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腹里的空气似乎比一号舱区域更湿润些,并非来自通风系统的调节,而是某种更细微的渗透——当叶云天和林月瞳走近二号沉眠舱时,裸露的手腕能感觉到一层薄薄的凉意,像是有无数水分子正从舱体内部逃逸出来,在空气中凝结成不可见的雾。
二号舱嵌在八面体西南侧的凹槽里,与一号舱那种银灰色的冷硬质感截然不同,它的透明舱壁泛着流动的蓝光,像是整个舱体都浸泡在融化的星辰里。营养液并非静止的液体,而是在以肉眼难辨的速度缓慢循环,光线穿过时,能看到无数细小的光斑在舱壁上漂移,如同阳光透过晃动的水面投下的碎金。
“体温35c,比一号舱低1.2c,体液渗透压是人类的1.8倍,这可能与她的液态特性有关。”林月瞳调试着声波探测器,探头包裹着一层特制的防腐蚀薄膜,“水系宇宙的生物结构很可能以液态为基础,细胞间没有固定的细胞壁,而是靠分子间的电磁力维持形态——这就是她能自由转化形态的关键。”
叶云天的目光落在舱内的身影上。叶云甜的长发在营养液中舒展开,像一蓬深蓝色的海藻,发丝间有细碎的光点流转,细看才发现是溶解在液体中的微小冰晶。她的面容比叶云添更柔和些,唇线带着自然的弧度,即使在沉眠中,嘴角也微微上扬,仿佛梦到了什么温润的场景。最惊人的是她的皮肤,在蓝光中几乎与营养液融为一体,只有轮廓线处泛着极淡的银边,像是随时会化开,又随时能凝聚成形。
“看她的指尖。”叶云天忽然说。
林月瞳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叶云甜的右手悬在胸前,五指轻轻蜷缩,拇指与食指相触,形成一个微小的环形。随着她的呼吸,营养液在指缝间流转的速度会突然加快,形成细小的漩涡,旋即又平复下去,像是在模拟某种水流的控制技巧。
“声波探测器准备好了。”林月瞳将探头贴近舱壁,但没有直接接触——刚才的材质分析显示,舱壁表层有一层活性水分子膜,任何物理接触都会引发它的防御反应,瞬间凝结成硬度堪比钻石的冰壳。
耳机里先传来一阵持续的低频嗡鸣,像是深海里的暗流在涌动。几秒后,细碎的“咕嘟”声开始浮现,起初零散,渐渐变得密集,时而清脆如气泡破裂,时而沉闷如水滴穿透岩层。这些声音毫无规律,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像是某种古老的歌谣被拆解成了最原始的音节。
“这不是随机振动。”林月瞳盯着声波频谱图,屏幕上的波形呈现出复杂的谐波结构,“每个‘咕嘟’声的频率间隔都严格遵循斐波那契数列,这是智慧生命传递信息的典型特征——水分子是她的声带,振动频率是她的语言。”
叶云天从随身的设备箱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金属盒子,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触点。这是云天集团耗费三年研发的“跨维度声波解码器”,原本用于解读深海生物的复杂声波,此刻却意外地在异维度生命身上派上了用场。他将解码器与探测器连接,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闪烁的字符,经过几秒钟的算法匹配,字符逐渐转化为可识别的中文。
“……河床裂开第三道缝时,风沙已经漫过第七个绿洲……”
“……地心的水脉在哭,它们被岩层锁了太久,需要一道裂缝呼吸……”
“……我把自己揉碎成雾,顺着裂缝钻进去,告诉它们:跟着我的影子走……”
断断续续的句子在屏幕上滚动,叶云甜的呼吸频率突然有了微小的变化,营养液的蓝光亮度随之起伏,像是她的情绪正随着记忆波动。叶云天注意到,当“揉碎成雾”几个字出现时,她蜷缩的手指突然舒展了一下,指尖划过的轨迹在液体中留下淡淡的光痕,与解码器模拟出的地下水脉流向图惊人地吻合。
“她不是在‘引’水脉,是在‘成为’水脉的一部分。”林月瞳轻声说,“水系宇宙的物理法则可能允许意识直接与液态物质共鸣,她的身体化作水的一部分,用自己的意识引导水流——这需要将自我认知拆解到分子层面,是难以想象的精神控制力。”
叶云天的目光移向舱底。那里凝结着一颗鸽子蛋大小的半透明水核,悬浮在营养液中不沉不浮,表面像被精心打磨过的水晶,却又流动着液体特有的光泽。他让机械臂伸过去,用低强度激光束照射水核,光线穿过的瞬间,舱壁上立刻投射出一幅旋转的星系图谱——不是全息投影,而是水核内部天然形成的折射结构,像是把整个星系的影像冻结在了液态晶体里。
“放大第三旋臂末端的那颗行星。”叶云天说。
林月瞳操作控制器,星系图随之缩放。那颗行星呈现出干涸的土黄色,表面布满蛛网状的巨大裂缝,但在裂缝深处,能看到淡蓝色的微光在缓慢流动。她调出另一组数据,是云天集团深空探测器在编号为NGc6822的矮星系拍摄到的影像——一颗曾经被判定为永久干涸的行星,如今却在赤道附近重新出现了蜿蜒的蓝色水带,地貌特征与水核折射出的星系图完全重叠。
“探测器传回的地质数据显示,这颗星球在五万地球年前经历了核心冷却,地下水脉全部冻结在地幔层。”林月瞳对比着两张图,“但在约三千年前,所有裂缝突然开始渗出液态水,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水来自地幔深处的古老水层——正是叶云甜描述的‘引地下水脉回流’的时间点。”
叶云甜的睫毛在营养液中颤了颤,像是感受到了外界对母星的注视。她的侧脸在蓝光中显得格外柔和,却又透着一种韧性——不是坚硬的对抗,而是像水一样,遇到阻碍就绕开,却始终朝着目标流动的坚持。
“‘甜’……”林月瞳在数据板上写下批注,笔尖悬在半空,“不是味觉上的甜,是水带来的生机。干涸的土地尝到水的滋味,就是甜;枯萎的草木喝到水的时刻,就是甜。”她抬眼看向舱内那个与叶云天相似却更柔和的轮廓,“水系宇宙的正义,不是摧毁干涸的根源,而是用温柔的韧性,一点点唤醒沉睡的生机。”
此时,解码器突然跳出一句完整的话,带着水分子特有的湿润质感:“当第一株草从裂缝里钻出来时,我知道,它们会记得水的形状。”
叶云天看着叶云甜在营养液中微微起伏的身体,忽然明白她为什么能在液态与固态间自由转化。水的本质,本就是既能凝聚成冰的坚硬,也能化作蒸汽的无形,而最强大的力量,或许不是对抗,而是包容与延续。就像这个“甜”字,不是强烈的冲击,而是缓慢渗透、滋养万物的温柔力量。
山腹里的凉意似乎更浓了些,叶云天抬手摸了摸脸颊,竟摸到一层薄薄的水汽。他看向舱体与空气接触的边缘,那里正有细密的小水珠在凝结,像是叶云甜的水脉之语,正悄悄渗透进这个陌生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