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嫔走后一个时辰的样子,淑和公主便到了。
“儿臣参见皇额娘。”
两人差不了几岁,但安陵容还是挂上了慈爱的笑容,说道:“好孩子,快坐下。”
淑和有些拘谨,但还是乖乖坐了下来,她和皇额娘也是熟悉了有些日子了。
对着这个皇额娘,她难以真心当做母亲,只不过相处下来,也觉得是个十分亲和的姐姐。
安陵容笑着问她:“方才去见了你额娘了,她如何?可生出雄心壮志来了?
今儿的事她是早就跟淑和商量过的,以一个宠妃的身份帮忙分析为什么欣常在生下了大公主,却只能待在常在的位分上——那就是讨好皇上不够用心。
大公主是她的依仗也是她懈怠的缘由,所以安陵容便说不如刺激欣常在一下,看看没了女儿能不能奋起拼搏一把。
淑和犹豫了很久,要这样伤额娘的心,她舍不得。
安陵容当时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她:“淑和,你总是要出嫁的,很大可能是去蒙古那样遥远的地方,经年累月回来不了一次,到时候欣常在年纪更大了,想争宠也没法子争宠了,她怎么办呢,我固然可以照顾她,但我也是倚靠你的皇阿玛生活的呀。”
淑和是个聪明的孩子,最是知道宫中恩宠的重要性,又在身边最信任的嬷嬷的劝说下,便答应了皇额娘的这个建议。
她本不该擅自去储秀宫见额娘的,按照说好的方法,公主所从此欣常在不能去,永寿宫接待淑和的时候也不会让欣常在进来,那么,她就只能去讨好皇帝,求他的恩典才可以见到淑和。
见面三分情,恩宠自然就会多了。
只是淑和到底担心额娘担心得厉害,还是去见了一面,这会儿就很不好意思。
安陵容拉过她的手摩挲两下以示安抚,说道:“这一回也是难免的,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好了,去给你皇阿玛调个香吧,那个轻松些,别再刺绣了,小心熬坏眼睛。”
淑和乖巧退到了偏房,皇额娘事务繁忙,她知道的。
宝鹃陪着过去的,回安陵容身边之前与那个嬷嬷对了个眼神。
嬷嬷站在淑和公主身侧,夸赞道:“公主的香调得越发好了,皇上必定会喜欢的。”
淑和抿唇微笑,害羞道:“都是皇额娘教导得好。”
嬷嬷便接话说道:“皇后娘娘待公主真是好,最重要是还连带着对公主的额娘欣常在也好,真是再慈善不过了。”
淑和听了却露出一点伤怀的神色来。
嬷嬷问道:“公主怎么了?”
淑和叹了口气说道:“我虽是为了额娘未来有好日子过,但她方才那样难过我心里头实在是……唉。”
嬷嬷心疼地拍了拍公主的后背,她从小照顾淑和长大,这也不算僭越,宽慰道:“如今苦些,总有皇后和公主的面子在,还是要为长远打算的,公主可不能心软,这样是害了欣常在呢。”
淑和取了点檀香,这些香料都是皇额娘宫中备下的最好的,说道:“我明白,我只不理她就是了。”
嬷嬷欣慰道:“公主打小就孝顺,欣常在会明白公主的苦心的。而且母亲都会为了子女打算,欣常在就算什么都不知道,只看公主的月例银子涨了,不日还会封为和硕公主,她呀,肯定就高兴起来了。”
方才欣常在痛哭流涕,咬牙切齿的神色浮现在淑和脑海中,她朝着嬷嬷点头,但心内却十分怀疑,额娘真的会为自己高兴吗?若要高兴,这会儿也该高兴了,毕竟皇额娘已经将喜讯都说了不是吗。
应该还是会的吧。
淑和不再想还没发生的事,转而用心给皇阿玛调香,这是皇额娘复原的古方,鹅梨帐中香,清甜得很,皇额娘自己还没做过呢,只说让她第一个做了送给皇阿玛。
她喜欢这个皇额娘,比从前的皇额娘好多了。
不管是妃嫔,公主,阿哥,图的不就是皇上的几分重视吗,愿意给这个的那都是宫中顶好顶好的人了。
皇帝对此事也是知情的,是安陵容派了青鸢去说的。
他也没怀疑什么,皇后若是想对付欣常在也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更何况,皇后和欣常在自入宫以来就从未发生过争端。
一丝一毫都没有,一星半点都没有。
无缘无故吃饱了撑的和一个小小常在过不去干什么。
这也是淑和没有起疑的最重要原因。
皇帝固然是很期待大女儿制作的鹅梨帐中香,但对欣常在却升起了更大的不满,竟然还要连累公主为她费心。
不中用的东西。
也就配做个常在。