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瑞苦笑一声:“跟我来吧。”
穿过三道隔离门李国瑞停在最里间的培育室前。
门开的瞬间紫色光幕如水般倾泻而出。
秦敏东猛地吸了口气连日奔波的疲惫感顿时消散。
李校铭更是直接冲了进去。
“这...这是...”
培育室内上百台能量转换器沿墙排列。
投射出的紫光将整个空间染成梦幻般的颜色。
培养架上的种子和树苗全都泛着淡淡的紫色光泽。
有些已经长出异常茂盛的枝叶。
“我们在用紫水晶的能量改造作物基因。”
李国瑞的声音在紫光中显得有些虚幻。
“增强它们的生命力,让它们能在沙漠极端环境下存活。”
“这就是你们的沙漠改造计划?”
李校铭的手指划过培养舱。
玻璃里面的紫色麦苗比普通品种粗壮三倍不止。
李国瑞调试着控制面板。
“塔克拉玛干的试验田已经种下第一批成活率92%。”
他调出平板电脑上的照片。
“这是上周传回来的生长数据。”
照片里成排的紫色胡杨树苗在黄沙中挺拔生长。
周围已经形成小片绿荫。
秦敏东摘下眼镜擦了擦。
“这...这简直违反植物学常识。”
“科学的魅力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李国瑞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李校铭突然举起紫水晶对着光源。
“老秦你看,这种能量密度改变植物基因就跟玩儿似的。”
晶体内部流转的光芒在墙上投出复杂纹路。
“要是用在航天器上...”
秦敏东猛地抓住李国瑞的手腕。
“紫水晶矿脉在哪儿?”
“我们航天部需要稳定的供应渠道!”
“矿脉?”李国瑞挣开他的手,“农科所又没有地质勘探队。”
“这些全是林野生前送来的,具体来源他没说我们只管研究植物应用。”
“胡闹!”秦敏东一巴掌拍在培养架上,“现在全国就你们手上有紫水晶?”
“都在这里了。”李国瑞指着墙角的保险柜,“马上装箱全部运回京城!”
李国瑞差点笑出声。
“秦院长这儿可不是你们科学院的后勤处。”
秦敏东这才意识到失态赶紧堆起笑脸:“李所长,航天项目关系到未来三十年的国际太空话语权...”
“我们的沙漠改造同样关乎国计民生!”
李国瑞声音陡然提高。
“西北五省两亿人的生存环境改善难道不算大局?”
李校铭插到两人中间。
“李所长太空争霸赛已经开始了。”
“错过这班车,一百年后华夏子孙在外太空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太空战略重要?”李国瑞把手中的培养皿重重放在桌上,“你们看看西北卫星图!”
“每年沙漠化面积增加三千平方公里,照这个速度五十年后半个华夏都要被黄沙淹没!”
李校铭皱着眉头。
“但航天发展...”
“没有但是。”李国瑞直接打断,“紫水晶一颗都不能少。”
秦敏东深吸一口气:“那我们各退一步对半分总行吧?”
“对半分?”李国瑞冷笑,“你们拿一半,连个火箭助推器都供不上,我们这边项目直接瘫痪。”
“不如你们组织勘探队去找矿脉。”
“说得轻巧!”秦敏东拍桌而起,“紫水晶的生成条件、储存环境全是未知数上哪找去?”
李国瑞耸耸肩。
“那我就爱莫能助了。”
秦敏东额头青筋暴起强压着火气。
“李所长只要你肯给紫水晶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条件?”李国瑞环顾实验室,“我们农科所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设备都是国际一流。”
“实在想不出需要你们科学院帮什么忙。”这句话彻底点燃了秦敏东的怒火。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行,李国瑞咱们走着瞧!”
说完摔门而出。
走廊上李校铭快步追上。
“老秦别冲动!”
“还谈个屁!”秦敏东脚步不停,“人家根本不买账!”
“要是林野还活着就好了...”
“别提那个老东西!”秦敏东突然转身,“跟李国瑞一个德行!藏着掖着死都不肯说紫水晶的来历!”
两人阴沉着脸走出农科所大门身后玻璃门缓缓关闭。
实验室里赵新国探头问道。
“所长秦院长怎么气成那样?”
“来要紫水晶没给急了。”李国瑞重新戴上手套,“被记恨上也是没办法的事。”
“秦敏东算什么东西?”李国瑞把实验数据往桌上一摔,“龙华集团去年给我们投了八个亿,永盛祥的智能温室系统随我们用。”
“就科学院那点预算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赵新国递过一杯茶。
“所长说得对,现在谁有成果谁就是爷。”
“国家支持永远跟着成效走。”李国瑞喝了口茶突然皱眉,“对了,李东旭人呢?”
“怎么一上午没见着?”
“您忘了?”赵新国压低声音,“昨儿个您亲自派他去见范语堂谈雇佣工程兵在沙漠打井的事。”
李国瑞一拍脑门。
“瞧我这记性!”
“沙漠改造水是关键啊...”
他望向窗外。
“要是范语堂肯帮忙这事就成了一半。”
军用码头边范语堂正往船上搬行李。
他擦了把汗对警卫说:“再检查一遍粮食储备。”
“野们那边等着救命呢。”
“报告!”一个年轻警卫跑过来,“有位自称李东旭的同志找您,说是林野农科所的。”
范语堂手上的动作一顿。
“快请!”
李东旭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眼镜腿上还缠着胶布。
范语堂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
“林教授的同事?快请坐!”
转头就对警卫喊。
“把我珍藏的龙井拿来!”
“范将军别忙。”
李东旭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牛皮纸袋。
“这是林教授生前交代的说一定要亲手交给您。”
范语堂拆开纸袋抖落出一张泛黄的地图。
“这是...”
“塔克拉玛干地下河全图。”李东旭指着地图上蜿蜒的蓝色线条,“林教授用了十二年勘探出来的。”
“这些红点“他的手指划过密密麻麻的标记,“是最佳钻井位置。”
范语堂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