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了崔恕,这些人还有没有救,但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也对,人死不能复生,就像我一样。
只是这群行尸走肉之中,还混着好几个活人,我看到他们的脸上也写有黑字。
“使用次数三,剩余次数二。”
“使用次数八,剩余次数十五。”
我无法理解。
刚才那个人的使用次数不是“十一”、剩余“零”吗?
为什么其他人和他不一样?
我疑心是不是造物主不仔细,弄错了。
谁知。
下一秒。
我再次看了看这些人。
却发现使用次数三,剩余次数二的那个人,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孩子。
我猜她应该是个孩子,甚至还是个女孩子。
因为她手脚纤细,嘴里嗷嗷发出的声音也比之他人稍显稚嫩。
而另一个使用次数八,剩余次数十五的人,则是一个看上去身材较为高大的成年男性。
我瞬间后背冷汗直冒。
这是什么意思?
大人和孩子的使用次数是不一样的,男人和女人的使用次数也不是一样的。
一件物品身上,本不该有这么多限制。
除非……
这些人本就是活生生的人。
也许他们本就是话本里类似陆仁贾这样的百姓,虽然没有五官和姓名,却依旧拥有自己的人生。
可能那个使用次数十一次的人,和我眼前这个使用次数为三的小孩子认识,甚至他们很可能是一家人,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但是。
因为造物主的安排,桐城大水,他们被迫背井离乡,然后在北上茨城的路途之中,死去一次又一次,最终被改造为话本世界的消耗品。
他们或许比我还要凄惨。
我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书,都需要数不清的角色来搭建起书中世界。
也许读者只看到男女主角,和他们身边较为重要的几个配角。
然而,远在故事世界的边界,还生活着一群龙套。
他们会以书中最不起眼的字样出现,很多人甚至不会意识到,他们也是故事里的角色。
就好比:
“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这些描写,你一定在书中看过吧?
短短八个字而已,却概括了这些人的一生。
其实只要一句“饿殍遍野”,这个话本世界就已经死伤无数了。
而我的造物主只是为了隔开我和崔恕,竟然把这样一句话重复了成百上千遍。
在崔恕遇到林枝枝之前,桐城每年都要发大水,持续已有十年之久。
随后,因为我死去九十九次,重复轮回九十九次。
那么,在这九十九个都未能达到完美大结局的书中世界里,所有桐城合计发生水灾一共九百九十九次。
触目惊心。
我缓缓闭上眼睛。
崔恕没有停留,依旧带着队伍继续前进。
大大小小跟在我身边,笑声叫着,似乎是在安慰我的情绪。
时至今日,我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软弱。
这是我第一次出门远行,可没到目的地,我就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
并且,现在的我还是鬼魂,完全不需要消耗任何体力。
不敢想象,若我以活人的身份跟随崔恕前往南方,那一切该有多么的困难。
光是骑马,我就坚持不了太久,恐怕崔恕会为我安排马车。
而马车速度慢,这样一来又会耽误他的行军速度。
另外还有这些灾民。
我承认,我是个很没出息的优柔寡断的人。
若我在生前见到他们如此,肯定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粮食分给他们一些。
这么一看,我的确是个无法站在崔恕身边的人。
我活该是个女配角。
那如果是换作林枝枝来呢?
我不太清楚,最终结局会如何。
但是她作为女主,几乎集合了天下所有的优点。
善良、聪明,往那一站就可以笼络人心。
没准儿林枝枝来南方的话,反倒能够动员人民百姓,让他们自发的重建家园。
大部分话本里的女主角都会以神女的形象降世的。
我深谙此道。
随后两天,南下的路越来越难走。
我们最终没有理会茨城的那些行尸走肉,因为在前方有更重要的任务在等着崔恕。
更何况,倘若崔恕可以彻底根治水灾,那以后这个书中世界便不会再出现如此惨烈的牺牲者了。
只是我万万没想到,还没到达桐城,向前的道路却已经被满涨的河流所淹没。
这种路况是没法骑马前进的,必须下马,然后小心翼翼的牵着马匹通过一座临时搭建的、摇摇欲坠的栈桥才行。
我看得心惊肉跳,连连和大大小小在路边蹲着说:
“不行,那个河水太快了,我看着就头晕,你们先过。”
“啾啾啾啾啾啾啾啾!”
我大概猜到大大小小的意思,它们肯定是在骂我,说我一个鬼还怕这怕那的。
但我不是为自己感到害怕,而是为了崔恕感到害怕。
有了银朱的死亡预言在先,这一路上,我都寝食难安,生怕崔恕一个不小心就死掉了。
所以。
现在崔恕要过河,我根本是不敢看的。
不过好在崔恕毕竟是个王爷,那条栈桥看着那么危险,随行众人自然不敢让他先走,须得有人探探路,确认安全之后,再请崔恕上桥。
而这份工作,自然就落到了陆仁贾的身上。
我很不想在这个时候看到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人出现。
因为那个所谓的弗莱格定律,现在但凡有人率先以身犯险,多半必死无疑。
我想张口说些什么,可就在这时,陆仁贾已经牵着马缓缓走上栈桥。
只见他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但很遗憾,湍急的河水还是没有放过他的打算。
突然,前方一个大浪打来,陆仁贾被浪潮猛的拍出桥板,整个人瞬间在洪水中消失不见!
我大叫一声,可回应我们的只有泄洪时巨大的洪水冲击声。
我连忙转头望向崔恕。
“阿恕,陆仁贾他——”
崔恕一脸凝重,没想到这次出行会这么艰难。
这次,他没有先来和我说话,而是转头望向十三,道:
“十三,立刻到附近县城去找当地的县衙。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之后朝廷的物资更不可能运送到桐城。当务之急必须现在这个结节上摆平通路。”
十三抱拳点头,轻轻勒了一下缰绳,随后犹豫道:“那王爷,陆仁贾他……”
“派人到下游找找。”
崔恕叹了口气,“最好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如果真的没办法,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