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偏安一隅的岁月里,有一处名为锦绣村的地方,此地因盛产精美的刺绣而远近闻名。村里的女子个个心灵手巧,绣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宛如活物,所绣的绸缎更是畅销各地,为村民们带来了富足的生活。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长久。村中有个恶霸,名叫赵虎。此人膀大腰圆,满脸横肉,一双三角眼总是闪烁着贪婪与凶狠的光芒。他见绣品生意利润丰厚,便起了歹心,妄图独占这刺绣产业。
赵虎勾结了当地县太爷。两人狼狈为奸,编造出一系列莫须有的罪名。诬陷村民们偷税漏税、私藏违禁物品。随后,他们带着一帮衙役冲进村子,抓人抢物,无恶不作。许多村民被打伤,不少绣女被抓,不少绣品被抢。曾经繁荣的锦绣村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
更过分的是,赵虎还强迫绣女们在牢房里,为他免费做刺绣。如果不从,就拳脚相加。绣女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灵隐寺的济公和尚听闻了锦绣村的遭遇后,心中愤愤不平。他虽平日里疯疯癫癫,身着一件破旧不堪的僧袍,手持一把缺了口的蒲扇,但心中却装着天下苍生。于是,他决定前往锦绣村,解救村民们于水火之中。
这一日,济公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锦绣村。此时的村子一片狼藉,村民们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奈。济公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刺痛,他大声说道:“乡亲们,莫要害怕,贫僧来救你们了!”
村民们看到济公这副模样,起初并不相信他能有什么办法。但济公却神秘地笑了笑,说:“你们且看贫僧的手段。”说着,他找到一些针线,又找来一块布料,开始在上面绣了起来。众人围拢过来,只见济公的手指如同蝴蝶般飞舞,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凤凰便出现在了布料上。那凤凰的羽毛五彩斑斓,眼睛炯炯有神,仿佛随时都会从布上飞出来一般。
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赞叹济公的手艺。济公说:“乡亲们,这刺绣的技艺是咱们的宝贝,不能让那赵虎给毁了。贫僧有个主意,咱们不妨将计就计。”接着,济公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地告诉了村民们。
按照济公的吩咐,村民们开始秘密地绣制一批特殊的绣品。他们在绣品中巧妙地隐藏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暗示着赵虎的种种恶行。而赵虎和手下们其实连字也不识。
几天后,赵虎得知村民们又在绣制绸缎,便带着一帮手下气势汹汹地赶来。他看到村民们绣出的绣品,虽然心中有些惊讶于其图形古怪,但还是打算照样抢走。
济公却站了出来,笑着说:“赵老爷,这批绣品可不一般,乃是神绣,能带来好运和财富。您要是想要,可得给个公道的价钱。”
赵虎一听“神绣”,顿时来了兴趣,但他又不愿意出钱,便威胁道:“你这疯和尚,少在这里胡说八道。要是不把这些罪证,乖乖交给我,有你们好受的!”
济公却不慌不忙地说:“赵老爷,您先别着急。这神绣有灵性,若是强行夺取,只怕会招来灾祸。不如您把绣女们放了。当作交换。”
赵虎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把绣女们关着,得自己花钱养,还包揽刺绣费用。放出来,不仅不用出伙食费,还把材料钱也省了。
赵虎放了绣女后,按照济公的安排,村民们将绣品送到了赵虎的府上。赵虎看着这些精美的绣品,乐得合不拢嘴,立刻将它们卖去了府城里。
几天后,知府大人得知了关于赵虎种种恶行的消息,大为震惊,立刻派兵前往赵虎的府上进行搜查。士兵们在赵虎的房间里找到了一些用来陷害村民的违禁品,还有大量赃款。赵虎百口莫辩,被士兵们五花大绑地带走了。
村民们得知赵虎被绳之以法,纷纷欢呼雀跃。他们感激济公的救命之恩,将济公围在中间,不停地道谢。济公笑着说:“乡亲们,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要好好守护这刺绣技艺,让锦绣村重新繁荣起来。”
从那以后,锦绣村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继续用他们的巧手绣制出精美的绣品,而济公救难绣娘村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