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临安城外有一座云雾缭绕的青山,名为灵秀山。山间林木葱茏,花草繁盛,本是一片祥和宁静之地,却因山中来了个贪婪的道士而暗藏危机。
这道士名叫玄风,自诩有些法术,实则心术不正。他听闻灵秀山中藏有狐仙,狐仙修炼多年,身上有灵珠。此珠蕴含强大灵力,若能得到,便可大幅提升自己的法力。同时还能把狐仙卖个好价钱。于是,玄风便在山中设下重重陷阱,四处搜寻狐仙的踪迹。
一日,一只美丽善良的狐仙在山中觅食时不慎落入玄风的陷阱。这狐仙名叫灵儿,她心地善良,常化作人形帮助山下的村民,深受大家喜爱。玄风抓住灵儿后,欣喜若狂,抢了她的灵珠后,将她囚禁在一个特制的铁笼之中,打算等找到合适的买家就将她出手。
灵儿被困在铁笼里,心急如焚,她尝试用各种法术打开铁笼,可玄风早有防备,在铁笼上施了禁制,灵儿的法术根本不起作用。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心中充满了绝望。
与此同时,济公云游至此。他依旧穿着那件破破烂烂的僧袍,摇着一把破蒲扇,哼着小曲,慢悠悠地走进了灵秀山。一路上,他看到山中的气氛有些异样,往日里活泼的小动物们都躲了起来,花草也似乎失去了生机。济公心中疑惑,便施展法术探寻原因。
很快,济公便察觉到了灵儿被困的气息。他顺着气息找到了玄风囚禁灵儿的地方。只见玄风正坐在一旁,得意洋洋地守着铁笼,嘴里还念叨着:“等找到了买家,我就发财了,到时候看谁还敢小瞧我。”
济公走上前去,双手合十,笑眯眯地说:“阿弥陀佛,施主,你囚禁这狐仙,可是大大的不妥啊。”玄风抬头看到济公,先是一愣,随即不屑地说:“哪来的臭和尚,少管闲事!这狐仙可以变美女,能卖大价钱,我岂会轻易放过她。”
济公却不恼,依旧笑着说:“施主,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这狐仙并未作恶,你囚禁她,会遭报应的。而且,你若肯放了她,贫僧愿帮你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玄风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就凭你?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还想让我放弃这到手的财富,简直是做梦!”
济公见玄风不听劝告,便决定智取。他眼珠一转,说:“施主,既然你不信贫僧的话,那我们不妨打个赌。贫僧能在三日之内,让你心甘情愿地放了这狐仙。若是我赢了,你就得改过自新,从此不再做坏事;若是你赢了,我就出大价钱买下狐仙。”玄风心想:这和尚肯定是疯了,我岂会轻易输给他,于是便答应了:“好,本道士就跟你赌这一局!”
接下来的三天里,济公开始施展他的妙计。他先是化作一个老农,来到玄风经常去的村子里,故意在村民们面前说玄风的坏话:“你们知道吗?那个玄风道士,表面上是个修道之人,实际上心肠坏得很。他抓了山里的狐仙,那狐仙可是山里的守护者,抓了她,山里会遭灾的。”
村民们听了,都议论纷纷,对玄风产生了不满。接着,济公又化作一个老道,找到玄风,说:“我听说你抓了一只狐仙,身上有灵珠。我告诉你,那灵珠是个不祥之物,谁得到它谁就会倒霉。我劝你还是赶紧把她放了,不然会有大麻烦的。”玄风听了,心中有些动摇,但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到了第三天,济公带着一群村民来到了玄风囚禁灵儿的地方。他对玄风说:“施主,三天之期已到,你看现在村民们都知道了你的恶行,说明那灵珠确实是个不祥之物。你若继续囚禁这狐仙,不仅会遭到村民们的唾弃,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不如放了她,还给她灵珠,贫僧帮你化解这场危机。”
玄风看着眼前愤怒的村民,又想到济公这几天说的话,心中开始害怕起来。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打开了铁笼,放出了灵儿。而灵珠的法力已经被玄风吸收得差不多。他倒也爽快地拿了出来。灵儿拿回灵珠,并获得自由。她感激地看了济公一眼,然后化作一道白光消失了。
济公笑着对玄风说:“施主,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现在起,你要改过自新,多做善事,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玄风点了点头,羞愧地说:“多谢活佛指点,我以后一定痛改前非。”
从那以后,玄风真的改过自新,不再做坏事,而是专心修道,帮助村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济公智救被困狐仙的故事,也在灵秀山一带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人们要心怀善念,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