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清平县来了一位新上任的县令,名叫贾文财。此人表面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实则贪婪成性、心狠手辣。他一到任,便与当地的恶霸勾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敢怒而不敢言。
在清平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阿强的年轻后生。阿强为人忠厚老实,勤劳善良,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维持生计,阿强每天都会到山上砍柴,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
这一天,阿强像往常一样到山上砍柴。当他砍完柴准备下山时,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求救声。阿强顺着声音找去,发现一个老人掉进了一个猎人设下的陷阱里。阿强心地善良,毫不犹豫地跳进陷阱,将老人背了出来。
老人感激不已,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给阿强,说:“小伙子,这块玉佩是我家的传家宝,你拿着它,日后若遇到什么难处,或许能派上用场。”阿强连忙推辞,说:“老人家,我救您只是举手之劳,不能要您的东西。”但老人坚持要把玉佩送给他,阿强只好收下了。
阿强回到家后,把遇到老人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看着玉佩,觉得这玉佩非同寻常,便叮嘱阿强要好好保管,不要轻易示人。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阿强有一块珍贵玉佩的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贾文财的耳朵里。贾文财顿时起了贪心,他心想:这穷小子怎么可能有珍贵的玉佩,一定是他偷来的或者挖到了什么宝藏。于是,他立刻派衙役去把阿强抓到了县衙。
在县衙大堂上,贾文财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好你个阿强,竟敢偷盗珍贵玉佩,还不从实招来!”阿强连忙跪地求饶,说:“大人,这玉佩是一位老人送给我的,不是我偷的。”贾文财哪里会相信他的话,他冷笑着说:“哼,一个穷小子,谁会平白无故送你玉佩?分明是你偷的。来人,给我大刑伺候!”
衙役们立刻将阿强按倒在地,用棍棒狠狠地打了起来。阿强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但他始终咬紧牙关,不肯承认自己偷了玉佩。贾文财见阿强不肯招供,便下令将他关进了大牢,准备第二天再严加审问。
阿强的母亲得知儿子被抓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她四处奔走,想要为儿子伸冤,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帮她,因为大家都害怕贾文财的权势。就在阿强母亲绝望的时候,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出现在了她面前。这和尚正是济公。
济公笑嘻嘻地对阿强母亲说:“老施主,莫要伤心,贫僧知道你儿子的冤情,一定会救他出来的。”阿强母亲听了,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她连忙跪在地上,给济公磕头,说:“大师,求求您救救我儿子吧。”济公扶起阿强母亲,说:“老施主,快起来,贫僧自有办法。”
济公来到县衙,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贾文财看到济公这副疯疯癫癫的模样,心中十分厌恶,他大声喝道:“你这疯和尚,来我县衙干什么?还不快滚出去!”济公却不慌不忙地说:“贾大人,贫僧今日是来给你送财的。”贾文财一听“送财”二字,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连忙问道:“你这疯和尚,能送我什么财?”
济公笑着说:“贾大人,贫僧知道你一直在寻找宝贝,有件宝贝就在你县衙的后花园里。”贾文财半信半疑地问:“你说的是真的?”济公拍着胸脯说:“出家人不打诳语,贾大人若不信,随贫僧去看看便知。”
贾文财心想:这疯和尚说不定真的知道什么宝贝的下落,要是能找到宝贝,那可就发大财了。于是,他带着一群衙役,跟着济公来到了县衙的后花园。
济公带着他们在花园里东挖西找,最后在一个角落里挖出了一个大箱子。贾文财兴奋不已,他连忙让衙役打开箱子。当箱子打开的那一刻,众人都惊呆了,里面竟然全是蛇虫鼠蚁,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恶臭。
贾文财气得暴跳如雷,他指着济公骂道:“你这疯和尚,竟敢耍我!”济公却笑着说:“贾大人,贫僧没有耍你,这箱子里的东西就是你要找的‘财’啊。你贪得无厌,搜刮百姓钱财,就像这蛇虫鼠蚁一样令人厌恶。你若不及时悔改,必将遭到报应。”
贾文财恼羞成怒,他下令衙役将济公抓起来。就在这时,济公突然施展法术,只见他手中的破蒲扇轻轻一扇,一阵狂风刮起,吹得衙役们东倒西歪。紧接着,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朝着贾文财劈去。
贾文财吓得脸色苍白,他连忙跪在地上,向济公求饶:“大师饶命,大师饶命,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贪污受贿了。”济公停止了法术,说:“贾文财,你若想保住性命,就立刻释放阿强,并将搜刮来的钱财归还给百姓。”贾文财连忙点头答应。
随后,贾文财不敢违抗,立刻释放了阿强,并在济公的监督下,将搜刮来的钱财都归还给了百姓。百姓们对济公感激不尽,纷纷称赞他是活菩萨。
而贾文财,经过这次教训,也不敢再贪污受贿了。他老老实实地做起了父母官,为百姓办了一些实事。济公看到这一切,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拿起破蒲扇,哼着小曲,继续他的云游之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