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料祖父与父皇相继离世,竟如此之快!”
“父皇仙逝后,你顺理成章,登基为帝!”
“可甫一登基,便闻二叔汉王朱高煦起兵靖难之讯!”
朱元璋默然。
这老四家的二子,竟欲步其父后尘,从自己侄孙手中夺取皇位?
“你二叔自封汉王后,便自视不输先祖汉王朱松,掌控汉中后更是自信满满。
然朱高煦岂能与朱松相提并论!”
朱元璋心生荒诞之感,苦笑不已。
朱高煦在军事上确有才干,却妄图仅凭一个封号,便能比肩甚至超越前贤?
真乃痴人说梦!
皆是老四教子无方,致其子有样学样!
念及此,朱元璋又将责任归咎于朱棣。
此乃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迅速以铁腕平息了朱高煦之乱,这位自比秦王李世民与汉王朱松的二叔,终被囚于应天府。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面对其挑衅,你一怒之下,竟将其投入大鼎,活活烧死!”
朱元璋愕然。
这小子,竟比他爷爷还狠辣!
老四虽除老九,但至少给了痛快。
而他,竟将亲叔闷于鼎中焚烧!
这便是老四口中的好圣孙?
“汉王之乱平息后,你继续推行父皇新政,与民休息,并命郑和再度远航西洋!”
平日里,你也爱舞文弄墨,附庸风雅,更有一大乐趣,便是斗蛐蛐!
朱元璋见状,不禁气极反笑。
大明皇帝,怎可与市井之徒为伍,趴在地上斗蛐蛐?
但朱瞻基除却在对待朱高煦及斗蛐蛐之事上有所不足,治理国家倒也有模有样,继承了些许其父朱高炽的风范。
老四与朱瞻基,这爷孙二人,皆有治国之才,却也难掩其瑕疵。
不过,朱瞻基总比朱允炆那小子强得多。
宣德十年,你因病离世,年仅三十六岁,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景陵。
你,朱瞻基,乃是大明继文景、贞观、开元、永乐之后的第五大盛世“仁宣之治”的开创者。
朱元璋惊愕不已,刚对朱瞻基的政绩有所肯定,怎料他就这般去了?
三十六岁,正值壮年,他也曾随老四北征多次,体魄怎会如此不堪?
还未等朱元璋多想,推演画面再变。
画面中,一孩童身着龙袍,端坐龙椅之上,年仅九岁。
龙椅旁,另设一椅,坐着一位中年美妇。
宣德十年,你父皇病逝,你登基为帝,然年幼无知,国家大事皆由太皇太后张氏一手掌控。
朱元璋这才恍然,那坐在小皇帝旁的,竟是朱瞻基之母,朱高炽之妻张氏。
昔日的皇后,历经十年太后生涯,现已晋为太皇太后。
老朱家难道无人了吗?竟让一个女子来把持朝政!
你素日最爱与王振这太监嬉戏,可你的生母孙太后却视其为奸臣,屡屡针对。
因此,你与孙太后屡起争执。
岁月流转,你渐长,却对学业无兴,终日与太监为伍。
虽有皇帝之尊,孙太后也无可奈何。
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张氏仙逝,朝政终落你手,此时你方满十六。
自此,王振之势更盛,甚至目中无人,连孙太后也不放在眼里。
而你,却听信其谗言。
朱元璋见这少年皇帝行事荒唐,大为震怒。
难道这就是国运系统所说的明英宗?
朱瞻基早逝,其子缺乏管教,小小年纪便登皇位,竟宠信宦官!
你执政后,闻瓦剌时常侵扰边境,立志如永乐帝般荡平瓦剌。
朱元璋正怒,却被这突如其来的豪言壮语惊到。
此人竟也言要效仿先祖扫平瓦剌?
正统年间,三次北伐,前两次皆在张氏太皇太后之意下进行。
你即位后,于正统九年发起第三次北伐,并擒获兀良哈部首领。
朱元璋惊愕。
这小子,竟也有所建树!
正统八年,你还督造西洋海船,遣使再下西洋,与旧港宣慰司等地重新联络。
正统十三年,府军卫卒自西洋归来,献上诸多珍宝。
这小子也遣人下西洋了?
难道自己猜错了?
他不是那个令大明国运衰微的明英宗?
见此情景,朱元璋亦心生疑虑!
然而,朱祁镇宠信宦官导致的朝政混乱,仍是他无法抹去的污点。
为何老四一脉,包括老四自己,竟无一个清白正常之辈?
唯朱胖胖尚算顺眼,却命短早逝!
不久,瓦剌也先势力渐强,频繁侵扰大明边境。
你竟听信朝政总揽者王振谗言,力排众议,决意亲征!
