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有一个宁静却又暗藏波折的小村落。村子里最近来了个自称“神巫”的老太婆,她满脸褶皱,眼神狡黠,身着一件黑不溜秋、破破烂烂的巫袍,手中还拿着一根歪歪扭扭、好似枯树枝的法杖。
这神巫一到村子,便四处宣扬自己能与鬼神沟通,能驱邪治病、保佑平安。村里不少愚昧的村民被她的话唬住,纷纷带着家中仅有的财物上门求助。神巫则来者不拒,装模作样地念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咒语,在村民家中胡乱比划一番,便声称邪祟已除。而那些送上门来的财物,自然都落入了她的腰包。
灵隐寺的济公和尚,虽平日里疯疯癫癫,穿着破衣烂衫,手持一把破蒲扇,在街头巷尾晃荡,看似不务正业,实则心明眼亮,洞察世间善恶。他听闻了村子里神巫的恶行,心中暗道:“这等招摇撞骗之徒,若不惩治,不知还要坑害多少百姓。”于是,济公决定前往村子,揭开神巫的真面目。
这一日,济公摇着破蒲扇,哼着小曲,慢悠悠地走进了村子。此时,神巫正在一户村民家中“作法”。只见她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还不时地挥舞着法杖,在屋子里乱跳。屋子里围满了村民,大家都一脸紧张地看着她,大气都不敢出。
济公挤进人群,大声说道:“哟,这是干啥呢?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神巫听到声音,睁开眼睛,看到济公那副疯癫模样,心中十分不屑,冷笑一声道:“哪来的疯和尚,竟敢打扰本神巫作法?莫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济公嘿嘿一笑,说道:“神巫大人,我听说您能驱邪治病,神通广大,今日特来见识见识。不过,我倒觉得您这法术有些问题,怕是驱不了邪,还会招来更多的麻烦呢!”
神巫一听,顿时恼羞成怒,指着济公骂道:“你这疯和尚,竟敢质疑本神巫的法术!你可知道,得罪本神巫,会遭天谴的!”
济公不慌不忙地说:“神巫大人,莫要生气。我济公虽是个疯和尚,但也懂一些驱邪的法门。不如咱们比试比试,看看谁的法术更灵验。若我赢了,你就别再在村子里招摇撞骗;若你赢了,我济公任你处置。”
神巫心中暗自盘算:“这疯和尚能有什么本事,我定能赢他。”于是,她一口答应道:“好,比就比!不过,比试的内容得由我来定。”
济公笑着说:“行,一切都听神巫大人的。”神巫眼珠一转,说道:“村东头有一口枯井,据说里面闹鬼,谁要是能下去把井里的鬼抓出来,谁就赢。”
村民们一听,都吓得脸色苍白,纷纷劝济公不要答应。济公却拍了拍胸脯,说道:“乡亲们莫要担心,我济公今日就下去会会那井里的鬼。”
不一会儿,众人来到了村东头的枯井旁。神巫得意地看着济公,说道:“疯和尚,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不然等会儿被鬼吃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济公没有理会她,而是纵身一跃,跳进了枯井。
神巫和村民们在井口等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不见济公上来。神巫心中暗喜:“这疯和尚肯定是被鬼吃了,这下没人能跟我作对了。”就在她得意忘形的时候,突然听到井里传来济公的声音:“神巫大人,我抓住鬼啦,你快下来看看。”
神巫一愣,心中有些害怕,但为了不在村民面前丢面子,还是硬着头皮跳进了枯井。她刚一下井,就发现井底空空如也。而济公则站在井口的地面上,笑嘻嘻地朝下看着她。
神巫大怒,指着济公骂道:“你这疯和尚,竟敢耍我!鬼在哪里?”济公笑着说:“神巫大人,这世上哪来的鬼?你所谓的能与鬼神沟通,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罢了。你利用村民的愚昧,骗取他们的财物,实在是罪大恶极。”
神巫见自己的骗局被揭穿,恼羞成怒,想从井底爬上来。试了多次,全部失败了。
这时,济公对围观的村民们说:“乡亲们,这神巫是个骗子,大家不要再上她的当了。以后遇到事情,要多动动脑子,不要轻易相信这些招摇撞骗的人。”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指责神巫的恶行。
神巫见事情败露,知道自己无法再在村子里骗下去,就求大家把自己救上去。济公用破蒲扇,对着井里扇扇风。神巫从井底,慢慢飘上来了。接着神巫灰溜溜地离开了村子。而济公则被村民们视为英雄,大家纷纷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济公笑着拒绝了,他摇着破蒲扇,哼着小曲,继续踏上了他的济世之路,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