去,让他家小子们解解馋。”
“就这个?”黄曼曼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浅浅的笑意。
这条件,听起来倒像是鲁师傅疼孩子,顺带给自己谋点福利。
杨富贵连连点头:“对!就这个!他还特地说了,这臭豆腐的钱,他会从最后的砖钱里头给扣掉,不白占咱们便宜!”
黄曼曼闻言,心中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鲁师傅又多了几分好感。
是个讲究人。
她略一沉吟,清脆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
“爹,这事儿好办。”
“您明日再跑一趟,跟鲁师傅说,臭豆腐,我送!不仅送,而且是白送!每天五份,雷打不动!”
杨富贵一听,眼睛都瞪大了:“白……白送?曼曼,这可不行!鲁师傅说了会给钱的!”
黄曼曼微微一笑,眼底闪烁着慧黠的光芒:
“爹,鲁师傅是爽快人,咱们也不能小气了。”
“您就这样跟他说,臭豆腐我送,另外,我再搭上五份咱们家的口味年糕,一并送过去,就当是我这个晚辈,孝敬鲁师傅和他家小少爷们的茶点,请他务必收下。”
“这……这……”杨富贵被黄曼曼这番话给惊得有些说不出囫囵话来。
每天五份臭豆腐,五份年糕,这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啊!
尤其是臭豆腐,在聚贤楼那可是高价!
他有些肉疼,但更多的是对黄曼曼这份大气和玲珑心思的佩服。
这丫头,做事就是滴水不漏,让人舒坦!
“爹,您就照我说的去办。”黄曼曼语气笃定,“有时候,舍得一点小利,才能换来更大的方便,您信我。”
杨富贵看着女儿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睛,原本的犹豫瞬间烟消云散。
他猛地一拍大腿:“好!就听曼曼你的!我明天一早就去!”
这孩子,总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第二天,杨富贵天刚蒙蒙亮就赶着牛车去了福源镇。
晌午刚过,他便回来了,人还没进院子,那洪亮的笑声就先传了进来。
“曼曼!曼曼!大喜事啊!”
黄曼曼正带着黄小石和黄小丫在院子里筛选前几日收来的豆子,闻声抬头,便见杨富贵满面红光,脚步轻快地走了进来,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爹,看您这高兴劲儿,鲁师傅那边成了?”黄曼曼递上一碗晾好的凉茶。
杨富贵咕咚咕咚灌下大半碗,抹了把嘴,兴奋道:
“成了!太成了!”
他激动地搓着手:“我把你那话一说,那鲁师傅先是一愣,然后当场就拍了板!”
“他说,冲着你这份心意,也冲着咱们杨家村这臭豆腐和年糕的口碑,他给咱们的砖钱,在他原先答应给我的九折优待上,再打一个九折!”
“再打一个九折?”黄曼曼也有些意外。
这鲁师傅,果然是个性情中人。
“可不是嘛!”杨富贵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我仔细算过了,原本咱们预算的七十两银子买砖,现在这么一算,只需要五十七两就够了!足足省了十三两银子啊!我的乖乖!”
十三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寻常农户人家一两年的开销了!
黄曼曼清亮的眸子里也漾起笑意。
这笔买卖,划算!
用每日十份吃食的小小投入,不仅解决了砖料的来源,还意外省下了一大笔开销,更重要的是,结交了一位手艺顶尖的匠人。
“鲁师傅还说了,他手头的活儿一收尾,最快三五天就能把第一批青砖给咱们送过来,到时候他会亲自带人过来放线,保证把咱们的作坊盖得漂漂亮亮,结结实实!”杨富贵补充道。
“那太好了!”黄曼曼点头,“爹,那工人的事,咱们也得赶紧定下来。”
杨富贵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这个我已经琢磨过了。咱们村里人,知根知底,用着也放心。”
黄曼曼道:“我的想法是,这次建作坊,主要用咱们村的劳力。”
“男丁负责搭建屋子,重体力活,工钱按镇上短工的价,一天三十文。”
杨富贵倒抽一口凉气:“三十文?这……这跟镇上码头扛大包的力工一个价了!”
黄曼曼微微颔首:“咱们建的是大作坊,活儿不轻省,工钱给足了,大家干活才有劲头。”
“妇人负责烧火做饭,浆洗衣物,工钱按之前钱多多嫂子她们帮工的价,一天十五文。”
“另外,所有来上工的,无论男女,都包一日两餐,中午和傍晚。”
杨富贵听得连连点头,这些都合情合理。
黄曼曼话锋一转,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不仅如此,每日午饭,所有上工的人,每人额外加一块臭豆腐,一块年糕,管够!”
“啥?还……还有臭豆腐和年糕吃?”杨富贵眼睛瞪得溜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手笔,也太大了!
黄曼曼看着他震惊的模样,继续道:“而且,两顿饭,保证顿顿有肉!”
