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程的灵响
离开昆仑的第三十五日,本源气铺成的路渐渐淡成青雾,雾里飘着各地的气息——石林的岩香、涧谷的水润、甸原的草清、崖壁的硌感、高原的冰冽、峰巅的云逸、地心的沉厚,混在一起竟成了总祭坛的味道。
灵汐腰间的珠串已化作掌心的圆环胎记,胎记随着脚步亮起,十三色纹路轮流闪烁:褐纹亮时,雾里浮出岩柱虚影;蓝纹亮时,虚影间流出涧水;青纹亮时,水面长出草叶……像把走过的路在雾里重铺了一遍。
“快到总祭坛了。”阿昭翻着《山川志》,书页边缘的光纹正往中心收缩,“你看,各地的灵气线都在往祭坛汇聚,像百川归海。”话音刚落,雾突然散开,总祭坛的玉台就在眼前,台顶的玉璋比离开时亮了三倍,璋身新刻的纹路正是灵汐掌心的圆环,环外缠着行小字:“万物归宗,宗在祭坛,坛承轮回。”
云雪兽突然对着玉台低吼,爪子指向玉璋底座,那里的石缝里钻出些银线,线的纹路与本源气相似,却带着股生涩——是从未见过的气息。“这线在吸灵气。”它扒开石缝,银线突然缩回,留下个小小的漩涡,涡心浮着个“轮”字。
灵汐走上玉台,掌心的圆环胎记与玉璋的圆环相触,玉璋突然发出“嗡”的共鸣,璋身浮现出先民的虚影:他们在玉台周围种下七棵树,树纹正是石、水、草、崖、原、峰、脉的纹路,最后在树间埋下块圆石,石上刻着“轮回”二字。
“玉版在动。”石砚指着灵汐怀里的玉版,版上的昆仑轮廓正往中心缩,缩成个圆点,圆点外长出新的纹路——像总祭坛在画一个更大的圆,把之前所有的地方都圈在里面。“玉版说‘祭坛为轮心,万物为轮辐,辐动则轮转,轮停则世滞’,看来这祭坛不只是汇聚灵气的地方,还是天地轮回的枢纽。”
(二)轮心的守坛人
玉璋的共鸣声里,一个披着星纹衣的老者从玉台后走出,衣上的纹路是天地星辰的轨迹,与灵汐掌心的圆环相触时,星纹突然亮起,与玉璋的光纹连成一片。“我是守坛人,从第一任守境人传到现在,已等了三千年。”老者声音像风过古坛,“你们走的路,先民早就走过;你们接的脉,本就是轮回里的一环。”
他指向玉台旁的七棵古树,树身的纹路果然与之前的七脉相合,只是每棵树的根须都缠着银线,线的尽头扎进地底的圆石。“这是‘轮回石’,三千年一轮转,转到现在,轮辐的灵气该换了——就像草木枯荣,天地的灵气也需要新旧交替。”
老者掀开星纹衣,胸前的印记是个旋转的轮盘,轮盘上刻着十三道刻度,正好对应灵汐掌心的十三色纹路。“但三年前,轮盘突然卡壳了。”他指尖划过轮盘的缺口,“从异界钻来的‘滞轮虫’啃断了银线,旧的灵气泄不出去,新的灵气进不来,再拖下去,天地的轮回就会停摆。”
云雪兽突然对着地底低吼,那里传来沉闷的转动声,像有巨轮在挣扎。“滞轮虫在轮回石里筑了巢,”老者从怀里掏出个星哨,哨口的纹路是完整的轮盘,“吹这个能让虫暂时停啃,但要换轮辐,得用你掌心的十三色灵气混着‘轮魂珠’,珠在祭坛下的‘转魂窟’,可那里的守轮兽被滞轮虫迷了心窍,见活物就喷滞气。”
(三)轮回的转动
