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使臣离开后,偌大的太极殿再次沉寂下来。
王凝之眯了眯眼,说道:“使臣的接待,还得辛苦陆令和鸿胪寺,我就不过去了,稍后我会一一接见他们。”
尚书令陆纳抬眼看了看御座上神情恍惚的小皇帝,叹了口气,“我知道了。”
谢安临行前跟陆纳说过,若是留在朝中,那就配合王凝之,自有一番功业,不然就和他一样,尽早抽身离去,王凝之并不会怪罪。
可若是人在朝中,却还有别的心思,那就是连累一族的取死之道。
陆纳离开后,朝会也宣告结束。
王凝之坐在那没动,很快,殿中就只剩下司马曜、王凝之和郗超三人,外加几名内侍和殿前武士。
大家都没有说话,似乎在等什么。
不一会,刘牢之带人赶到,出现在了大殿门口。
司马曜的身体不自觉地抖了下,随即又强自镇定下来。
王凝之站起身,往司马曜身前走了几步,“陛下不愿配合,可以早点提出来,为何要在外人面前失态?”
司马曜嘴巴张了张,犹豫了好一阵,说道:“朕只是紧张,一时忘记了。”
“最好是这样,”王凝之冷笑道:“可若是陛下再做出此等有损国家颜面的事,不如早些退位让贤,琅琊王少年聪慧,我看就很不错。”
司马曜一口牙都差点咬碎,但不敢再说什么,双手握拳,缩在宽大的龙袍里。
王凝之摇摇头,转身离开。
路过刘牢之的时候,他吩咐道:“陛下今日失态,皆是身边人没有尽心照料的缘故,你将那群没用的内侍和伴读送去问罪,以儆效尤。”
刘牢之高声称是,直接悬着佩剑就带人进入大殿抓人。
听着身后传来的求饶声,王凝之和郗超走下太极殿外高高的台阶。
郗超叹道:“真是小孩习性,都什么时候了,还做这些没用、却激怒人的事。”
“算了,别管他,”王凝之摇头道:“东北那边的事,你怎么看?”
本来是高句丽请降,百济和新罗朝贡的喜事,谁知他们还在这闹起来了。
郗超想了想,说道:“这就要看你还打不打算在东北继续用兵了。”
“不打了,”王凝之苦笑道:“拿下辽东郡,正好休养一阵,况且我现在在河东的负担很大,不适宜将平州的战线拉得太长。”
郗超点头道:“那就是了,不如先答应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己打去。”
王凝之沉吟片刻,“你是说同意高句丽的请降,我们只拿回辽东郡,将朱次伦夺取的土地分给新罗和百济,让他们三国抢去。”
“正是,”郗超补充道:“并州和关中未定,没必要浪费太多精力在那里。”
王凝之同意这个看法,“那就让朱次伦撤回,阿乞那边,让他加强边境的戒备,我看新罗和百济加起来也不是高句丽的对手,我们早晚还得出兵。”
郗超点头称是,“不过是权宜之计,等解决了秦、燕两国,再去收拾他们不迟。”
王凝之笑道:“那就先做几笔买卖,挣回点军费。”
两人说定后,分头行动。
郗超继续借此事为王凝之造势,谋取在洛阳开府,而王凝之则代表朝廷接见三国的使臣。
首先是百济的使臣,王凝之表示晋军劳师远征已有多时,将士们心恋故土,到了该撤军的时候了。
百济使臣立马反对道:“高句丽未灭,王师这个时候撤走,岂不是前功尽弃?”
王凝之则表示自己有苦衷,“东北之地太过苦寒,将士们时常抱怨,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百济使臣咬咬牙,“我国可以额外提供钱粮,还请王公不要放弃。”
“这不是钱粮的事,”王凝之故作不满道:“难道我国军队是给你们当护卫的吗?”
百济使臣赶紧道:“小臣失言,只是高句丽与我国血海深仇,若是王师离开,只怕高句丽人立刻就会卷土重来。”
王凝之叹道:“我会在辽东郡部署兵力,为你们牵制高句丽人,再将乐浪郡交与你国,你觉得你们能抵挡住高句丽人吗?”
百济使臣先是一愣,继而大喜,忙道:“多谢王公,那便可以了。”
王凝之点点头,“那你们早些回去准备接收吧。”
百济使臣乐颠乐颠地离开了。
接下来是高句丽的使臣,王凝之表示你们既然选择臣服,那就和新罗、百济一样,同为我国的藩属,不可再互相攻伐。
高句丽使臣还是那一套言论,表示先王之仇,不可不报。
这个也确有其事,五年前,百济王举倾国之兵,北上攻打平壤城,高句丽王出战,被流矢射中,随即去世。
王凝之没给他好脸色,“既然如此,那你回去吧,等我的大军灭了高句丽,你们先王的仇就不用报了。”
高句丽使臣赶紧道:“王公息怒,我王愿意向上国进贡貂皮、玳瑁、松子和人参等珍宝,换取为父报仇的机会。”
王凝之有些意动,言辞不再那么坚决,“这样我对百济王不好交代啊。”
高句丽使臣见有戏,忙道:“王公为他们做的已经够多了,他们可曾有所表示?实在是他们先辜负了王公。”
王凝之微微颔首,“你说得有理,我总不能世世代代保护百济,再说你王的一片孝道,上天也会成全的。”
于是高句丽使臣也乐滋滋地离开了。
最后是新罗使臣,他们是想来空手套白狼的。
王凝之勉励了使臣一番,对新罗不参与纷争的行为表示了赞赏,但没有提及领土的事。
新罗使臣试探着说道:“高句丽和百济如此大仇,恐怕难以就此平息,我国愿居中调停,可惜实力不够。”
王凝之笑着建议道:“贵国既有此心,可到辽东郡交易马匹,增强自身实力,保一方太平。”
新罗使臣答应下来,但尤嫌不足,说道:“我国距离辽东郡尚有段距离,沿途还须经过高句丽和百济,就怕他们出兵抢夺。”
王凝之点头道:“你说的有理,那不如我将临屯郡交与你国,你国则拿出些物资作为交易,如何?”
新罗使臣大喜,还有这种好事,当即承诺了若干珍珠和香料等特产。
王凝之让他回去后和平州刺史联系即可。
最后新罗使臣眉开眼笑地离开了。
打发走三国使臣后,王凝之盘算了一下,此战除了夺回辽东郡,应该还能有得赚。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看来等他们打起来,我还得再去捞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