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先这么办吧。
平时,胡大老爷总是喜欢跟人寒暄几句,但今天不行。
看到朱元璋脸上没有半点怒意,反而点头示意,宋利明白了,这是皇爷让他答应下来。
实际上,胡大老爷清楚自己的能力。
“哎,胡爷,您这话就说错了,我就是干些引路、跑腿的活计罢了。
”
不多时,在机灵人的带领下,胡大老爷终于来到皇子们学习的地方。
胡惟庸见到地方后,就没在意宋利的离开。
他连忙弯腰谄笑,快步向前,口中不断喊着。
凡是见到胡大老爷经过的人,都会恭敬地行礼问好,话语间满是谄媚。
应付完给朱元璋和马皇后行礼,他转身吩咐道。
尽管胡大老爷现在地位很高,连朱元璋夫妇都对他客客气气的叫老兄弟。
就连宋利这样的太监头目都不敢得罪的人,他们又怎敢怠慢?
“我们是皇子,一般的人没有资格教导我们!”
得了!
话说到这份上,胡惟庸明白这事推不掉了。
大致看了一下后,胡大老爷背着手,挺直腰杆,迈着方步不紧不慢地走进去。
想到这里,他也只能抹把脸,难得低声下气地说:
“惟庸,俗话说得好,撞日不择日,既然今天你来了,那就先去大本堂上一课吧。
”
这些皇子就像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
所以,他只将人带到大本堂后便迅速离开。
胡大老爷并不在意,但那小太监赶忙进去高声通报:“各位皇子,先生来了!”
我只求摆烂,想学就教你们,不想学的话只要别惹麻烦,随便你们。
胡大老爷惊讶得合不上嘴。
“惟庸,这事只能暂时由你扛着。
”
他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他先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地方。
既然已经答应了,那就只能乖乖听从安排做事。
混一段时间,老朱要是看不下去,自然会把我调走。
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乱成一片。
今天胡大老爷在老朱那里受了气,心情不好,哪有心思吵架?
因此,任由宋利在那里干巴巴地说吉祥话带路,他一路上都没搭话。
“宋濂虽然不错,勉强能管得住那些孩子,但我们已经把他调走了。
”
胡大老爷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那才真是奇怪。
君臣相处多年,这两年胡大老爷的状态,朱元璋难道不清楚?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
他手底下没人了啊!
或者说,别人来教他的孩子,可能还不如胡大老爷。
大本堂起初并不是专为皇子设立的学习场所,而是存放宫中档案和书籍的地方。
“正好,你这位前任丞相、他们的大嫂伯父出面,也能让那些小子安静些。
”
宋利知道,对一心摆烂的胡大老爷来说,这份差事真是麻烦。
能在宫中当差的太监,哪一个不是机灵人?
即便未曾见过胡大老爷,单是瞧见宋利亲自将人送来,又满脸谄媚地侍奉左右,更何况还唤他为“胡爷”,便足以让旁人瞬间明了他的身份。
此处无需赘述其他,单论幽静程度,宫中无出其右。
毕竟,自家的儿孙总比外人的强吧?
若真出了什么麻烦事,朱元璋表面上或许会给几分薄面,但谁能猜到他内心的想法呢?
“老伙计,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你连这点情面都不肯给吗?”
别人惧怕皇子的身份,胡大老爷却不以为意,他悠然踱至讲台前,眯着眼打量众人道:
“本官胡惟庸,从今日起,便是尔等的先生!”
---
俗话说得好,人以名传,树以影显。
即便普通官员亮出名号,那些难以管束的皇子们恐怕也不会放在眼里。
然而,“胡惟庸”这三个字,却有着不同寻常的震慑力。
作为前朝重臣,他在朝堂上一言九鼎,门生遍布天下,这还不算。
更关键的是,他能自由出入宫禁,这是何等特权。
而且,他还有一个侄女,现在这些皇子得称呼她为大嫂。
看来他是铁了心要和他们纠缠到底。
一群学生本想开口说话,可抬头一看胡大老爷那张泰然自若的脸庞,顿时心中发寒。
“要不要我把宋利叫来给你们示范一下什么叫尊卑有序?”
“抄完才能下课,哪怕天黑了,你们也得在这里继续。
”
这也太严格了吧?
要知道,《论语》作为必读经典,全文过万言,抄写五遍就是六万字啊。
“嗯?见到本官,难道还要本官先向你们行礼不成?”
宫里的消息传得飞快。
朱家的大哥朱标,作为长子嫡孙,听说对这位爷很是敬重。
再没有从前嬉笑打闹、吆五喝六的样子,变得格外老实。
眼前这个人,是真的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在朱元璋心里,除了自己的胖儿子朱标,其他的嫡子如朱棣等人,他并不太在意。
这种人,也许能吓唬普通官员和在野的读书人,但在胡大人面前,什么都不是。
但仔细想想,发现连自己母妃似乎也奈何不了这位爷。
好像他和父皇母后有着多年的交情。
这什么意思?
这是不把他这个老师放在眼里,想给众人一个下马威吗?
因此,看到众皇子纹丝不动,胡大人顿时瞪眼皱眉,一声大喝。
算了,惹不起就当复习功课了。
于是,几位年长的皇子带头,所有皇子规规矩矩地起身行礼。
“见过先生!”