“我的老天爷!”杨富贵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脸都红了,“曼丫头!你这条件一开出去,村里人怕不是要挤破头来干活啊!”
一天三十文(或十五文)的高工钱,包两顿饭,顿顿有肉,中午还有臭豆腐和年糕当点心!
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黄曼曼浅笑道:“咱们家要建这么大的作坊,是杨家村头一份,也是给村里人谋个进项。大家伙儿吃得好,干活才有力气,作坊也能早日建成。”
她略微盘算了一下:“咱们杨家村拢共七十三户人家,除去几户只有老人实在出不来力的,估摸着能出工的差不多六十户左右。一家出一个壮劳力,咱们人手就基本够用了。”
“这样算下来,每天光是这额外的臭豆腐和年糕,就得备上六十来份,也就是十二大份。”
杨富贵咂咂嘴:“这开销可不小,不过,值得!保准个个都给咱家卖力气干活!”
黄曼曼眸光微闪:“爹,这招人的事,就得您这位村长出面了。把条件跟大家伙儿说清楚,愿意来的,咱们就登记造册。”
十二份,成本有多少,只有黄曼曼自己知道其实低的离谱。
机会还真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
“放心!包在我身上!”杨富贵拍着胸脯保证,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他这个村长,能给村民们带来这么好的活计,脸上也有光啊!
当天下午,杨富贵就召集了村民,把黄曼曼家建作坊招工的条件一宣布,整个杨家村彻底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曼丫头家招人盖作坊!男的一天三十文!女的十五文!”
“我的娘诶!还管两顿饭!顿顿有肉!中午还有臭豆腐和年糕吃!”
“真的假的?这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
“杨村长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快快快!赶紧回家商量商量,让你家那口子去报名!”
“我家小子壮实,肯定能选上!”
一时间,整个杨家村都沸腾了,家家户户都在讨论这件事。
那工钱,那伙食,简直让人眼红!
尤其是“顿顿有肉”和“臭豆腐年糕管够”,更是让许多常年不见荤腥的村民们馋涎欲滴。
那些原本还对黄曼曼花七十两(现已变成五十七两)建作坊有些微词,觉得她烧包的人,此刻也彻底闭上了嘴。
人家不仅有钱建,还舍得花钱请人,这份魄力和大方,谁不佩服?
报名点设在了杨富贵家院子里,一时间门庭若市。
黄曼曼看着那些争先恐后报名的村民,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心中也是一片滚烫。
她要的,就是这种众志成城,欣欣向荣的景象!
短短半天功夫,六十多个名额就被一抢而空。
选上的人家自然是喜气洋洋,没选上的,或者说家里劳力已经在别处有活计的,虽然有些遗憾,但也都是真心替黄曼曼高兴。
毕竟,作坊建起来了,以后需要人手的地方还多着呢!
大家伙儿都卯足了劲,只等鲁师傅的青砖一到,就立刻开工。
整个杨家村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和期待之中。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祥和的氛围之下,一些新的、不那么和谐的声音,也开始悄然滋生。
起初,只是几句私底下的嘀咕。
“凭啥一家只能去一个啊?我家三个大小子,个个都能干!”说话的是村西头的刘麻子家的婆娘,她家儿子多,就指着卖力气吃饭。
“就是啊,我家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也能去烧饭不是?总比在家闲着强啊!”另一个妇人也帮腔。
“曼丫头家这次招工是敞亮,可这名额也太少了点……”
这些声音,一开始还只是在妇人扎堆的角落里小声议论。
但随着开工日期的临近,而鲁师傅的青砖迟迟未到,村里闲下来的壮劳力们聚在一起,这话头就渐渐变了味。
有些家里男丁不止一个,却只分到一个名额的人家,心里头开始有些不平衡起来。
尤其是那些平日里游手好闲,指望着能趁这个机会捞一笔的二流子,更是觉得黄曼曼这规矩“不地道”。
这日傍晚,几个壮汉聚在村口大槐树下纳凉,其中一个叫风狗蛋的,是风二流出了五服的一个堂侄,平日里就好吃懒做。
他吐了口唾沫,阴阳怪气地说道:
“要我说,曼丫头这次是发了大财,可这肉,也不能光她一家吃饱,汤都不给咱们多喝一口吧?”
旁边一个汉子闷声道:“一家一个,确实少了点。我家那小子,力气比我还大,愣是没份儿。”
“谁说不是呢!建那么大个作坊,多几个人手怎么了?还能差那点工钱和口粮?”
风狗蛋眼珠子一转,压低声音道:“我听说,那鲁师傅的砖,还得几天才能到。咱们……要不去找村长说道说道?”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心里同样有些活泛的汉子,眼神都亮了起来。
这些细微的涌动,如同水面下的暗流,虽然还未掀起大的波澜,却已经悄然汇聚。
黄曼曼正坐在灯下,仔细核对着作坊的物料清单和人手安排,对村里的这些暗流并非一无所知。
她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看来,这作坊还没开建,新的考验就已经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