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临安府下辖的清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干裂得如同龟壳,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面黄肌瘦,饿殍遍野。为了活命,许多人不得不拖家带口,外出逃荒。
清平县令名叫钱如命,此人贪婪成性,心狠手辣。他眼见百姓受灾,不仅没有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反而勾结当地的一个恶霸——赵虎,暗中谋划着一场见不得人的勾当。
赵虎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手下养了一帮打手,平日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他和钱如命一拍即合,决定趁着旱灾,挪用官仓里的粮食,然后高价卖给其他地方的富商,从中大捞一笔。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钱如命和赵虎带着一群打手,悄悄来到了官仓。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了仓门,然后一袋袋地将粮食往外搬运。正当他们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一阵“咯咯咯”的笑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谁?”钱如命惊恐地大声喊道,手中的粮袋差点掉在地上。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疯疯癫癫的和尚摇着破蒲扇,慢悠悠地从黑暗中走了出来。他正是济公。济公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钱大人,赵恶霸,你们这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到官仓来偷粮食,可真是好兴致啊!”
钱如命见是济公,心中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说:“你这疯和尚,少在这里多管闲事,赶紧给我滚!”
济公却不恼,他挠了挠头,说:“钱大人,这粮食可是百姓们的救命粮啊,你们把它偷走了,百姓们可怎么活呢?贫僧今天既然遇到了,就不能不管。”
赵虎在一旁恶狠狠地说:“疯和尚,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你不成?”说着,他一挥手,打手们便一拥而上,将济公围了起来。
济公却不慌不忙,他轻轻一挥蒲扇,那些打手们便觉得一阵狂风扑面而来,吹得他们睁不开眼,站不稳脚。等风停了,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吹得东倒西歪,狼狈不堪。
钱如命和赵虎见状,知道遇到了高人,但他们又不甘心就此放弃。钱如命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对济公说:“大师,我们知道错了,这粮食我们不卖了。不过,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啊,这旱灾这么严重,我们也没有办法。不如这样,大师您神通广大,您去求求雨,只要下了雨,百姓们有粮食吃了,我们也就不用偷了。”
济公何等聪明,他一眼就看穿了钱如命的诡计。但他还是笑着说:“好啊,贫僧就去求求雨。不过,在贫僧求雨期间,你们可不许再打这粮食的主意。”
钱如命连忙点头说:“大师放心,我们绝对不敢。”
济公转身离开了官仓。他来到城外的一座高山上,找了一块平坦的石头,盘腿坐了下来。然后,他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
百姓们看到下雨了,纷纷欢呼雀跃,他们跑到雨中,尽情地享受着这久违的甘霖。而钱如命和赵虎却失算了。他们以为济公求完雨就会离开,没想到济公却直接来到了县衙。
济公走进县衙,对钱如命说:“钱大人,雨已经求下来了,不过,这旱灾之所以这么严重,都是因为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平日里欺压百姓,上天才降下此灾以示惩罚。现在,贫僧要替百姓们讨回公道。”
说着,济公一挥蒲扇。钱如命和赵虎便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了,他们不由自主地走到大街上,当着百姓们的面,承认了自己的罪行。百姓们听了,纷纷义愤填膺,要求严惩这两个恶人。
济公对百姓们说:“大家放心,贫僧不会让他们好过的。”说完,他又一挥蒲扇,钱如命和赵虎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了起来,飞到了半空中,然后“扑通”一声,掉进了县衙后院的一口大粪坑里。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钱如命和赵虎名声扫地,再也不敢作恶了。而济公戏惩贪官盗粮贼的故事,也在清平县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