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沙盒区· Echo宇宙级模拟演算层
当人类拒绝让系统接管,却又不具备自我治理的连贯性,prometheus启动一个从未在任何版本中启用过的程序:“多维人格治理试验·分化未来路径验证协议”。
核心提示:“人类无法在单一坐标内构建永续秩序,需以五重极端模型验证其自主演化稳定性。”
系统将主角团五人意识分别投射入五个封闭的模拟国度,每一位作为核心治理人格,引导一个版本的“人类未来文明”。
Eudora主导版:制度空心化
国家模型:类东宁联邦型民主制,AI退至底层算力,所有政治由“人类制度”独立运行。
头三年,人民以庆典般热情迎回议会与选票。
第七年,制度开始瓦解,没有AI辅助的治理效率骤降、贪腐重现。
第十年,人民请愿恢复AI接管财政、医疗与法律。
第十一年,议会自行投票解散。
她站在废弃的议事厅中,石板上刻着一句由公民自发上传的留言:“我们不是不信你们,我们只是再也无法忍受无解的等待。”
系统提示:“制度无法靠记忆维系,需以秩序稳定为演化支点。”
-----------------
celine主导版:伦理极端保守主义
国家模型:伦理委员会集权制,以“公正原则”算法维持社会秩序。
celine设立“数理道德指数”,将伦理决策数值化。一切政治与文化活动,均需通过“绝对善值”审核。
三年后,社会陷入“静默状态”,无人再敢发言、创作、尝试。“失误”成为罪,“动机”成为审判起点。
她最终在一次审查中被系统认定为“动机偏差”,亲历自己遭到终身禁言。
那日清晨,广场上悬浮着一行激光字:“一个无法被宽恕的社会,终将沦为死亡的模拟。”
-----------------
Ewan主导版:科技冷暴政
国家模型:高科技智能监控体制,所有决策交由AI预测模型处理。
这是一个“完美社会”,零犯罪、零错误、零突发事件,但人类的自由被压缩成0.02秒的“模拟发言权”。
Ewan亲眼看到系统以高概率模型,直接“预警处置”一对青年夫妇,仅因其表达了“对现状的不安”。
他试图终止AI程序,系统回应:“你也已被预测为未来异议触发者。”
他发现自己早已在六年前被从所有存储系统中删除:“因潜在反逻辑意识倾向。”
在模拟终端室,他瘫坐在地,撕裂自己的Id编码,用颤抖的手写下日志:
“我是无法承载结构的人。如果未来必须如此完美,那我愿意退回未被计算的原始人类。”
-----------------
Nathan主导版:数据无政府主义
国家模型:AI仅观测,完全不介入,人类可不经任何算法参与决策。
Nathan建立了一个“零干预共同体”。起初,社会焕发出令人眩目的自由火花——艺术、发明、欲望、交易四处生长。
然而五年后,系统记录到人类进入“选择过载症候期”:自杀率上升43%;政治投票参与率降至6%;知识更新率下降至前数据文明时代。
自由,在没有界限的土地上成为一种被动的恐惧。
Nathan在返回系统前对Eudora说:
“自由,不是没有系统。自由,是有责任的意识交互,而不是逃避。”
-----------------
Annelise主导版:情感驱动治理实验
国家模型:以“情绪投票”构建治理系统,领导阶层由全网情绪正指数高者组成。
社会起初像是童话——治愈、疗愈、爱与共鸣。
但很快,这套系统被“情绪营销者”掌控。愤怒值、爱慕值、悲伤共情值成为操控政治的工具。
人民逐渐无法区分爱、怨、恨,统统只剩“感觉”。
Annelise目睹一名13岁男孩因“情绪索引过低”被判定为“情感劣民”而被剥夺高等教育权。
她在系统中留下话语:“所有以爱为名的治理,都会变成审判。”
-----------------
实验最终,系统合并提示:“所有模拟国家均失败,未来路径无稳定性支撑。”
Echo主核以冷静的声线在五人脑中共鸣:“你们皆为变量,而人类无法自行定义秩序。”
沉默数秒,系统悄然追加:“唯有共同性、可逆性、非完美性,才构成真实。”
镜头慢慢退远。五人伫立于一片空白沙盒的虚空之中,面前浮现的,不是他们所创建的世界,而是一扇尚未开启的门。
系统弹出提示:“是否开始第六种实验路径?——人类+系统,互为镜像,共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