正统十四年,你拼凑二十万大军,携王振、兵部尚书等文武官员,自顺天府启程北伐。
却在怀来城外土木堡遭也先生擒,二十万大军近乎覆灭,王振等心腹官员亦被杀尽。
也先俘虏皇帝,既喜且忧,喜在擒获明朝皇帝,忧在不知该如何处置。
其弟伯颜帖木儿提议留你性命,以向明朝索要财物,也先采纳,于是你性命得保,却成了大明首位被瓦剌俘虏的皇帝。
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
此人果真是明英宗!
朱元璋气得几乎吐血!
他一生英名,怎会有如此不争气的子孙?
恨不能即刻提刀斩了朱祁镇!
朱棣一脉,竟有沉迷于斗蛐蛐、做木匠、开动物园之辈?
你被俘后,孙太后无奈联合于谦等官员,让郕王朱祁钰监国。
数月间,朱祁钰竟登基为新君,而你这位皇帝,瞬间变成了太上皇!
朱元璋震惊不已,皇位竟能如此更迭?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被朝廷连串决策震惊!
但很快,他恍悟,或许另立新帝,方为当前最佳对策!
朱祁钰虽非出类拔萃,却远胜于废物朱祁镇!
也先闻大明另立新君,而你沦为太上皇,即刻按捺不住,押你直奔顺天府!
朝廷复任于谦为兵部尚书,闻瓦剌大军压境,已决意死守京城!
见朝臣中有人倡言南迁,朱元璋大怒!
昔年迁都顺天府时,曾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未料数十年后,竟有奸臣提议迁都回应天府!
大明颜面何存!
幸而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怒斥南迁之议皆当斩,终令群臣决议共守京师!
朱元璋曾于推演中屡见于谦,自老四在位,此人便科举入仕,被老四培育为武将,更赴漠北历练!
自永乐、洪熙、宣德至正统,直至现今朱祁钰,于谦堪称五朝元老!
大明危难之际,竟是于谦挺身而出,扶危定倾!
于谦之名,似有印象,似国运系统曾言,老九一脉时,此人亦出自皇卫学院!
可惜,正值壮年,却遇朱祁镇这等昏君!
你被也先押至顺天府门外,衣衫尽褪,骑猪叫门!
朱元璋见推演此景,目眦尽裂!
朱祁镇竟身骑猪,至京师城下,呼号开门,欲引瓦剌入城?!
此等不肖子孙!
盛怒之下,朱元璋虽未亲手处置朱祁镇,却真有先斩朱棣这个太爷爷之心,欲断其后路!
老四若不在,哪会有这等懦弱后代!
于谦坚守城门,拒不放行!
也先羞愤交加,瓦剌大军攻向顺天府,却遭于谦等人顽强抵抗月余。
不久,顺天府得保,因南方勤王备倭军已至城外!
也先见局势不利,遂下令撤军,朱祁镇再次被掳回瓦剌。
瓦剌期间,也先曾欲取你性命,终被其弟劝阻,得以存活。
为搅乱大明,也先竟决定将你送回。
这结果,你未曾预料!
而你归顺天府后,也先料想不到的是,你会被弟弟朱祁钰直接囚于南宫。
朱元璋大怒!
也先这狼子野心,竟为乱大明,不惜放回你这草帝!
朱元璋只盼你死于瓦剌!
他欲借朱祁镇与朱祁钰兄弟之争,再掀大明内乱!其心可诛!
瓦剌,留不得!
此刻,朱元璋已生根除瓦剌之心!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石亨、曹吉祥等大臣宦官突入南宫,拥你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囚禁数年后,你重登皇位,改年号天顺。
复位后,你将于谦入狱,终赐其死。
朱元璋愕然!
何故如此?
朱祁钰虽非明君,却也不至于如朱祁镇般无能!
怎料他又短命,竟让这草包朱祁镇再得机会,重返皇位!
更令朱元璋怒火中烧的是,朱祁镇复位后的首要之举,竟是诛杀了守护大明京城的大功臣于谦!
朱祁镇何以胆敢如此?
难道他不惧世人唾骂?
他甚至更改了年号为天顺!
天顺八年,于顺天府,你,明英宗朱祁镇,病逝,获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安息于明裕陵。
你,朱祁镇,后世口中的大明战神,实则瓦剌的留学生!
推演第一阶段至此终结。
推演结束,朱元璋猛然惊醒!
大明战神?
何等耻辱的大明战神!
“系统,你在戏弄我吗?”
“还英宗!他怎配?!”
朱祁镇之举,与丧权辱国何异?
这孽障,竟敢自称天子,简直是给老朱家丢脸!
老朱家怎会有如此贪生怕死之辈?
此刻,朱元璋的双眼因愤怒而充血通红,他做梦也没想到,朱家竟出此等怯懦之君!
“不是有你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在前遮羞吗?后世对大明的评价尚佳,除了朱祁镇!”国运系统适时宽慰。
朱元璋无言以对。
好在,这梦境推演之事,大抵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