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广城外,魏军的营帐如长龙一般绵延十里,气势磅礴。曹仁身披重甲,威风凛凛地站在帅帐前,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地盯着那座已经顽强抵抗了七日之久的小城。
城墙上,箭垛林立,北汉守军的身影在其间若隐若现。那面黑底赤纹的“杜”字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魏军挑衅。
“报!”突然,一声高呼打破了短暂的宁静。传令兵如疾风般疾驰而来,单膝跪地,向曹仁禀报:“东门第三次冲锋又被击退,我军损失惨重,折了三百弟兄!”
曹仁面无表情地摩挲着腰间剑柄。连日来,他试过云梯强攻、掘地道、火攻,甚至派使者劝降,却始终奈何不了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城池。杜远用兵如神,每次都能精准预判魏军的进攻方向。
“传令收兵!”曹仁突然高声喊道,声音在战场上回荡,“留下三万兵马继续围城,其余人随我一同转攻观阳!”
听到这道命令,谋士们都不禁露出诧异的神色,其中一人迟疑地问道:“将军,此时分兵,恐怕会给敌军可乘之机啊……”
然而,曹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打断了谋士的话,说道:“正是要那杜远看见我分兵。”
夜幕降临,魏军营地中灯火通明,士兵们忙碌地收拾着行装,准备拔营。营帐被拆除,篝火被扑灭,整个营地一片喧闹。
杜远站在城楼上,远远地望着远处那火龙般的行军队伍。火把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如同一条条蜿蜒的火龙,气势磅礴。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暗自思忖着曹仁此举的意图。
“将军,曹仁的主力已经向东南方向移动了。”一名副将指着那尘土飞扬的官道,对杜远说道,“看这样子,他们应该是要去攻打观阳。”
杜远紧紧握住手中的佩剑,眼神凝重地说道:“观阳的守军数量不足一千人,如果这里失守,我们的军队退路就会被彻底切断!”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紧迫感。
突然,杜远猛地转过身来,面对着身后的众人,高声下令:“传我命令,全军立刻做好准备,今晚我们要从北门突围,退守到东牟!”他的话语坚定而果断,没有丝毫犹豫。
然而,一旁的老校尉却急忙劝阻道:“将军,北门外的地形异常复杂,恐怕会有敌人设下埋伏啊……”他的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杜远打断了老校尉的话,斩钉截铁地说:“不必担心!曹仁既然已经率领大军前往观阳,那么北门必定是他们守备最为薄弱的地方。”他的语气充满自信,仿佛对局势了如指掌。
紧接着,杜远迅速披上盔甲,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威风凛凛。他继续说道:“而且,据我所知,十里坡一带多有芦苇荡,这对于我们隐蔽行军来说,是最为有利的条件。”说罢,他手中的佩剑在空中一挥,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深夜三更,万籁俱寂,长广北门在一片静谧中缓缓打开。一万名身经百战的飞虎军士兵牵着他们的战马,马蹄上包裹着厚厚的棉布,仿佛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漆黑的夜色之中。
在这队大军的前方,是由施坦率领的三百名精锐士兵。他们身轻如燕,在芦苇荡中穿梭前行,宛如鬼魅。施坦是一名鲜卑族的将领,他手中的弯刀在清冷的月光下闪烁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突然间,施坦猛地抬手,示意全军止步。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如同鹰隼一般,紧紧盯着前方的黑暗。\"有血腥味。\"他用低沉的鲜卑语说道,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一支尖锐的鸣镝突然划破了夜空,如同夜枭的嘶鸣一般刺耳。这突如其来的声响,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杀!\"随着这声怒吼,四周的芦苇丛中瞬间亮起了无数的火把,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原来,这里早已埋伏了大量的魏军,他们就像蛰伏的毒蛇,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发动致命一击。
刹那间,箭雨如蝗虫过境般袭来,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暴雨一般倾泻而下。前排的数十名飞虎军士兵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纷纷中箭倒地,鲜血在黑暗中溅起一朵朵猩红的血花。
\"中计了!\"杜远拔剑高呼,\"结圆阵!向东北角突围!\"
施坦怒吼着率亲卫冲向东北方,弯刀划过三名魏卒咽喉。眼看就要撕开缺口,突然一队重甲步兵堵住去路,为首将领冷笑:\"某乃乐就,等候多时了!\"
长矛如林刺来,施坦的战马被捅成筛子。他滚地起身,连斩两人,却被第三支长矛贯穿腹部。鲜卑勇士死死抓住矛杆,用最后的力气将弯刀掷出,正中乐就肩甲。
\"施将军!\"杜远目眦欲裂,却见更多魏军从四面八方压来。
飞虎军不愧是北汉精锐,虽遭埋伏却临危不乱。杜远亲率死士冲锋,长枪所过之处血浪翻涌。一名魏军屯长刚举起弓弩,就被杜远一枪刺中咽喉。
\"不要恋战!\"杜远踹开一名扑来的魏卒,\"往东牟方向冲!\"
残存的飞虎军结成锥形阵,以杜远为锋,硬生生在魏军包围圈上撕开一道口子。乐就捂着流血的肩膀,惊愕地看着这支伤痕累累的军队如尖刀般突破重围。
曹仁在后方高台上目睹一切,手中令旗微微发抖:\"好个杜远...传令轻骑追击,务必全歼!\"
黎明时分,杜远带着仅剩的两千余人抵达东牟城下。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铠甲破碎,兵刃卷刃。杜远清点人数时,发现施坦的尸首被亲兵们用战旗裹着带了回来。
\"厚葬施将军。\"杜远声音沙哑,\"派人走海路去阳丘山,向张将军求援。\"
东牟守将打开城门,看到的是一支浴血归来的军队。飞虎军的旗帜已经残破,但那黑底赤纹的\"杜\"字依然醒目。杜远最后一个进城,回望来路——十里坡方向,朝阳如血,照亮了那条用战友尸骨铺就的退路。
曹仁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一封未烧尽的密信。谋士拼凑出关键内容:\"...张合已设伏阳丘山,待许褚...\"
\"不好!\"曹仁猛地攥紧信纸,\"快马通知文烈(曹纯),许褚危矣!\"
但为时已晚。当信使赶到阳丘山时,看到的只有许褚拄斧而立的遗体,和满山谷未冷的魏军尸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