结果一不小心,被胡大人一脚踢翻,滚了好几个圈,灰头土脸地哼哼。
“抄不完,大不了我就在这宫里睡一夜。
”
这话一出,皇子们立刻挺直腰板坐好。
没什么,就怕告状后挨骂甚至挨打,那太划不来了。
见孩子们都安静下来,胡大人稍微满意了些。
有几个心机深的,正盘算着回去后向母妃告状。
这话一出口,皇子们的内心都凉了。
“今天的第一课,我也不打算讲什么。
”
要知道,其他人都不清楚,但他是天子近臣,很清楚情况。
这话一出,不仅那个小太监吓得瑟瑟发抖,就连旁边的皇子们也浑身战栗。
旁边刚刚带路的小太监被惊得说不出话,赶忙跑到胡大老爷身边,满脸谄媚地劝慰。
更何况,刚才这位爷说话时满不在乎,吃饭、住宿都要安排得像自己家一样,这气派和样子,比这些皇子还要熟悉。
于是,原本打算回去告状的几位皇子一想到这些情况,立刻打消了回去告状的想法。
“每人抄五遍《论语》,一方面是为了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看看你们的品性。
”
因此,除了皇子的身份,这些人根本没有什么能让胡大老爷忌惮的地方。
他们平日里十天半个月写的字恐怕都没有今天的多。
干脆长叹一声,老老实实地拿起笔墨,摊开纸张,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
“你是哪里来的蠢货,敢插嘴我的事情?”
这种人物,岂是他们这些人可以欺负的?
胡大老爷报上名号后,看到一群小子呆坐的样子,仿佛丢了魂似的,心中十分不满。
这话一出,众皇子纷纷议论起来。
然而,胡大老爷不急不慢地吩咐道:“没事,我也不着急。
”
虽然胡大老爷只陪陛下和皇后玩过一两次牌,但这位爷居然能在陛下面前赢钱,这就足以让宫中人明白他的身份和地位了。
“所以,你们安心把我说的话照办,先抄完《论语》。
”
胡大老爷此刻正满心怒火,根本没多想,一脚踹了过去。
至于成年?
年长的嫡子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庶子了。
“宋利见到我都会喊一声胡爷,你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混账?”
胡大老爷明明已经踹倒了对方,却仍不解气,大声呵斥。
看了看规矩坐着的人群,胡大老爷清了清嗓子说道。
他们此刻也见识到了。
要是这群小子真有这种想法,那就别怪胡大人手段严厉了。
哇,竟然直呼宋利的名字,还指手画脚,对皇子们更是敢称“小子”!
这样的气势,可不是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小皇子能对抗的。
“我受陛下委托教导这几个小子,你也有资格插嘴?”
胡大人不耐烦地拱了拱手说道。
看着这些皇子战战兢兢的样子,胡大人稍微感到舒服些。
“胡爷,息怒,不至于这样。
”
年少时被关在宫里读书学习,虽然吃得好住得好,但根本接触不到朝廷。
胡大人的这一声吼,差点把几个胆小的皇子吓得哭了。
“见过各位皇子,都坐下吧!”
直接封个亲王爵,然后派到封地,根本不让他们出来。
他们什么时候见过在大本堂还能如此嚣张的?
“我在宫里吃饭也不是第一次了,一会儿让御膳房安排,咱们都不缺吃的。
”
那小太监没想到胡大人在宫里竟如此放肆。
至此,胡大人在大本堂的第一步走得十分扎实。
这一步,让皇子们和周围的太监都有些不知所措。
是不是,这位大人,太厉害了?
()
------------
《论语》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成了学子必读的经典。
哪怕胡惟庸上辈子已经到了新世纪,他依然记得小时候课本里还有《论语》的节选。
那时候,他没少背诵“有朋自远方来”之类的句子。
所以不管这些皇子们的学业如何糟糕,《论语》要是读不明白,胡大老爷肯定当场惩罚他们。
毕竟,这本书确实是基础读物。
然而,再基础的读物,也有厚厚一本呢。
“别愣着了,晚饭少不了你们的。
”
最好回去后找父皇诉苦,说咱们这位先生太严厉,你们承受不了。
他有点疑惑,胡大老爷怎么能指挥御膳房的厨师?
看到小内侍犹豫的样子,胡大老爷直接拿出一个银果子丢给他。
当着众皇子的面,胡大老爷边吃酱牛肉边喝酒,还吃猪耳朵配酒,皇子们看得都愣住了。
但他明明看见了,却装作没看见,只让旁边的小内侍赶紧泡茶弄点心。
“拿我的牌子去御膳房一趟!”
六万字的《论语》,平时让这些没吃够苦的皇子们光是诵读就够头疼的。
正好在这不痛不痒的地方,让朱元璋看到自己的脾气,巩固自己的形象。
这样他会更加自在。
真到了晚饭时间,各宫没人,难道不会来找?
到时候胡大老爷真的能顶得住?
那是上辈子经历商场种种诡计、钩心斗角,这辈子又处理过不少老辣官员的厉害角色。
“胡相公,有何吩咐?”
看着谄媚的小内侍,胡大老爷一点也没觉得不对,反而理所当然地吩咐起来。
天啊,整整六万字呢!
在他眼里,这些小家伙的把戏幼稚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