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钱塘县有个财主名叫钱万贯。此人富得流油,家有良田千顷,宅院数座,金银财宝更是堆积如山。但他生性吝啬至极,视钱如命,对长工短工苛刻无比,对穷苦百姓更是一毛不拔,当地百姓都暗地里叫他“铁公鸡”。
灵隐寺的济公和尚,虽整日疯疯癫癫,穿着那件满是补丁的破僧衣,手持一把豁了口的破蒲扇,在街头巷尾晃荡,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怀大善,专爱管世间不平之事。他听闻了钱万贯的吝啬恶行,心中暗道:“这等为富不仁之徒,若不整治整治,岂不坏了世间的风气?”于是,济公决定给钱万贯一个教训。
这一日,济公摇着破蒲扇,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大摇大摆地来到了钱万贯的府邸前。他对着守门的家丁大声喊道:“快去通报你家老爷,就说灵隐寺的济公和尚前来化缘,有天大的好事要与他相商!”
家丁们一听是济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知道济公是个疯和尚,平日里疯疯癫癫的,没个正经。但看济公那副认真的样子,还是有一个家丁进去通报了钱万贯。
钱万贯正在府中数着他的金银财宝,听到家丁的通报,心中十分不悦,嘟囔着:“这疯和尚来化什么缘,莫不是想从我这儿骗钱去?不过,听听他到底有什么好事,若是不值一提,就把他赶走。”于是,他吩咐将济公带进来。
不一会儿,济公便摇摇晃晃地走进了大厅。他看到钱万贯,嘿嘿一笑,说道:“钱老爷,久仰久仰!我今日特来化缘,不过这缘化得可不一般,能保你钱家世代富贵,财源广进呐!”
钱万贯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但随即又警惕起来,问道:“疯和尚,你莫不是在诓我?哪有这么好的事,化个缘就能保我钱家富贵?”
济公不慌不忙地说:“钱老爷有所不知,我近日得到上天指引,知晓一处风水宝地。若能将你钱家的祖坟迁至那儿,定能福泽后人,让你钱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金银财宝像流水一样往家里涌。”
钱万贯心中一动,但又有些怀疑济公的动机,便问道:“你这疯和尚,平白无故地告诉我这个,到底有何企图?”
济公笑着说:“钱老爷放心,我济公化缘,从不强求。不过,若这事成了,你只需给我化些斋饭,再赏我几吊钱,让我能继续云游四方,行善积德,便足矣。”
钱万贯一听,心中暗自盘算:“若真能如这疯和尚所说,迁个祖坟就能让我钱家更加富贵,花点斋饭和几吊钱也不算什么。”于是,他点了点头,说:“好吧,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本老爷就信你一次。不过,你可要给我把这事办好了,若是办砸了,可别怪本老爷不客气!”
济公笑着说:“钱老爷放心,我济公说话一向算数。你且准备准备,明日一早,咱们就出发去寻找那风水宝地。”
第二天一早,钱万贯带着一群家丁,跟着济公出了门。他们一路走,一路问,济公总是装模作样地看看天,看看地,然后指着一些地方说:“这儿风水不错,不过还不是最好的。”
走了大半天,他们来到了一座荒山脚下。济公围着山转了几圈,然后突然停下脚步,兴奋地说:“钱老爷,找到了!就是这儿!这山形如卧虎,藏风聚气,乃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啊!”
钱万贯看着眼前这座荒山,心中有些怀疑,但想到济公之前说的话,还是决定相信他。于是,他吩咐家丁们开始挖掘,准备将祖坟迁到这儿。
家丁们挖了半天,突然,一个家丁大喊一声:“老爷,挖到东西了!”钱万贯和济公赶紧走过去一看,只见挖出了一个破旧的陶罐,里面装着一些生锈的铜钱和一块破布。
钱万贯拿起破布一看,上面写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字,他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正当他疑惑不解时,济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钱老爷,恭喜恭喜啊!这陶罐里的东西可是宝贝啊!”
钱万贯一愣,问道:“疯和尚,这破铜钱和破布能是什么宝贝?”
济公笑着说:“钱老爷,这破布上写的是你钱家祖先的遗训。上面说,钱家后人若想世代富贵,必须心怀善念,乐善好施。若一味地吝啬贪婪,即便有再多的财富,也会如这生锈的铜钱一样,失去价值。而这陶罐,就是上天给你钱家的一个警示啊!”
钱万贯听了济公的话,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想起自己平日里的吝啬行为,心中不禁有些愧疚。他看着济公,问道:“疯和尚,那我该怎么办?”
济公说:“钱老爷,从现在开始,你要改过自新。多行善事,救济穷苦百姓。只有这样,你钱家才能真正地世代富贵,财源广进。”
钱万贯点了点头,说:“大师说得对,我以后一定改。不过,这祖坟还迁不迁了?”
济公笑着说:“迁不迁都无所谓了。只要你心怀善念,哪儿都是风水宝地。不过,这陶罐和破布你可以带回去,当作一个纪念,时刻提醒自己要行善积德。”
从那以后,钱万贯真的变了。他不再吝啬苛刻,而是经常拿出钱财来救济穷苦百姓,修桥补路,做了不少好事。而他的生意也果然越来越好,钱家的名声也越来越好。
济公依旧穿着他那件破僧衣,手持破蒲扇,在世间继续着他的济世之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得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