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临安城外有个宁静的小村落,名叫桃花村。村子里百来户人家,男耕女织,日子虽不富裕,但也和和美美。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份宁静。
村子里开始接连有人莫名生病,先是浑身乏力、头晕目眩,接着便卧床不起,面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村里的郎中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查不出病因,开的药方吃了无数,却丝毫不见成效。一时间,村子里人心惶惶,大家都说是有妖邪作祟。
就在这时,一个自称“神通法师”的妖人来到了桃花村。此人穿着一件黑袍,头戴一顶高高的尖帽,脸上涂着厚厚的白粉,画着诡异的符文,手里拿着一根骷髅杖,走路时摇摇晃晃,嘴里还念念有词。
他一到村子,就四处宣扬,说村子里是中了巫蛊之术,只有他能解。村民们病急乱投医,纷纷求他帮忙。那妖人便在村子里设下法坛,装模作样地做法驱邪。他让村民们准备大量的金银财宝和鸡鸭牛羊作为供品,还要求每家每户出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到村外的深山里去采集一种罕见的草药。
村民们为了治病,只好照做。可那些进山采药的小伙子们,一去就是好几天,没有一个回来的。村民们开始怀疑这妖人的企图,但又不敢违抗他,生怕得罪了他,病就更治不好了。想继续派人,去找那些小伙子,但也还是不敢。
灵隐寺的济公和尚,虽整日疯疯癫癫,穿着那件满是油污的破僧衣,手持一把缺了角的破蒲扇,在街头巷尾晃荡,看似不务正业,实则心明眼亮,对世间的善恶是非看得清清楚楚。他听闻了桃花村的怪事,心中暗道:“这定是那妖人搞的鬼,若不前去制止,不知还要害了多少人。”于是,济公决定前往桃花村,揭开妖人的真面目。
这一日,济公摇着破蒲扇,哼着小曲,慢悠悠地走进了桃花村。村民们看到济公那副疯癫模样,都纷纷摇头,心想:“这疯和尚能有什么本事,别来添乱就好了。”
那妖人看到济公,心中十分不悦,他指着济公骂道:“哪来的疯和尚,这里是我做法驱邪的地方,你赶紧给我滚出去,否则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济公嘿嘿一笑,说道:“神通法师,莫要生气嘛。我济公今日前来,也是为了帮村民们驱邪治病。你那些法子我看不管用,还是让我来试试吧。”
妖人冷笑一声,说:“就你?一个疯和尚,还会驱邪治病?简直是笑话!你要是能治好村民们的病,我‘神通法师’的名号就倒过来写!”
济公说:“好,这可是你说的。不过,在治病之前,我得先看看你那些所谓的供品和采药的小伙子们是怎么回事。”
妖人心中一紧,但表面上还是强装镇定,说:“看就看,谁怕谁!”
济公跟着妖人来到了法坛前,他看了看那些供品,又问了问村民们采药的情况,心中已经有了数。他对妖人说:“神通法师,你这些供品都是村民们的血汗钱换来的,你却中饱私囊。还有那些采药的小伙子们,根本不是去采药,而是被你抓走了,对不对?”
妖人脸色一变,大声吼道:“疯和尚,你不要在这里胡说八道!我‘神通法师’行得正,坐得端,岂容你在这里诬陷!”
济公不慌不忙地说:“是不是诬陷,咱们一试便知。”说完,他从腰上解下一个葫芦,然后念了几句咒语,将葫芦里的酒水洒在了法坛上。
只见那法坛上突然冒出一股黑烟,黑烟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些恐怖的景象,有狰狞的鬼怪,还有那些失踪的小伙子们的身影。村民们看到这一幕,都惊恐地尖叫起来。
妖人见事情败露,恼羞成怒,他挥舞着骷髅杖,向济公扑来,嘴里还念着恶毒的咒语。济公却不慌不忙,他用破蒲扇轻轻一扇,那妖人便被扇得连连后退,摔倒在地。
济公走上前去,对妖人说:“你这妖人,利用村民们的恐惧心理,骗取钱财,还害人性命,今日我济公绝不会饶你!”
妖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大师饶命,大师饶命!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济公说:“饶过你是不可能的,你就等着官府处刑吧。”
妖人连忙磕头,说:“我退钱。然后那些小伙子们其实还没有死,被我丢在一个山洞里。只要饶过我,我这就带你们去救他们。”
济公点点头。妖人起身,将骗走的钱财都还给了村民们。然后领着济公和村民们来到了山洞。果然找到了那些失踪的小伙子们。他们虽然昏迷不醒,但还好没有生命危险。
随后,妖人让小伙子们苏醒,便灰溜溜地离开了。济公又从怀里掏出一些草药,让村民们熬成药汤,给生病的人喝。没过几天,村民们的病都渐渐好了起来。
从那以后,桃花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祥和。而济公则依旧穿着他那件破僧衣,手持破蒲扇,在世间继续着他的济世之旅,他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得越来越广,成为了人们口中惩恶扬善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