转魂窟在玉台地底,窟顶的石纹是天地星辰的轨迹,轨迹交汇处的轮回石裂成了十三瓣,瓣间的滞轮虫正啃着银线,每啃断一根,地面的古树就落叶一片。石上的轮盘纹本是十三色纹路循环流转,此刻褐纹卡在石瓣、蓝纹卡在水瓣……所有纹路都僵在原处,像被冻住的河流。
“得让它们转起来。”灵汐吹响星哨,哨声里裹着十三色灵气,滞轮虫突然停在原地,身体渐渐透明——它们怕轮回的流动之气。阿昭将《山川志》摊在轮回石旁,书页里的各地灵气线突然飞出,缠在对应的石瓣上,褐线缠石瓣、蓝线缠水瓣……线与纹路相触时,僵住的纹路竟微微颤动。
石砚跟着守坛人往守轮兽巢穴走,巢穴里的守轮兽正用头撞石壁,身上的轮纹乱成一团。“用各地的灵物试试。”石砚掏出从石林带的岩屑、涧谷的水藻、甸原的草籽……混在一起泼向守轮兽,乱纹突然亮起,兽低头吐出颗银白的珠,珠里裹着团旋转的气——正是轮魂珠,珠身的轮盘纹完整无缺。
灵汐将轮魂珠按在轮盘的缺口处,银白的轮回气立刻顺着十三色纹路流转,褐纹带动石瓣转动,石瓣碰水瓣、水瓣撞草瓣……所有石瓣开始顺时针转动,转出的气带着新旧交替的暖意,滞轮虫在转动中化成光点,融入轮纹。
轮回石的十三瓣突然合上,变回圆石,石上的“轮回”二字发出金光,地底传来“咔嗒”声——是卡壳的巨轮重新转动。守坛人指着窟顶的星轨,轨迹里的星辰开始移动,移过玉台时,七棵古树突然开花,花瓣落在地上化成新的种子,种子里裹着各地的灵气:岩籽带草香、水藻籽含崖味……
“原来轮回不是重复,是带着旧的灵气,生新的生机。”灵汐看着掌心的圆环胎记与轮盘共振,“就像岩柱会生新苔,涧水会融新雪,每一次转动,都是旧识与新缘的相遇。”
(四)不息的传承
守坛人在玉台周围新种了十三棵树,树种来自灵汐走过的所有地方,树干上刻着她的名字,和历代守境人的名字排在一起。“以后,你的故事也会刻进年轮里。”他递给灵汐一块星纹石,石上的轮盘纹缺了一角,“等下一个轮回,就轮到新的守境人来补全它了。”
阿昭的《山川志》封面上,自动刻上了“第一卷 轮回之始”,书页里的空白处开始浮现新的地图,地图边缘画着片从未见过的雾海。“看来还有新的地方要去。”他笑着合上书本,“但不急,先看着这一轮的万物生长。”
石砚帮守坛人整理玉台的石缝,缝里钻出的银线已重新扎根,线旁长出新的共生草,草叶一面是旧纹,一面是新痕。“守坛的人,得懂新旧相融。”他擦去手上的石粉,小臂的焰心草印记里多了道轮纹,“就像这草,不忘旧根,才生新叶。”
灵汐望着玉台外的天地,总祭坛的灵气网正带着轮回的气息往四方蔓延,网过石林,岩柱抽出新髓;网过涧谷,水流唱出新调;网过甸原,草浪翻出新绿……所有地方都在旧的根基上,长出新的模样。
云雪兽蹭了蹭她的手心,颈间的毛沾着新落的花瓣:“下一站去哪?”
灵汐看向雾海的方向,掌心的圆环胎记亮了亮,像在点头。“等这轮花开结果,就去看看那片雾海。”她转身时,玉璋的十三色纹路正缓缓流转,像在数着新的年轮。
而总祭坛的风里,永远飘着新旧交织的气息,像在说:轮回不停,路就不停;传承不息,守护就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